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交易與物流

才智咖 人氣:4.08K
分工、交易與物流
物流的歷史已經是源遠流長了。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問題實際上是近些年來所出現的資訊技術革命帶來的。這一革命對我們原有的物流方式帶來了衝擊。
邏輯基本上是這樣的。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是不斷髮展的。按道格拉斯.諾斯所講,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前是一個巨大的交易革命。而交易革命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資訊科技和交通技術革命,由此導致交易費用的下降,進而引起市場擴張,市場交易量的擴大。市場交易量的擴大又帶來了生產量的加大,所以由於市場擴張帶來了分工的加細,分工深化也就帶來了效率的提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鏈環,就是亞當斯密所命名的一個邏輯,即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分工同時又意味著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實際上是上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機密。我們現在也是同樣面臨一個所謂新技術上的衝擊。就中國而言,其實還包括一個制度上的衝擊,也就是我們20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的國際化,以及面臨不斷擴張的國內和國外的市場。實際上我們面臨的物流的量是越來越大,這不僅影響到了我們的生產方式的變革(規模的擴大以及分工加細),也進一步影響到了物流業的進一步分工。物流業的分工,以及很多物流企業是從企業獨立出來的,這都是進一步的發展。這實際上還是那一句老話,實際上分工是有條件的,就是分工以後必然是有交易的。也就是全分開了,分開了以後必然有一個替代條件,就是必須有交易。那就變成了其實分工是必須有更多交易作為前提。這句話落到今天對物流的理解,也就是所謂物流表現為物的流動。也就是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在這背後最重要的是一個合約鏈,實際上也就是人和人的關係。不管物流到哪都是和人分不開的。最終是為人服務的。這些人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間,從事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分工。最後要把他們連線在一起。最後他們的分工,人和人之間的交易必須要靠合約來連線,所以我們把物流理解為一個合約鏈。 制度經濟學有一個詞叫做合約密集型。從制度角度來看物流業是一個合約密集型的產業,要籤很多合約,而且對合約的要求是很高的。這恰恰又是問題。也就是說一談到合約,制度經濟學就講過,從來就沒有完全合約。有很多原因。因為人的理性有限,由於資訊費用,由於人的利益分歧等等。所以合約不可能完備。不可能完備就會有兩個結果,一個就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簽約,那麼簽約成本就增加了。什麼意思呢,比如我們要籤個約就是不僅是我在某時某刻給你多少個瓶子,假如你違了約,我們應該怎麼懲罰你。其實你可以把你能預見到的因素全寫在合約上面。一旦他違約你可以拿到法院。法院如果判你勝訴他當然給你賠償。當然寫這個合約是個非常困難的,要把未來可能出現的所有不確定的事件羅列上來是很困難的。也就是說為了合約成為更完善的合約,你可以籤一個更細密的合約。(順便說一句,中國人的合約和美國人的合約是有很大差別的,也就是中國人的合約相對很薄,而美國人的合約是很厚的,這也就是說中國人描述的還不夠。)這使簽約成本過高。還一種結果是因合約不完備而吃虧,要付另一種成本。
還有一系列影響合約的完善性的問題:一個是資訊成本。尤其是傳統物流,實際上你並不知道產品具體到零售商那裡能賣多少,具體到不同的產品的不同的規格,這樣的資訊你幾乎是不可能獲得的。因為是資訊科技的問題。這使你不可能籤一個很完善的合約。實際上你和批發商零售商是一種共同承當風險的關係,不是很明確零售商一定要買多少某種特定的品牌商品,以及多少天,這是不可能的。第二點,其實人類永遠不可能完全預計未來。這是一個鴻溝,就是認識論意義上講這是不可能的。第三個現象就是,你和任何一個人之間的合約以及預期,事實上是受到其他人的影響的。最簡單就是價格變動,它是市場上所有人行為的一個綜合結果,這是你沒法控制的。這些都是我們無法完善合約的資訊原因和其他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市場結構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市場所面對的是壟斷企業的話,這個壟斷企業是不可靠的。如果把事情全交給一家是很危險的,因為壟斷企業本身可以不約束自己,可以去違約。因為它沒有外部的競爭壓力,所以這種情況也是有重大問題的。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最普遍,制度經濟學裡面叫締約後機會主義行為。也就是說,在簽約前面對很多競爭者(假定),但一旦簽約後就會有一個質的變化。也就是說一旦跟你簽了約,而且我讓你提供的服務是一種非常特定的服務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就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我一時半會兒沒法擺拖你,我要依賴你。這就是說在特定情況下依賴他因為要依賴他的特定服務。嚴格地說,這時你面對著壟斷。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計程車。在選擇計程車的時候是競爭的,你可能是按照它標的那個競爭價格乘車的。但如果你走在去機場的半道上,他會要挾你。你一旦上了車,你就上了賊船了。上了賊船以後你就會被他要挾。這種事情非常普遍,在美國也是普遍存在。所以美國的很多經濟學家也在研究這個問題。也就是“要挾”,也就是締約後機會主義行為。再舉一個例子,旅行社的例子就很明顯。一旦你跟了旅行社上了賊船,去了他那個地方,出個國什麼的,他怎麼折騰你也沒辦法跑了。所以很多類似的事是特別多的。由於這樣的情況,對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問題也有很重要的啟迪。實際上第三方物流為什麼沒有發展,是有很多道理的。因為過於依賴第三方,可能會受到要挾。大企業只要達到一定規模,自己要提供物流服務的話,可能具有規模經濟。所以很多大企業不願意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比如像海爾這個例子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小企業是有可能接受第三方的,實際上現在小企業都是接受第三方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浙江的小商品市場。你上那裡去看一看,那裡大多是小企業、家庭企業。那麼多的小企業、家庭企業他自己哪有能力搞自己的物流,其實他靠的也是第三方物流,都是別人去運。當然那裡已經做得很發達了。當然這是一種競爭性的第三方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