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的精神哲學思辨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W

《盜夢空間》是由好萊塢著名導演託弗·諾蘭執導,傑出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視聽盛宴。這是一部構建在意識結構體系之內的科幻鉅作,在電影中諾蘭採用了“夢境層次”理論,將影片中的夢境劃分為五個層次,層次越高的夢境就越接近於人類的潛意識,情感所具備的操控能力就越強大,理性的影響則逐步減弱直至消散。這種對於時空的大膽切分令影片呈現出極強的立體性與奇幻性,加之這些切分皆基於現實邏輯,時空的劃分並未脫離觀眾的理性預期,因而能夠帶給觀眾強烈的邏輯感與真實感,讓他們不自覺地參與到電影夢境的構建之中,自由地發揮個人想象力,實現了影片與觀眾的高度互動。2010年上映後該影片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轟動,一舉摘得多個獎項,成為好萊塢電影發展歷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盜夢空間》的精神哲學思辨論文

一、《盜夢空間》的哲學架構

《盜夢空間》的一大看點在於電影對人性、社會及世界之本質的哲學探討。男主人公柯布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共經歷了六層世界,分別是現實世界、處於麵包車中的第一層夢境、處於酒店中的第二層夢境、位於雪山城堡的第三層夢境、臨近海邊荒蕪小屋的第四層夢境、老齋藤所在的潛意識邊緣即迷失域。柯布的隊伍在各個世界中穿梭,這些世界異常真實,甚至造夢師本身都難以分辨出哪個是真實存在的世界,哪些是虛構出來的幻境,例如柯布的妻子瑪爾迷戀上在夢中造物的神奇感受,認為那才是最真實的存在,回到現實以後反而選擇自殺,認為那樣才能夠回到她的“真實世界”中去,換句話說,在她看來,夢境才是唯一的真實,而這個情節就涉及到哲學兩大基本問題中的第一個,即“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迴歸到影片之上,就是對於“究竟現實是基於夢境而存在,亦或是夢境依託於現實而存在”這個問題的探討。

另外,在時空轉換的過程中,真實的與虛幻的人物密切交織,一些是現實中確實存在的人物,一些是造夢師虛擬出來的人物,一些從造夢師薄弱的潛意識防線中闖入的人物,還有一些則是被潛入夢境之人的心理防線所幻化而成的人物,觀眾難以區分哪些為真,哪些為幻,究竟是幻想基於真實,還是真實基於幻想。對於這些問題的哲學探討貫穿整部電影,不僅提升了影片的哲學意味,拓展了影片的深度,還對時空的哲學劃分作了有理有據的探討,與觀眾的思維碰撞摩擦形成美麗的哲學花火,令電影的精神哲學思辨延續到現實生活之中,更具有現實哲學價值。

電影一開始就通過多個夢境與現實世界的轉換向觀眾開啟了其哲學思辨的旅程。柯布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造夢師,他能夠潛入人們的夢境之中去盜取有價值的資訊與機密,也可以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植入某種思想,以控制受體未來的行為走向。[1]然而,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由於其潛意識受到亡妻瑪爾的阻撓,柯布沒能成功竊取僱主需要的資訊,面臨丟失性命的危險,而被盜夢物件齋藤則有意僱傭柯布在競爭對手老闆兒子費舍爾的大腦中植入解散公司的想法,令自己的公司實現對整個行業的壟斷,交換條件是保證柯布安全返回國內與家人團聚,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出於對孩子們的迫切思念,柯布答應了這樁生意,並迅速組建起自己的盜夢團隊,開始了植入思想的過程,影片對於哲學問題的探討也就此展開。

電影中柯布團隊在費舍爾的大腦中植入思想的整個過程都可以被視為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探析。柯布選擇在費舍爾飛往洛杉磯的途中實施植入計劃,在現實世界中他們有10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而按照“睡夢中大腦的運轉速度比平時快20倍”的理論,在第一層夢境他們有一個周的時間來實施計劃,第二層夢境有 6個月可用,第三層夢境則有10年之久,這種“夢中之夢”的設定為柯布的計劃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保證。各個世界層次之間都有著非常微妙的聯絡,現實世界中的波動會造成第一層夢境的巨大波動,進而第二層、第三層直至最後一層都會受到越來越大的影響,而夢境中的變化則會帶來現實世界執行方向的改變,最終改變現實世界的面貌。那麼,究竟現實是夢境的現實,還是夢境是現實的夢境,對於這一問題的解答就越發撲朔迷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柯布不斷受到潛意識中瑪爾的阻撓,隨時面臨陷於迷失之境永遠無法迴歸的危險。他憑藉強大的意志力擺脫了瑪爾的種種阻撓,成功將齋藤從迷失域中救回,並完成了齋藤交代的任務,回到家中與孩子們團聚。然而,在電影結束時,鏡頭拉近到桌上仍在旋轉的木陀螺,這是區分夢境與現實的圖騰,旋轉即代表仍在夢中,倘若停止轉動則意味著迴歸到現實。那麼,木陀螺最終會停止轉動嗎?柯布究竟是回到了現實之中還是仍然處於夢境呢?這就留待觀眾去思考了。

二、 對於思維與存在關係的哲學探討

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反映到電影之中就是夢境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問題,究竟是夢境決定現實,還是現實決定夢境,這是《盜夢空間》最重要的哲學問題,也是貫穿電影始終的基本議題。在電影中,夢境就是思維的具化,造夢師的思維是夢境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現實世界則是存在的具化,它是不能夠為人類的思維所操控的現實元素,因而,對於思維與存在相互關係的哲學討論就集中體現為電影對於夢境與現實之間相互關係的深刻剖析。

