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專業導論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5W

生物科學專業包括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這些專業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生將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進而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生物科學專業導論論文

生物科學專業導論論文1

摘要

結合大類招生的時代背景和生物科學專業教學基本情況,就如何構建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提出相應對策,主要包括明確創新性實踐教學目標、搭建創新性實踐教學平臺、加強創新性實踐教學管理等內容,可為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啟示。

關鍵詞

大類招生;生物科學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

一、引言

實踐教學是生物科學專業不可忽視的內容,尤其是在大類招生背景下,隨著學生人數增多和就業市場對人才培養要求的提高,更應該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搭建創新性教學平臺。從而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有效融入實踐鍛鍊活動,提高知識應用技能和綜合素質,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明確創新性實踐教學目標

結合大類招生的背景和生物科學專業教學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出發點,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基本實踐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科學實驗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四個層次。通過這樣設定層層遞進的目標,循序漸進,有效規範和引導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基本技能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三、搭建創新性實踐教學平臺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水平、科研能力、實踐技能、知識應用水平為目的,教學中要從以下方面搭建創新性實踐教學平臺。第一,基本能力實踐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包括動植物學實驗,無機、有機和分析化學實驗,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等。通過這些課程和實驗內容設定,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本操作技能。課程教學前要制定系統的大綱,明確實驗訓練任務。例如,微生物實驗主要包括無菌操作技術和微生物分離鑑定技術訓練,要圍繞教學目標精選實驗內容,減少重複實驗,增加綜合實驗,搭建生物科學實驗專業訓練平臺。第二,綜合能力實踐教學。一方面,開展綜合性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既能有效滿足教學需要,還能訓練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例如,分子生物學可以開設DNA純化、DNA重組與鑑定等實驗,讓學生加強綜合訓練,有效融入實驗活動。還可以開設研究法實驗課程,探討動植物體功能的活動規律、產生機理、內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等。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探究技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綜合與推理能力,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創新技能。另一方面,改革實習環節。實習包括課程教學綜合實習、專業實習和綜合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和驗證課本上的概念和原理,併到校內外研究室的實踐基地實習,或者組織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知識應用技能。第三,創新能力實踐教學。包括科研訓練和畢業實習。科研訓練主要包括參考文獻的查閱,瞭解本專業和生物科學的研究現狀,擬訂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明確思路,讓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為以後從事科研活動打下基礎。還可以開展科研活動和生物科學實驗競賽,系統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理論水平、專業技能和科研能力。另外還要認真撰寫畢業論文,補充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應用技能,提高資料蒐集、整理和應用能力,為學生以後學習和開展科研活動奠定基礎。

四、加強創新性實踐教學管理

健全完善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為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執行和落實提供保障,主要採取以下有效措施。第一,制訂創新性實踐教學計劃。結合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完善教學計劃,在培養計劃中中注重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同時還要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和教學課時,整合並優化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設定,突出生物科學的專業特色,強化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努力參與實踐教學,逐漸提高實踐教學技能。同時還要加強每個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明確實踐教學的內容、課程安排、實踐形式、課程考核等內容,為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和實效性提升奠定基礎。第二,加強創新性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專業基礎紮實、實踐技能強、教學水平高的任課教師引進,不斷充實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師隊伍。鼓勵任課教師到企業參加實踐鍛鍊,增強綜合技能。並觀摩和學習其他任課教師的優點,利用訪問、進修等形式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技能,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還要組織教學和技術人員到其他學校觀摩教學活動,開展示範教學。併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促進任課教師的教學技能、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提升,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有效開展生物科學實踐教學工作。第三,健全創新性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重視校內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為實踐教學準備條件。改進教學評價,認真做好實踐教學的考核與記錄工作,提大學聯考核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例如,生物科學專業考核時可以嘗試採用“筆試+口試+實驗”的形式,有利於更好規範和引導教學和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實現以考促教的目的,對提高生物科學專業教學效果也具有積極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構建完善的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有效規範和引導教學工作。不僅順應大類招生的要求,還有利於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讓學生有效把握生物科學專業知識。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也為學生更好從事將來的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邢朝斌,田喜鳳.生物技術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3(1):107-110.

[2]孫耀中,東方陽.生物科學類專業大類招生背景下實踐教學管理模式探索[J].中國農業教育,2013(1):51-54.

[3]劉雨芳,孫遠東.生物科學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100-102.

[4]史玉敏,陳洪國.生物科學專業全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2(10):111-112.

