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模型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5W

1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CAS特徵

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模型探析論文

1.1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中主體的聚集

相同型別的海洋經濟系統的聚集強化了技術交流,資源互補的海洋經濟系統聚集為區域網路,進而在一定範圍內聚集為海洋類產業高新區,產生規模效應。個體的適應性聚集行為帶來了系統內部結構優化的湧現現象;同時創新聯盟等更高層次的湧現現象由群體的適應性聚集行為引發。

 1.2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非線性關係

複雜適應系統理論認為,非線性是複雜適應系統形成有序的複雜內部結構的主要因素,非線性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主體的主動適應性。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中的海洋產業、區域網路、環境系統等作為相對獨立的行為主體,具有顯著的創造性和主動適應性,其合作實質上是一種多目標、多層次的非線性關係行為。

1.3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流特性

CAS系統中各種物質、能量和資訊的流動造成了其非平衡性。在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中,資金流、技術流、資訊流促進科技創新,創新帶動成果轉化使網路系統中不斷產生新能量,構成了複雜的資源流動。

1.4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多樣性

多樣性是CAS的基本特徵,複雜性造就多樣性。就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而言,其多樣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區域網路物件的多樣性。各個主要海洋產業從事的方向多樣且在技術、能力、資源等方面存在差異。

②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型別的多樣性。為了解決單一海洋經濟系統的侷限性,在資源、能力等方面互補的不同型別的海洋經濟系統組成了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

③區域網路方式的多樣性。根據不同型別的區域網路特徵,可以形成合作型區域網路、依附型區域網路、主體型區域網路等多種形態。

2基於刺激-反應模型的行為模式

CAS系統中的刺激-反應模型主要包括探測器、圖式集、效應器,是適應性主體完成自適應行為的`表現方式。對於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來說,系統及系統內部的每個網路節點都可以看作是適應性行為主體,與外部環境進行資訊物質能量交換。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探測器接收來自外部環境的高層次資訊,將其加工分類為標準化資訊集並傳送給系統內主體的探測器。每個經濟系統進行適應性匹配行為,即對資訊集與圖式集進行匹配,並修正圖式集,獨立的海洋經濟系統的適應性行為構成了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適應性行為。經濟系統網路通過集體的資訊集與圖式集的匹配,綜合各海洋經濟系統的利益分配及效應器行為,對外部環境發出的刺激進行反饋。較單獨的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環境下的海洋經濟系統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資源,提高了合作的效率。基於刺激—反應模型,構建出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絡合作的行為模式。

2.1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探測器

海洋經濟系統1~n的探測器接收來自外部環境、經濟系統內部以及經濟系統之間的刺激。主要海洋經濟產業與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作為不同量級的組織,接收來自外部環境的刺激資訊及對資訊的解讀也有所不同。區域網路下的海洋經濟系統對刺激的接收速度、稀缺資訊的獲取和資訊的分析方面明顯優於獨立的海洋經濟系統。經濟系統同時接收來自系統網路的資訊,可以提高自身的主動適應能力。

 2.2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圖式集合

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內的各節點主體對外界環境的認識過程也是分化處理資訊的過程,這些節點主體對刺激資訊按照一定的圖式進行處理。主要圖式規則為:技術創新規則、技術外溢和知識轉移規則、競爭雙贏規則。其中技術創新規則是指綜合孵化系統網路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其增加值是傳統技術的數倍。技術外溢與知識轉移是指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對於知識和技術資訊在孵化系統之間的流動、激發創新意識、提高資源利用率方面的保障機制。競爭雙贏規則是指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內部以及網路與巨集觀環境的互動,應按照“合作-競爭-雙贏”的規則加以處理,產生協同效應,促進網路整體效率的提升。

2.3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效應器

經過探測器對資訊的收集以及資訊處理和圖式規則調整,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下一環節就是效應器的對外輸出,輸出的結果體現了海洋經濟系統網路各節點主體的合作競爭以及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具體表現為:調整結構、組織培訓、完善平臺、建立競爭體系等。

3基於回聲模型的行為模式

回聲模型是霍蘭在微觀主體模型的基礎上,以生物、生態、經濟系統為主要背景提煉出來的,建立在資源和位置兩個概念上的巨集觀模型。在這一模型中,主體以尋找可以交換資源的其他主體為主要功能任務,並對資源進行的交換、儲存和加工。主體主要有兩個基本部分:一是存放所有資源的倉庫,二是決定行動者能力的“染色體”,行動者互動作用的能力取決於在染色體字母串的片段裡定義的標識。海洋經濟系統網路中各節點主體是以資源、技術為核心,以資訊、理念、人才為紐帶而形成的整體,在構建合作的過程中,要求被選擇的節點主體與自身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較單獨的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化的互補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進而促進與金融機構的有效合作。基於複雜適應系統理論中的回聲(Echo)模型,構建了Echo模型下的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模型。

3.1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匹配因素

在系統節點主體間進行互動作用的過程中,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內部表現為海洋經濟系統之間相互利用、互補資訊科技的能力;在區域網路與外部環境機構合作方面表現為提供恰當產業專案及談判的能力。除了匹配能力因素,一個高效匹配過程會縮短耗費的時間,實現資源價值的提升,這就是匹配速度因素。匹配速度在海洋經濟系統網路中主要表現為:節點主體獲取資訊並採取行動的速度、對政策及變化的反應速度等。由於技術創新的時效性,匹配能力因素隨著時間的變化其效能也會有所改變,反映了系統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

3.2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標識區

在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內部以及區域網路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進行著複雜的進攻———防禦作用。一個節點主體獲取的資源與它的進攻標識和其他節點主體的防禦標識的匹配程度成正比,主體間的互補性強弱決定雙方的合作效率及程度。由於資源、技術等方面的互補而聚集到一起的孵化系統,在以技術、人才、經驗、空間等為標識的染色體匹配度較高,在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中完成了一部分進攻———防禦過程;當這種網路內部的資源整合完成後,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作為一個整體與外部環境在以資金、專案、人才、政策等為標識的染色體進行深度匹配。

 3.3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的控制區

為了使回聲模型更能反映實際情況,霍蘭增加了交叉複製、學習創新、選擇性互動作用、條件變換複製等機制。交叉複製機制是指節點主體在系統內、外相互作用過程中不斷增加自身的進攻變異等能力的現象。在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中表現為學習培訓、制度改革等。交叉複製及學習創新是綜合孵化系統網路執行的兩個基本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網路系統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選擇性互動作用機制與條件交換複製機制是網路系統執行的基本模式。由於現有資源與所需資源的差異性,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中的允許資源變換的機制在滿足主體需求的同時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因此提高了系統的執行效率。

4結束語

海洋經濟系統區域網路作為一種新的海洋經濟系統組織結構方式,在資源整合、技術互補、資訊流通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以提高海洋產業特別是海洋新興產業創新程度,是海洋經濟系統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