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調水地理小論文

才智咖 人氣:8.17K

跨流域調水是通過大規模的人工方法從餘水的流域向缺水流域大量調水,以便促進缺水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緩解流域人畜用水的矛盾。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跨流域調水地理小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跨流域調水地理小論文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至規劃水平年,松花江流域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松花江流域可供水量不能滿足需水要求,需考慮外流域調水的可行性,松花江北側的呼瑪河流域水資源量較大,並且其流域內用水量較少,仍有較大的水資源量未利用,具有跨流域調水的可行性。

關鍵詞:松花江流域;呼瑪河流域;水資源量;調水工程

1 前言

國務院1994年以國函[1994]82號文批覆的遼河、松花江流域綜合規劃報告中指出:松花江北鄰的黑龍江水資源更為豐富,經初步研究,可從黑龍江支流呼瑪河引水到嫩江,即“引呼濟嫩工程”。“三大規劃”為適應松花江、遼河兩流域遠景用水的需求,提出從黑龍江支流呼瑪河引水到嫩江,作為松花江的後備補充水源。

根據國務院批覆的《鬆遼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和水利部審查通過的《松花江流域綜合規劃》成果,嫩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在2020年將達到44.6%,超過國際公認的河流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在保障流域生態環境良性迴圈的條件下,松花江流域2020年、2030年將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水。隨著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實施,松花江流域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需從呼瑪河調水來保證松花江流域的用水保障。

2 松花江

松花江流域哈爾濱以上區域包括嫩江流域、第二松花江流域以及三岔河至哈爾濱一個三級區。地跨內蒙古、黑龍江、吉林三省(自治區)。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裡山的中段南側,源頭稱南翁河,流域面積29.85萬km2。第二松花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河長958km,流域面積7.34萬km2。嫩江與第二松花江在三岔河口匯合後,進入松花江幹流,至哈爾濱為松花江幹流上游段,河道長度240km。主要支流有頭道松花江、輝發河、溫德河、 牛河、鰲龍河、團山子河、沐石河、飲馬河、拉林河等。松花江流域哈爾濱以上區域現有蓄水工程9015座,其中大型蓄水工程23座。

根據《松花江和遼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以及採取強化節水措施的用水定額和效率指標測算,2020年,松花江流域哈爾濱以上區域多年平均河道外總需水量306.24億m3,其中嫩江為181.78億m3,二鬆為81.26億m3,鬆幹哈爾濱以上區間為43.20億m3。各水資源分割槽需水量成果見表1和表2。

3 呼瑪河

呼瑪河是黑龍江右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大興安嶺的伊勒呼裡山北麓,幹流河道總長542km,流域面積31197km2。行政區劃屬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呼中、新林兩區及塔河、呼瑪兩縣。呼瑪河兩側支流發育,形成典型的樹枝狀水系。主要支流有塔河、倭勒根河、綽納河等。其中塔河最大,流域面積為6606km2,河道長194km。呼瑪河干流上至今無控制性水利工程,僅在沿河城鎮處築有防洪堤。

規劃至2020年和2030年時,呼瑪河流域內河道外需水量分別為5928萬m3和6484萬m3,在流域內適當增加引提水工程後即可滿足流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規劃水平年流域內不缺水。呼瑪河流域河道內生態環境用水滿足要求,河道內生態不缺水。

呼瑪河流域規劃水平年水資源供需分析成果見表3。

4 調水的`可行性

呼瑪河流域與嫩江流域徑流都有年內、年際變化大的特點,呼瑪河流域和嫩江流域代表站間的徑流系列絕對關聯度一般在0.50~0.70,相對關聯度在0.8以上,徑流曲線相似度較高,同步性較好。從連續枯水年分析可以看出,調出區發生連續枯水年的時間與調入區比較一致,特別是持續多年的枯水年組的發生時間,兩個流域基本一致。總的來說,兩個水文區的徑流自然變化及豐枯遭遇特性對引水工程作用的發揮不太有利,需要呼瑪河流域修建一定調蓄能力的水源工程,即使遭遇枯水年,在保證流域經濟社會及生態環境需水後仍然有水可引,以滿足松花江流域的用水需求。

松花江流域的嫩江干流上的尼爾基水庫是一個具有多年調節能力的水利樞紐,50多億m3的興利庫容能夠為調水工程效益的發揮提供良好的工程條件;呼瑪河流域現狀沒有蓄水能力的水利工程,在進一步的工作中需要加快建設水源工程,以期使調水工程效益得到最大發揮。

5 建議

至規劃水平年,送花徑流域缺水量較大,需從呼瑪河流域調水解決問題,松花江流域嫩江干流上建有尼爾基水利樞紐,呼瑪河流域沒有蓄水的水利工程,需儘快開展水利工程的設計工作,儘早解決送花徑流域缺水問題。

在調水過程中還需考慮兩個流域的生態情況,呼瑪河流域和嫩江流域上游地區屬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確定的“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的東北森林帶,主要任務是保護好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發揮生態安全屏障的作用,此外,研究區還包含若干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因此規劃的實施應該切實重視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規劃、決策、實施等一系列的活動中重點考慮的內容,將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範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