生物科學專業導論論文2

摘要:

生物科學專業的專業課具有更新迅速的特點,研究性學習在學生自主探究的模式下獲取新知識,可以滿足該類專業課前沿知識的`補充的需要。從教育教學單位及學校的支援和鼓勵、教師的觀念轉變和能力培養以及學生的配合的方面,對研究性學習在生物科學專業專業課有效開展進行探討,為生物科學專業學生掌握專業課內容,提高綜合素質提出建議。

關鍵詞

生物科學專業;專業課;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從社會和生活中選擇研究題目,在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活動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鍛鍊學生的創新性和探索性,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研究性學習在生物科學專業的專業課中的應用,可適應該專業專業課發展更新速度快的特點,課程研究內容與生活實踐聯絡密切,選題易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該專業專業課教學的有效輔助形式,如何在生物科學專業有效開展研究性學習一直是該專業教師研究的熱點和難題。本研究研究性學習在教學實踐應用的基礎上,對其有效實施提出幾點建議。

一、教育教學主管單位和學校的支援

新的教學理念的開展和實施離不開教育教學主管部門和校方的宣傳和鼓勵。開展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宣傳講座、案例介紹、將其列入研究課題中等多種形式,能夠有益於該方法的應用和教師的觀念的轉變。在研究性學習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軟硬體設施需要主管單位和校方的支援。比如以課題的形式提供經費支援;提供網路查詢平臺、圖書館、實驗室或各種實踐基地等相關設施。做好一線教師的培訓和交流工作;與學生家長溝通,展示研究性學習的成果,獲得家長的支援和認可。

二、教師觀念的轉變和能力的培養

(一)教師觀念的轉變

專業課的講授教師尤其是具有多年經驗的主講教師,對於課程內容和體系已有完整的把握,按照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已有固定模式,課程的重點難點把握準確,能夠將課程中主體固有知識講解清楚,但學生學習興趣很難調動,前沿知識擴充套件有難度。而研究性學習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投入大量的經歷重新研究課程內容、設定研究題目、設計研究性學習形式、指導開展並提供協調軟硬體設施等,對於已成定式的授課教師是一個新的挑戰,堅定創新的思維,積極開拓的觀念轉變是對教師的首要克服困難。

(二)教師能力的培養

1.指導學生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教師一改傳統的“威嚴和統治地位”,轉變為學習過程的輔助者,疏導著,指導者,重點要該向學習過程的指導、啟發和誘導上。無論是從課題題目的選定還是收集資料的形式,再到合作推斷和獲取新知識的過程,都需要教師根據學生選題的內容和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性格特點給予指導和幫助。

2.教學設計的能力選題上,研究性學習題目的確定是開展的關鍵,既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要結合專業知識的特點,還要考慮推斷的難易。這就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課程內容,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以及課程的前沿發展動態。選取課題要與課本內容相關,為有效掌握專業知識打好基礎。題目選擇上不能有教師包辦,引導學生根據課程內容編排選定題目。課題大小難易適中,即達到預期效果又有利於下一階段內容的開展。還要聯絡實際,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式上,研究性學習沒有固定的形式,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數量及性格狀態,可開展討論、彙報、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還要考慮課時等因素,合理安排研究性學習所佔比例,在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3.知識結構更新的能力研究性學習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基礎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更新和拓展自我的知識結構的深度和廣度。要求教師不僅具有該專業的深厚和高階知識內容,還要具有能夠融會貫通多學科的能力。具有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底蘊。另外,教師的不斷學習的精神狀態能夠給學生以示範作用,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4.運用資訊的能力現代教學已進入網路化時代,利用計算機、網路、資訊平臺輔助教學已成為今後教學的必然趨勢。大學生對網路的熱情和掌握程度更是教師要考慮的要素,研究性學習獲取方式中,網路是學生重要的利用手段,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和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相關知識,對資訊進行加工、整理和總結。並利用多種網路溝通手段與學生交流和指導。

三、學生的積極配合

學生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體,學生首先要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自身的社會定位,只有學生知道了“為什麼學”之後,才能克服“網路的誘惑”,轉變觀念,主動學習,鍛鍊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是常用的形式,不斷髮掘他人的特點和長處,接受同學間的觀念差異,學會與他人交流,鍛鍊團隊合作的能力。總結和反思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生物科學專業專業課的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和實施,沒有先例沒有固定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總結和前進的過程,需要更多的實踐和修正,更離不開各個部門和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娘輝,周雲龍,張鬆,李東風,申聰香,王安利,林正眉,李昊,高峰.生物科學專業綜合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實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2015,(04):8-11.

[2]楊維霞.高等農林院校生物科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2,(30):15055-15056+15085.

[3]魏道智,林文雄,許麗英,黃榕輝.生物科學專業人才核心能力的構建與提高[J].高等農業教育,2010,(11):24-27.

[4]楊光富,埃明達.美法韓日是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的[J].中國小管理,2003,(11):32-35.

[5]姜炳正.關於生物研究性學習的幾點認識[J].衛生職業教育,2004,(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