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六年級高效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9W

摘要:國小六年級作為國小與國中教學的銜接點,其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將在整個學業中起著關鍵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改進國小六年級的教學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本文對當前國小六年級的數學課堂現狀進行分析,並提出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方法論建議,希望帶來借鑑意義。

國小數學六年級高效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研究

新課改的背景下,國家與社會對國小六年級的數學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小數學不僅為中學、大學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基礎,而且它也為將來學生接觸物理、化學等理工科的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思維能力與心理髮展,孕育了學生科學的認識世界的思維模式。新課改要求緩解學生的學習任務,這就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取更多的知識,這就給數學的課堂效率提出了挑戰

1我國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學的現狀

目前在我國的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一,教學手法單調,數學教學由於概念抽象化,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難以提起興趣,積極性不高,不能有效理解內容,課堂缺乏活力,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改進教學方法,然而實際上,大多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匯入和啟發,教師往往通過講解例題、佈置作業、講解作業等來完成數學教學,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學效率低下。第二,作業量大,作業作為一條重要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些教師往往由於自身教學方法不佳,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對知識點不理解,所以寄希望將教學任務交於作業,學生在巨大的作業量面前,由於對知識點沒有進行理解,很難按時完成,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壓力。

2新課改背景下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學的改進措施

2.1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數學由於其自身因素,抽象難懂,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沒有達到這一高度,對於數學內容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忽略了這一因素,在課堂中不斷的使用數學定理,脫離生活實際,很難取得實際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聯絡生活實際,將複雜抽象的數學定理融入生活之中,一方面,學生在有具體生活經驗的情況下能對數學進行形象思維運算,另一方面,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絡,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外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改進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來組織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將希望寄託在作業練習上。

2.2進行啟發式教學: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通過填鴨式教學方法來講解知識,學生就在不停的聽課和做題的程式交換過程中來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沒有尊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發揮主體性。新課改的出現要求教師要用啟發式教學來代替傳統的'知識灌輸,國小生在對自然中的一些現象充滿了新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絡實際問題,找到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積極思考具體方法,然後循序漸進的匯入相關的解題方式,將這種解題方式進行一定的講解,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逐步獲取知識,教師只需要做出適當的引導,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積極的總結知識點,拉近與抽象數學之間的距離,充分的利用相關理論解決實際問題。2.3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花了大部分時間在備課和教學設計上,對於課堂的調控能力非常弱,很多數學教師在走進教師時,就表情呆滯,嚴肅可怕,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常常針對全班提出連珠炮式的問題,學生一旦回答錯誤或者回答緩慢,就會給予負強化,在教學評價上,教師往往對於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數看的太重,又沒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評測,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恐懼心理,愛屋及烏,也會對數學課堂產生恐懼,根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分析,當學生在課堂上安全感難以保障的時候,是難以獲取更高層次的需要的,所以數學教師要找好角色定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上的權威。

2.4利用資訊技術進行教學:數學本生具有抽象難懂的特性,如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圖片、動畫、幻燈片等形式出現,能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統計圖,學生在不斷的接觸統計圖的過程中加強了對統計圖的認識,能加強教學效果。

3總結

國小六年級數學的學習質量會影響學生在中學的數學學習效果,還會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做好數學課堂教學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六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著教學質量不高、作業壓力大、教學方法單一等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絡生活、營造學習氛圍、啟發學生思考,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歐喜生.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國小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