如何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鋼琴課的彈奏水平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7W

高職專科的音樂教育專業,承擔為中、國小培養、輸送人才的任務。現代音樂教育的指導思想是把藝術教育同心理學、教育學相結合,借音樂培養學生的情感、智力、社會性和創造力。這就要求音樂教育工作者要有較高的藝術素養,掌握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音樂實踐能力,具有新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以適應當前音樂教育專業學生一項極其重要的新思維、新方式。進而加強藝術素養,提高藝術感受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為今後更好的勝任音樂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

如何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鋼琴課的彈奏水平論文

一、轉變觀念,因勢利導,明確教學目標

1.轉變思想,激發興趣,打好紮實的基礎

教師首先應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改變方法,激勵學生自主的學習,因材施教。對基礎差的學生,設計一些容易理解,容易操作的內容,並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使他們能積極地趕上去,達到一定的水平,使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中樹立自信心。對一些彈奏基礎較好的學生,增加一些有一定難度、技巧性較強的內容,來發揮這類學生的特長優勢,鑑定他們“學無止境”的信念。鼓勵他們提高彈奏水平,提高學習興趣。

2.培養正確的彈奏方法,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

彈奏的姿勢,手型,彈奏習慣直接影響了彈奏水平的提高。有的學生坐的離琴太近或太遠;有的學生胳膊夾得太緊或太僵,影響了手臂的活動及力度的控制;有的手指僵硬,手腕太高或太低,影響節奏節拍及演奏速度;有的手向外傾斜,四指不靈活,五指不會站立而歪倒等等都直接影響彈奏的效果。

對學生在彈奏過程中出現的毛病,教師要及時給予糾正。讓學生隨時注意自己的手型應放鬆且端正,手指自然彎曲,用指端肉墊部分觸及琴鍵等。要跳出傳統音樂教學框架的約束,從純知識性、技術性音樂教育中解脫出來,注重對音樂的表現與鑑賞,注重體驗的理性方式,用探索、研究來代替枯燥練習,激勵學生去體會,表現音樂的美。應把音樂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放在豐富的生動的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掌握基本的彈奏方法,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

二、克服“緊張”心理,協調“放鬆”與“用力”

彈奏鋼琴時,身體各部分都應是放鬆的、自如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緊張、僵硬。有部分學生在給老師回課或彙報的時候非常緊張,甚至樂曲間斷較多,不能完整彈奏一首樂曲。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首先應創造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表演,老師聆聽、欣賞。要求他們心理要歌唱,想著樂曲的旋律,眼睛要看樂譜,儘量把樂譜上的力度、速度、表情等變化表現出來,使彈奏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樂曲的情緒中。同時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苦練基本功達到“應用自如”的程度,就可以解決由於技能的不足而產生的緊張心理。讓學生在練習時堅持採用“三遍不間斷”的方法,以提高樂曲的完整性。另外,彈奏時心情要平靜,把注意力集中到優美的樂曲中去,讓音樂先感動自己,從而分散緊張心理。再次,要多給學生提供上臺演奏的機會,多實踐、多鍛鍊,才能慢慢地消除緊張的心理,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

在克服“緊張”心理的同時,還要協調好手的放鬆與用力。每個地方過於緊張,都會使力量停留在某處,形成區域性或整體的僵硬,不能靈活的彈奏。教師要明確指出:彈奏時身體各個部分應適時的放鬆,使力量落在指尖,讓音樂從指尖流淌出來,不要過於用力。另外,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和困難,選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在明確目的的前提下,有步驟的解決問題。這樣,既能縮短練習時間,又能加快學習進度,提高彈奏水平,同時也增加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總之,鋼琴教學是一種技能訓練,鋼琴教學中我們要不斷轉變觀念,不斷探索如何用較短的時間,掌握鋼琴彈奏的基本技能、技巧,掌握現代教育的思維方式,提高藝術素養,提高藝術感受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儘快提高彈奏水平。教師既要教鋼琴技巧,也要教音樂、教做人,使學生不但彈得準確細膩,而且彈得有風味,有表情,彈出音樂的精髓,彈出音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