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橋樑灌注樁施工

才智咖 人氣:1.79W
試論橋樑灌注樁施工
摘要:水下混凝土灌注樁技術現在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橋樑的施工當中。橋樑下部結構經常採用單樁單柱的結構形式,由於樁數較少,受力集中,負荷較大,樁身一旦發生嚴重缺陷很難採取補救措施,所以對大口徑橋樁的成孔質量和灌注質量要求十分嚴格。
關鍵詞:灌注樁 橋樑;施工
        1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效能引數
        1.1 混凝土原料。粗骨料宜選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於2%,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防止堵管。
        1.2 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混凝土初凝時間僅3~5小時。
        1.3 混凝土攪拌方法和攪拌時間。應按合理的配合比將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後,先開動攪拌機並加入30%的水,然後與拌合料一起均勻加入60%的水,最後再加入10%的水,最後加水到出料時間控制在60~90秒內。
        1.4 坍落度選擇。坍落度應控制在180±20毫米之間。
        2  關於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技術要求
        2.1 首批混凝土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1m)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
        2.2 混凝土拌和物運至灌注地點時,應檢查其均勻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應進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後仍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
        2.3 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後,混凝土應連續灌注。
        2.4 在灌注過程中,特別是潮汐地區和有承壓力地下水地區,應注意保持孔內水頭。 
        2.5 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2.6 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測探井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地調整導管埋深。
        2.7 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距鋼筋骨架底部1m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於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
        2.8 灌注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出一定高度,一般為0.5~1.0m,以保證混凝土強度,多餘部分接樁前必須鑿除,殘餘樁頭應無鬆散層。在灌注將近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入數量,以確定所測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確。
        2.9 變截面樁灌注混凝土的技術要求:對變截面樁,應從最小截面的樁孔底部開始灌注,其技術要求與等截面樁相同。灌注至擴大截面處時,導管應提至擴大截面下約2m,應稍加大混凝土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坍落度;當混凝土面高於擴大截面處3m後,應將導管提升至擴大截面處上1m,繼續灌注至樁頂。 
        2.10 使用全護筒灌注水下混凝土時,當混凝土面進入護筒後,護筒底部始終應在混凝土面以下,隨導管的提升,逐步上拔護筒,護筒內的混凝土灌注高度,不僅要考慮導管及護筒將提升的高度,還要考慮因上拔護筒引起的混凝土面的降低,以保證導管的埋置深度和護筒底面低於混凝土面。
        3  操作工藝
        3.1 鑽孔。調直機架挺杆,對好樁位(用對位圈),開動機器鑽進、出土,達到控制深度後停鑽、提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