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習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7W

1物件與方法

臨床實習論文

1.1調查物件

20xx年11月選取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五年制)在校本科四年級醫學生為調查物件,共118人。

1.2研究方法

1.2.1課間實習安排中國醫科大學《全科醫學概論》必修課共24課時,其中課間實習4課時。

制定實習課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緊緊圍繞高等醫學院校全科醫學的教育目標,結合目前本教研室所採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即“以病例為中心、問題為基礎、社群為導向”的教學模式(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TeachingMode,簡稱CPC教學模式)[1]制定了《全科醫學概論》課間實習的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全科醫學概論》課間實習教學大綱:掌握全科醫療服務模式;熟悉全科醫師在社群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內容和方式;瞭解社群衛生服務功能和現狀。教學內容:介紹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概況;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介紹全科醫療服務模式。參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

授課教師集體備課全科醫學教研室全體教師及社群帶教教師集體備課。結合社群實際情況,確定介紹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重點及難點。仔細研究角色扮演的案例,確定劇本,以及確定參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路線。

預講在課間實習課正式開始之前,由教研室組織全科醫學相關專家,安排社群帶教教師進行預講。在預講後由專家提出建議和意見。

正式上課利用課間實習4課時的時間,將學生以班為單位帶到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首先由社群的帶教教師介紹目前社群衛生服務及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現狀。然後由教師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一名全科醫生與患者的對話,向同學展示全科醫療的服務模式。最後再由社群帶教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社群的參觀。

1.2.2問卷調查在課間實習的課後進行問卷調查,主要調查學生對參加課間實習的反饋情況。共發放問卷118份。

1.3統計學方法所有資料輸入計算機,應用SPSS11.5進行統計學處理,採用描述性統計學方法進行資料統計。

 2結果

社群介紹、角色扮演以及參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實習過程中氣氛活躍,討論熱烈,並主動地參與到全科醫生的日常工作中去。課後發放調查問卷118份,回收118份,回收率100%。主要調查對《全科醫學概論》的反饋情況。

3討論

近年來,全科醫師在社群衛生服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科醫師素質的提升離不開全科醫學教育。從2009年教育部全科醫學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我國高等醫學院校全科醫學課程建設規劃以來,醫學本科生全科醫學教育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尚存在理論脫離實踐,全科醫學師資缺乏;實踐教學重視不夠,教學內容與社群衛生服務實際相脫節等問題。20xx年,我教研室開始採用“以病例為中心、問題為基礎、社群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TeachingMode,簡稱CPC教學模式)。其在社群實踐方面提出:採用角色扮演、參觀和實習等方法,使學生通過感覺-思維-知識的認識過程和感受-情感-意志的行為過程,將理論與實踐密切聯絡起來。在課後的問卷調查中,有59.3%和34.7%的醫學生非常贊同或贊同通過實習,加深對前期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有70.3%和28.0%的`醫學生非常贊同或贊同通過此次社群實習,理論和實踐聯絡地更緊密了。相對其他學科,全科醫學教育起步較晚,目前所報道的全科醫學社群實習的模式大多針對本科生畢業社群實習,而少有針對課間實習的報道。課間實習是學生消化理論課的重要輔助手段,是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之間的一架重要橋樑,是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全科醫學,建立正確的專業思想的第一個環節。其區別於醫學生最後一年的生產實習,旨在建立本科生對全科醫學的初步印象與興趣。課間實習效果的直接影響著醫學生對全科醫學的興趣發展與精力投入,影響著其進入生產實習的實習效果。謝慶文等研究發現,在當前絕大多數學生對全科醫師不瞭解,所以畢業後也不願意成為全科醫師,更不願意到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科醫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醫學本科生全科醫學教育的特定目標,結合採用CPC教學模式,我教研室制定了全科醫學的課間實習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學生對了解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容,及通過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體現全科醫生的工作方式和內容表示非常贊同和贊同。師資是實施CPC教學模式,提高課間實習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先前研究中也多次提到過師資不足等問題,由於社群首次承擔全科醫學本科生的課間實習工作,加上教研室課間實習帶教教師多為年輕教師,固存在缺乏教學經驗,不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缺點。因此,在課間實習前,由教研室組織對帶教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探討角色扮演劇本等工作,並對帶教教師安排預講。這對增強帶教教師的自信心,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本次調查中也發現了不足。由於此次課間實習屬於CPC教學模式改革的初始階段,介紹社群衛生服務現狀採用多媒體方式,角色扮演由帶教教師進行,學生仍處於相對被動的接受,所以僅有55.9%及58.5%的醫學生對通過實習提高了後續學習效果及激發學生興趣表示非常贊同。因此,今後課間實習應考慮提供給學生更多主動參與的機會,比如角色扮演可由學生擔當,劇本亦可由學生編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