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才智咖 人氣:1.84W

摘要:縣域經濟是指在縣域內以城鎮為中心,以農村為基地,各種經濟成分有機構成的一種區域性經濟,它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17大進一步明確提出壯大縣域經濟。因此,正確認識縣域經濟發展問題,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解決三農問題都有重要的意義。

論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縣域經濟 經濟發展 問題及對策

一、當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縣域經濟同城市經濟之間發展不協調

縣域經濟之間,經濟基礎好、資源豐富的縣比較富餘,財政資金雄厚;而經濟基礎較差,資源匱乏的縣,財力緊張,有的甚至舉步維艱,幹部職工工資發放都有困難。不僅如此,縣域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的發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一是縣域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低於城市經濟,並且這種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二是縣域經濟與城市經濟“兩層皮”問題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對縣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強,輻射的傳導機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觀上仍然存在著城市與縣域爭專案、爭資金、爭資源等問題,城市與縣域仍然相互獨立。三是城市與縣域在產業整合、分工協作等方面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協作機制和緊密的產業鏈與配套關係。

2.傳統農業的效率低下

傳統農業是指完全以農民世代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為基礎的農業。當前,中國縣域傳統農業可以歸納為6個特徵:一是農業在縣域經濟中佔有很高的比重。二是農業發展片面追求產量和產值的增長,而對市場需求以及與此相聯絡的農產品質量、農業結構升級和農業效益等關注不夠。三是農業的種養、加工、流通相脫節,利益關係不緊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規模家庭經營方式。五是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下,技術進步水平不高。六是農業仍然是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建國以來,儘管中國的農業生產取得了穩步增長,但是,由於人口的增加,以及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不足,大量農業富餘勞動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導致中國農業發展緩慢。

3.縣域工業尚未發揮主導作用

目前大多數地區縣域工業不僅發展緩慢、總量過小,而且檔次也比較低,突出表現: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強,生產經營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穫—初加工—銷售”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經營,真正能夠發揮較大帶動作用的深加工企業仍然很少。二是產品檔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導產品和優勢產品少,難以形成積累和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嚴重製約縣域工業的發展。三是縣域工業發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傳統計劃經濟思維模式的影響,遲遲走不上發展的坦途。

4.縣域民營經濟發展遲緩

縣域民營經濟發展遲緩主要表現為:從民營經濟自身來看,主要問題是: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分佈不合理,多數集中在第三產業中的餐飲服務業;以家族式管理為主,管理上的非規範性和非科學性問題較為明顯;自身發展潛力有限,大部分民營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生產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產品檔次低,市場前景不廣闊;借貸能力低,多數民營企業預期收益不明顯,自有資金少,由此導致其償貸能力低,甚至部分民營企業缺乏還貸意識和法制意識,信譽度低。

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就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幾點對策:

1.解放思想,確立新的發展理念

在新階段實施縣域新突破,加快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從某種意義講,最缺的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加快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的首要動力。我們要聯絡工作實際,要衝破各種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約束及體制機制性障礙,徹底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營造寬鬆良好的軟環境。

2.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經濟

TAGS:縣域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