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戲劇治療元素在電影《甲方乙方》裡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1.68W

摘要:戲劇治療研究領域在中國大陸幾乎還是一片空白,但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電影《甲方乙方》中看似荒誕不經的七個“圓夢”故事,蘊含了戲劇治療元素的運用,更折射出許多辛辣的生活哲理。

談戲劇治療元素在電影《甲方乙方》裡的運用

關鍵詞: 戲劇治療 《甲方乙方》 圓夢

戲劇能夠淨化心靈,釋放情緒並具有矯正治療的功效,這一說法最早見於亞里斯多德的詩學。

戲劇治療是結合戲劇與治療兩個概念而來的。戲劇是指必須有實質性的動作及表演者之對證,來模擬人生,人物或一段故事。戲劇能集中人們生命中各種互動關係的表現及其影響,使案主能夠學習、經歷並認知人生中的各種事物。治療則是指疾病的診治與照顧,在心理治療方面則是指對精神、情緒之疾苦或調節不良者,以某種計劃或例項之實施,使案主恢復社會調適能力,舒緩社會性的緊張。因此戲劇治療是指一種有完整結構的戲劇與劇場藝術之治療程式。它是將案主置於其活動中,籍個人與團體之互動的關係,白髮性的去嘗試並探討生命中的經驗,籍以舒緩情緒,建立認知,解決精神上的疾病與障礙,以促進人格成長,身心健康,發揮潛能與建立積極的人生觀。

美國戲劇治療協會則將戲劇治療定義為“系統而有目的地使用戲劇和電影的方法,實現生理整合及個體成長”。即戲劇治療運用戲劇和電影過程來達到症狀的減輕、情感的生理整合及個人成長的治療目的,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戲劇遊戲、摹擬笑劇、木偶劇和其它即興表演技巧。

戲劇治療成為一門學科,則是始於英國現代戲劇教育學的先驅彼得·史萊德。他在1930年代將兒童戲劇作為一種淨化方法,來協助兒童學習不良與困難者逐漸發展而成的。多年來,戲劇治療技術與藝術的研究,已成為有系統的學術理論與應用,對有心理障礙、社會困境、身心缺陷或需要實現自我的人皆能提供協助,諮詢與治療。

戲劇治療在中國大陸的發展,除了2007年廈門大學招收的表演藝術治療學碩士開設了戲劇治療課程外,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儘管戲劇治療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也許還談不上有多大的起步,但戲劇治療的元素卻可以在大陸的許多藝術作品中找到它們的身影。比如,1998年馮小剛帶給國人的賀歲喜劇片《甲方乙方》。

這部以富含京味的獨特幽默,帶著一種成熟的生存智慧,令人耳目一新,熱熱鬧鬧地吸引了眾多愛看熱鬧的觀眾,創下了當年前無古人的票房紀錄的影片。七個看起來無甚關聯的,雖荒誕不經卻在情理之中的“小品式故事”貫串全劇。這七個故事分明是夢,卻都有夢因:現實的尷尬或精神的缺失,不是缺少勇氣,就是沒有恆心;有吃飽了無聊,也有閒極無聊:單相思者苦苦企求以至生病:長分離者終於團聚卻生離死別。在電影裡它們是七個精彩的故事,而從戲劇治療的角度來看,這無疑也是七個典型的戲劇治療的案例。儘管這可能並不是編導者的初衷,但我們卻可以在享受影片帶給的愉悅放鬆之餘,細細品嚐影片無心插柳柳成蔭帶給我們的意外收穫。

之一:書攤老闆想過做巴頓將軍的癮,於是“好夢一日遊”公司讓他當了一天的“巴頓將軍”,滿足了他一生的夢想。這一事件看似很正常,你花錢,我幫你實現夢想。書攤老闆有想做巴頓將軍的英雄夢想,這看似也很正常,想做“英雄夢”的肯定大有人在,並不只是書攤老闆一個人。和平年代,巴頓是做不成了,很多做此“英雄夢”的人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他們更多的只是想滿足:當一個人真正擁有一定權力時,他那種奴役別人的極度膨脹的統治慾望。這樣的慾望無疑就是一種病態的慾望,“好夢一日遊”公司用一種真實的虛假再現場景暫時滿足了這一慾望,也就是說在戲劇的“場”裡,他的病態得到了治療,但是回到現實中,一切都會如故。這給我們以啟發:戲劇治療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症狀的減輕,當你如果在治療時去迎合、滿足患者病態的慾望時,不但達不到治療的目的,可能還會適得其反。所以這只不過是電影的一個故事情節而已,勝似戲劇治療的案例,但畢竟又不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