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6W

畢業論文對很多沒寫過論文的同學來說,可是件難事。下面為大家收集了一篇《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論文》,供大家參考。

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論文

引言

道路綠化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在很早就開始在路邊種樹,有了進行道路綠化的意識。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種上樹,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進的道路上,清水潑街,黃土墊道,在道路兩側種植樹木。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時,就在“市”的道路兩旁種植

樹木;隨著“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樹,初步有了綠化與湖光山色相輝映、遊樂與園林景觀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樹木不僅給道路增加了藝術感染力,豐富了道路的園林景觀。

解放前我國城市道路狹窄,路面質量差,有的人行道雖寬,但很少植樹,只有少數幾條道路上種了樹,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道路綠化的雛形。解放以後,隨著城市現代化道路交通的發展,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帶來了城市現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設的突飛猛進,我國道路綠化為適應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斷的創新中發展提高,出現了一條又一條綠化頻寬闊、層次豐富、林蔭夾道、景觀多樣、芳草如茵、行車通暢、行人舒適的現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層次豐富,落葉樹與常綠樹相結合,綠化與美化相結合,用大樹綠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綠化的特點與特色。

一、道路綠化在現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園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們盡情地享受到現代化帶來的各種文明,與此同時也導致了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設施的充斥、機動車輛的增長、自然環境的汙染等這些對環境的人為改變,使原有區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熱平衡等因素隨之改變。平衡被破壞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正在越來越突出地凸現出來。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逐步認識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贈與的同時,必須要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在城市中,特別是車輛擁擠的道路、立交橋和交叉路口等這些環境汙染較嚴重的地區,大量種樹、栽花、種草能起到人為強化自然體系的作用,利用綠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質,減輕空氣汙染的功能;除塵、殺菌、降溫、增溼、減弱噪音、防風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態效益,應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間環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積約佔所有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kevinLych在《城市意象》一書中把構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為五類,即道路、邊沿、區域、結點和標誌,並指出道路作為第一構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導性,其它環境要素都要沿著它佈置並與它相聯絡。從物質構成關係來說,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從精神構成關係來說,道路又是決定人們關於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也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也就沉悶。”街道不僅僅是連線兩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人們公共生活的舞臺,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延續變遷的載體和見證,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構成區域文化表象背後的靈魂要素,上海浦東的世紀大道、南京東路步行街、外灘濱江路景區、蘇州觀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範例。因此,加強道路建設,講究道路空間的藝術設計,追求“骨架”與整體的平衡和諧,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