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設計與城市歷史發展關係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3W

【摘要】舊城區中的街道、風貌建築往往具有不可恢復性,而且他們也反映了城市歷史的文化與地域人文精神。對舊城區的改造,滿足了人們對城市新功能的需要。有效、完美、經濟地解決景觀設計的歷史問題,是現代設計師必須認真研究考慮的問題。

城市景觀設計與城市歷史發展關係論文

【關鍵詞】人文內涵景觀塑造城市歷史現代科技標誌性建築文化氣質

時代的進步正在推動著人類社會生活的進步,人居城市建築中的景觀建築同樣成為了城市生活中體現歷史文脈的重要部分。城市的發展程序的擴大,老城區和在其基礎上重新建立的新城區,現代化交通體系、電力、排水等的裝置完善了這個社群的現代化水平,而在這些區域內的城市景觀卻往往被設計師所遺忘。舊城區中的街道、風貌建築往往具有不可恢復性,而且他們也反映了城市歷史的文化與地域人文精神。對舊城區的改造,滿足了人們對城市新功能的需要。有效、完美、經濟地解決景觀設計的歷史問題,是現代設計師必須認真研究考慮的問題。但由於在習俗、歷史、資金、文化等方面的侷限,改善景觀設計上的難度是十分巨大的。如何充分地再利用舊城區原有建築,使歷史性這一重要的因素融入城市景觀設計之中,已擺到了國內外建築規劃設計及其相關專業方面專家學者的面前。

科技的發展使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人類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使人類生存環境的質量、舒適程度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們在城市裡享受著現代文明所帶來的一切好處。現代化的交通設施和資訊網路的發展,擴大了人們的生活空間,縮短了人們交往的距離,提高了人們生活、工作的效率。社會的進步正朝著快節奏、高效率發展,人類正在走向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城市空間藝術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也有了跨時代的飛躍。資訊化社會的城市,遠非工業化的城市所比。如果我們感悟一下文化名城北京、金融中心上海的昨天與今天,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城市已不再是簡單的生產聚合體,而是人們居住、生活、工作、休閒的藝術化了的空間。帶有現代科技的景觀造型,包括靜與動、聲、光、電等一體化的現代裝置,使具有豐富歷史性的城市景觀,給人在心靈上的碰撞要遠遠超過一些譁眾取寵的景觀設計。

城市歷史性街區的整體規劃,更多的運用了歷史城市原有的整體規劃軸線。巴黎同北京一樣,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不同的是,至今,巴黎市中心區最古老的區域仍舊保持著古城的歷史風貌。這一點完全歸功於巴黎人近二十年對巴黎老城區景觀不懈的修復。曾任巴黎市長的希拉剋對歷史名城的景觀維護有著自己的見解,它說:“在巴黎有許多古老的建築,我們的任務是維護它們,最重要的部分是巴黎市中心,也是全市最古老的部分,這需要我們最謹慎地從事,將它們一個建築一個建築的恢復過來。這裡不能建新房,只是維修舊建築。”因此,巴黎的城市景觀氣勢雄偉,可借鑑性強。

城市景觀以其實體而承載了精神的、象徵的、歷史的內容,併成為一個城市的象徵、標誌。北京的天安門,使人聯想到千年古都,端莊厚重、穩定團結、均衡、權威;而提到上海的外灘,就會想到近代的十里洋場,商業繁榮、自由和諧、多元共存。因此,一個城市景觀的生命力,更多的在於“建造者”是否能給予她更多的歷史性因素。建設一種和諧的社會不光是在社會制度上,還要在文化和藝術中,包容城市不同時期的各種文化特色,對景觀性、標誌性建築的保護會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氣質,不但滿足了精神上的需要,也有利於人們更和諧的生活。

重視城市景觀塑造的歷史性是城市在改造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點,因為沒有特色的城市是一個平淡的城市,沒有特色的城市是一個缺乏魅力的城市。無論是安排整體規劃,還是修造單體建築、城市雕塑,包括確定城市的標誌性建築,都要重視體現城市景觀的歷史性特色。要使人們感知到一個城市的特別之處,而不是步入一個城市覺得似曾相識。在實施城市更新、加快城市建設時,一定要處理好新景觀的建設與歷史景觀保護的關係。歷史文化名城把足以代表名城的格局、歷史風貌的名勝古蹟,足體現歷史價值的街區建築,作為保護的主要內容,使歷史名城的保護成為實施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保護、挖掘和利用,使其成為新的城市景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新的生產力。在這方面上海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修葺一新的外灘樓宇,風格獨特的淮海路步行街,無一不體現上海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新近落成的上海新天地,在城市景觀的歷史性上作了有益的嘗試。歷史民居整體外觀的復原儲存,現代景觀設計與歷史風貌的優雅組合,顯示了設計師的大膽創新。但更為明確彰顯的,則是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歷史性因素。與其說是設計者的成功,不如說是:注重歷史性的城市景觀設計的成功。

在注重城市景觀設計歷史性的同時,還應考慮到與其相關的許多因素。例如,自90年代以來,從規模、速度和內容方式上來看,全國的舊城改造均呈現出了嶄新的態勢。近年來,舊城改造之所以在一些大、中城市方興未艾,是有著深層的社會經濟背景的。這就出現了經濟方面的制約,試想:一個地處貧困地區,經濟極不發達的歷史古城,對它的景觀改造工程談何容易。同時城市的更新與保護常常又是許多歷史城市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這其中不僅有技術性問題,更重要的是長期積累的社會、經濟、政治的問題,使更新過程更加複雜。我們認為,對城市發展結構性的認識有助於理解和解決這個矛盾。由此可見,在注重城市景觀的歷史性的同時,還應注重其可操作性。

歷史性因素與城市景觀設計應當遵循內在結構與外在形態之間的辯證關係來進行,應當根據原有城市結構的特徵,逐步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造城市景觀,使城市風貌得以延續和繼承。這就要求一方面在都市計畫決策過程中掌握城市發展規律,謹慎決策,切忌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在城市景觀設計的行為中,確保歷史性因素的注重,不斷汲取前人及其他城市的經驗教訓,不斷探索,從而在逐步調整舊城原有結構的同時,建造城市景觀,維護城市歷史風貌。

參考文獻:

[1]張綺曼鄭曙暘《室內設計資料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劉森林《波特曼與“中庭”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周武忠《尋求伊甸園——中西古典園林藝術比較》東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