在夢境之中,造夢師柯布等人無所不能,可以在瞬時之間隨意構建任何物體,比如一揮雙手便能讓摩天大廈拔地而起,很多在現實世界中無法完成的活動在夢境中都可以實現,飛簷走壁自然不在話下。電影突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手法,將世界劃分為多個平行的存在,故事人物也擁有多個“分身”,一個作為人物的本體在現實中昏睡不醒、雷打不動,各個“分身”則在夢境之中矯健行進,勇敢地去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在情節架構上非常注重各環節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夢境與現實之間並非完全分離的,而是擁有者千絲萬縷的聯絡。

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先於意識,而又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應,並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存在先於思維,而又決定思維,思維是存在的反映,並對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2]對於《盜夢空間》而言,它所傳達的哲學問題就可以進一步細化為:現實世界是夢境的`基礎,夢境是在現實因素的影響之下構建起來的,是對現實世界的主觀反應,包含多種藝術性與誇張性處理,並且對現實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能夠為現實世界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

在電影的各層夢境中,無論柯布一行如何造物,這些物體都是以現實世界為原型的,大廈、橋樑、車輛、水域等元素,無一不是來源於現實世界。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中,觀眾看不到一處完全脫離現實的夢境元素,即便是迷失域,外觀上看也全然是現實世界的模樣。另外,柯布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屢次受到瑪爾的干擾和阻撓,這也並非偶然。柯布與瑪爾曾經在夢中幸福地生活了幾十年,他們是夢中世界的主宰,可以說是無所不能,然而,柯布認為兩人應當返回到現實之中融入真實的生活,便在瑪爾的頭腦中植入思想,讓她相信現在的世界並非真實,他們必須返回到現實世界中去,併成功說服瑪爾以臥軌自殺的方式回到了現實世界。但是,瑪爾回到現實世界以後這個思想仍然深深地紮根於她的腦海之中,她再次選擇自殺的方式以求回到“現實”中去,這件事情讓柯布愧疚終生。正如古人所云:“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對瑪爾的思念與愧疚使得瑪爾的影子在柯布腦海中揮之不去,並常常出現在他的夢境之中干擾任務的進行,使他幾次差點無法完成任務。由此可見,現實世界是夢境得以形成的基礎,現實元素是夢境內容的根本保障,而夢境則是對現實世界的主觀反映,並且能夠對現實世界產生能動的反作用。這也就為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這一哲學領域的基本問題提供了藝術性的解答,即存在先於思維並決定思維,思維是存在的主觀反映並對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三、 對於本我與他我關係問題的哲學探討

對於本我與他我之間相互關係的探討,也是哲學的重要論題,反映到電影之中就是現實中個體與夢境中個體之間的關係問題,即夢境中的個體是否真實存在,以及現實中的個體是否基於夢境虛構的問題,這一問題與我國古典哲學擁有深厚的淵源。

我國古典道家哲學代表人物莊子在《齊物論》中提出“莊周夢蝶”的學說,大意是說,過去莊周曾經夢見自己幻化為一隻栩栩如生蝴蝶,感到非常愉快和愜意,不知道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醒過來,驚惶不定之間才知道原來自己仍然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之間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以叫做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盜夢空間》中所呈現出來的也是這樣一個“莊周夢蝶”的故事。柯布曾經與妻子瑪爾共同設計了一個符合自身理想的夢境,並在其中生活了幾十年之久,宛如莊周變成蝴蝶時那樣自由自在、快樂幸福,可以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瑪爾沉迷於夢境之中不能自拔,漸漸迷失了自我,並再也分不清夢境與現實之間的差異,認為自己就是活在真實世界之中,夢中的自我就是現實世界中的自我,將夢中的“蝴蝶”與現實中的“莊周”混淆不清,最終造成了她回到現實後因無法適應而選擇以自殺迴歸她心中的“現實世界”的悲慘結局。與之相對,柯布則清楚地認識到夢境中的自我與現實中的自我之間的差異,“蝴蝶”與“莊周”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必須加以區分,這也是柯布得以走出迷失域的根本原因。在夢境中生活了幾十年以後,柯布逐漸意識到夢境中的自我其實只是由自己的思維所構造出來的他我,僅僅是一個幻想,並非現實世界中的本我,而本我則始終在現實世界中沉睡不醒。基於這些清醒的認識,柯布才得以擺脫夢境和瑪爾的束縛,成功迴歸到現實世界之中。由此可見,對於本我與他我的哲學關係,電影與莊子的態度一致:本我與他我之間是相互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本我真實地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他我則是由本我依據自身形象所創造出來的幻想,僅僅存在於夢境之中,必須加以分辨,絕不能夠將兩者混淆。

結語

《盜夢空間》將現代影視元素與古典哲學思想密切結合,通過講述造夢師柯布及其團隊在植入思想的過程中在現實世界和各層夢境之中的經歷,對兩個重要的哲學議題進行了探討,即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以及本我與他我的關係問題,指出存在決定思維並先于思維,思維是存在的主觀反映並對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本我是他我存在的基礎和依據,本我是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的,他我則是由本我的思維虛構出來的,必須加以區分。總之,《盜夢空間》是一部極富哲學蘊意的電影,不僅能夠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衝擊,還能夠在心靈上給觀眾以啟迪,無疑是好萊塢電影中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