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類手術及手術前後各營養指標的比較

才智咖 人氣:1.87W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型別手術及手術前後各營養指標的變化情況。方法 對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之間我院各科室進行手術治療的189例患者血生化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外傷手術患者的術前血清蛋白、球蛋白顯著較低。術前術後良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惡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白蛋白、血紅蛋白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外傷手術患者的球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針對各種型別手術尋找特異性的血營養指標作為診斷標誌物。術前術後的血紅蛋白和白蛋白可作為腫瘤切除術患者營養狀況的診斷指標,球蛋白可作為外傷手術患者的診斷指標。
【關鍵詞】術前 術後 白蛋白 白血球 球蛋白 血紅蛋白
        本文對我院189例手術患者手術前後營養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物件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共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之間我院各科室進行手術治療的2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入選標準為:肝腎功能正常,無明顯惡病質的患者。排除標準為術後出現嚴重合併症、內分泌代謝疾病的患者。在刪除基本資訊不全的患者資料後,共有189例患者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及血生化檢測結果。其中男92例,女97例,最小年齡4歲,最大年齡88歲,平均年齡(49.58±19.33)歲。良性腫瘤切除術95例,惡性腫瘤切除術39例,骨折手術47例,外傷手術8例。術後住院天數3-34天,平均住院天數(10.87±6.46)天。
不同型別手術患者的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年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4.372,P<0.05),惡性腫瘤手術組患者的年齡較大,骨折患者的年齡較小。
        1.2 指標和方法
        採用的營養指標有:體質指數(BMI)。抽取患者靜脈血,測定血清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白血球,總淋巴細胞計數,分別在入院時及手術後1d檢測。
        1.3 質量控制
        採用SPSS13.0統計軟體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配對設計t檢驗對術前術後的營養指標值進行比較,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不同種類手術的.營養指標值進行比較,採用SNK法檢驗進行兩兩比較。計數資料採用率表示,採用 檢驗對率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 資料統計
        1.4.1 術前不同種類手術的各營養指標比較
        不同型別手術患者的術前血清蛋白、球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外傷手術患者的術前血清蛋白、球蛋白顯著較低。不同組別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白血球、總淋巴細胞計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4.2 術後不同種類手術的各營養指標比較
        不同型別手術患者的術後血清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白血球、總淋巴細胞計數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1.4.3 術前術後各營養指標的比較
        良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術前術後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惡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術前術後白蛋白、血紅蛋白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球蛋白外,外傷手術患者的術前術後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白血球、總淋巴細胞計數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型別手術前後各營養指標比較
                2 討論
        手術對機體有一定創傷,手術後可使血營養指標發生變化。因此對術前術後各種手術的營養指標進行檢測,尋找差異性的檢測結果,可為手術創傷的檢測作為依據。由於腫瘤本身對人體有損耗,影響人體正常生理代謝,因此腫瘤患者在入院進行手術前,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1]。有研究發現,惡性腫瘤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白蛋白顯著低於正常對照組的水平,並且患者病情越重,血紅蛋白和白蛋白越低[2]。手術後由於機體受到進一步創傷損害,消耗量加劇。本研究惡性腫瘤切除術患者和良性腫瘤患者術後的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均顯著下降,與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類似[3]。這說明血紅蛋白和白蛋白可能是腫瘤手術患者營養狀況惡化的診斷指標,尤其對於術前血紅蛋白和白蛋白較低的患者,更應密切觀察其術後的營養狀況,給予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較多的食物,補充營養,病情較重者可予以鼻飼管滴注營養液,以避免出現營養不良。
        外傷手術患者術前由於失血過多,血紅蛋白會明顯降低,並且由於創傷後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血清球蛋白遠低於其它各組。雖然在手術中進行輸血,但血紅蛋白和失血狀況在短時間內較難恢復正常水平,故術前術後血紅蛋白差異不明顯。外傷手術患者在術後球蛋白可得到顯著提升(P<0.05),說明通過手術治療和恰當的免疫調節藥物治療,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可得以恢復,因此球蛋白可作為判斷患者術後免疫功能恢復好壞和治療效果的診斷指標。總之,不同型別手術由於發病原因、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大有不同,因此從血生化的角度探尋一種營養指標作為手術前後的診斷標誌物不可行。應針對各種型別手術尋找特異性的血營養指標作為診斷標誌物。術前術後的血紅蛋白和白蛋白可作為腫瘤切除術患者營養狀況的診斷指標,球蛋白可作為外傷手術患者的診斷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