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論文範文

才智咖 人氣:2.32W

《兒科護理》護理專業的主幹課程,也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重點科目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了兒科護理論文範文,僅供參考!

兒科護理論文範文

肢體語言在兒科護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對肢體語言應用於兒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取於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我院兒科接受治療的小兒患者130例,將患兒1∶1分為常規護理組和肢體語言組各65例患者,觀察以上兩種護理方式的效果並比較。結果肢體語言組患兒依從性優良率以及患兒家長的護理總滿意度分別為92.3%和93.8%,均顯著高於常規護理組的73.8%和92.3%,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肢體語言應用於兒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使患兒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大大提高,對增進護患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以及提高患兒家長的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肢體語言;兒科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小兒患者屬於一種較為特殊的群體,由於患兒的性格特點以及年齡等因素,對於不適感和需求並不能進行準確的表述,並且會因緊張、害怕等情緒而出現哭鬧、好動頑皮以及不配合等情況,大大增加了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難度[1]。本院將肢體語言應用於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間收治的小兒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於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我院兒科接受治療的小兒患者130例,將患兒1∶1分為常規護理組和肢體語言組各65例患者。常規護理組中女30例,男35例;<1歲的患兒11例,1~3歲9例,3~7歲15例,>7歲30例;疾病型別:肺炎12例,腦膜炎6例,腎病綜合徵8例,特發性紫癜12例,腹瀉27例。肢體語言組中女28例,男37例;<1歲12例,1~3歲8例,3~7歲16例,>7歲29例;疾病型別:肺炎11例,腦膜炎7例,腎病綜合徵9例,特發性紫癜13例,腹瀉25例。護理前,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疾病型別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的65例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如果患兒存在不配合以及哭鬧等情況,護理人員要取得患兒家屬的理解以及配合並完成各項操作;肢體語言組的65例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採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具體措施如下:

1.2.1注重姿態和表情:護理人員在深入病房時要保證衣著乾淨整潔,並且體態端莊、精神飽滿,同時要注意將口罩摘掉,要態度溫和、表情親切的與患兒和患兒家屬進行溝通、交流,通過鼓勵性的語言同患兒交流,能夠使患兒的成就感大大增強;在與患兒溝通時,護理人員最好採取蹲位,並且視線與其平行,通過溫柔的微笑、得體的動作來消除患兒對醫院以及陌生人的陌生感和恐懼。護理人員鼓勵患兒家屬講出自己的疑慮,並注意力集中、耐心的用專業知識進行解答,在交流中手勢動作要禮貌並且要優美得體,不能出現拉拉扯扯以及指手畫腳等情況[2];要嚴格遵循護理行為規範以及操作要求對患兒進行護理操作,即使患兒的依從性較差,護理人員也不能出現不耐煩的神情,避免使患兒的心理負擔以及負面情緒更加嚴重。

1.2.2撫觸患兒: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換藥、打針等護理操作前,要讓其具有心理準備,通過輕微撫觸患兒的額頭、臉龐或肢體部位來消除患兒的緊張、害怕以及恐懼等負面情緒,增強患兒對護理人員的親切感。

1.3療效標準:①依從性。優:患兒完全能夠配合治療以及護理工作;良:患兒偶爾有哭鬧現象,但是基本能夠配合治療以及護理工作;中:患兒時常出現哭鬧現象,但是在勸服下能夠配合治療以及護理工作;差:患兒對治療和護理工作完全不配合。②採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來對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進行調查,主要包括護理服務態度、護理人員儀容儀表、工作責任心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

1.4統計學分析:本文所得實驗資料均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體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組間對比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採用χ2檢驗,檢驗標準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兒的依從性:肢體語言組患兒依從性優良率為92.3%(優48例、良12例、中3例、差2例),顯著高於常規護理組患兒的.73.8%(優28例、良20例、中10例、差7例),組間差異經統計學分析後分為有意義(P<0.05)。

2.2比較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肢體語言組患兒家長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3.8%(非常滿意47例、滿意14例,一般3例,不滿意1例),顯著高於對照組患兒的72.3%(非常滿意24例、滿意23例,一般12例,不滿意6例),組間差異經統計學分析後分為有意義(P<0.05)。

3討論

將肢體語言應用於兒科患兒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通過乾淨整潔的衣著、親切的微笑與眼神以及撫觸動作等,能夠使自身在患兒以及患兒家屬心目中的形象大大提升,從而能夠使患兒對醫護人員的親切感大大增強,尤其是對於嬰幼兒來說,採用肢體語言能夠使患兒由於陌生環境而產生的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得到有效緩解;護理人員對患兒鼓勵、表揚以及誇獎,均能夠使患兒對陌生人的恐懼感得到消除,而對患兒頭面以及肢體進行撫觸能夠使其感到舒適,同時還能夠與患兒、患兒家屬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係,對提高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工作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肢體語言應用於兒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使患兒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大大提高,對增進護患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以及提高患兒家長的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作用和意義,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唐敦英.肢體語言溝通在小兒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探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4,15(30):4074-4075.

[2]蒲新英.人文關懷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社群醫師(醫學專業),2012,21(11):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