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在素質教育目標達成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5W

摘要: 體育素質教育的目標達成與現實體育教學之間的隔離還較大。學生體育素質是由基本素質、發展素質和創新素質3個層次構成的。體育課程目標達成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從“課程本位”向“以人為本”的轉變,實施“課程目標統領課程要素”的改革策略,構建以“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整體健康觀為目標的新課程體系。

高校體育在素質教育目標達成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關鍵詞:高校體育;素質教育;體育素質系統

在體育教育目標研究中存在著各種觀點,它們既有合理性,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們往往以靜態的觀點,對體育素質教育的利弊得失進行探討,缺乏對體育素質教育的目標內涵和素質教育本身的層次性、動態性和演化規律的研究。因此造成了對體育素質教育結構的不清楚,體育教育的整體功能差,難以形成合力的困境。為此,筆者在總結近年來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分析體育素質教育的目標內涵,用系統的觀點,從“課程”整體的角度討論當前構建高校體育與健康新課程體系需要重視的問題和對策,以便為體育素質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體育素質教育的內涵。

教育學意義上的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質結構,又可稱為素養。[1]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提高受教育者身心基本質量的教育。它的意義在於:充分挖掘每個人的潛能(全體性);全面發展人的素質(全面性);主張合理的個性發展(主體性);保證人最基本的身心質量(基礎性)。沙蓮香教授認為,國民素質結構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石。在她看來,國民素質可分為基本素質和深層素質,基本素質由身體素質與智力素質構成,深層素質可進一步劃分為人格素質、道德素質及角色素質等。依照素質教育的實質與社會對國民素質的要求,我們認為,在體育學科中素質可解讀為:身體素質+深層素質的可能領域= 體育素質。

在“健康第一”理念日益成為當今學校體育教學主導思想的今天,“體育素質”這一提法也顯然超越了身體素質的範疇,而形成了一個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認知素質等在內的層次分明的整體。對這一整體的規範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體育素質教育所關注的內容,決非僅僅是身體素質,而應是最大限度地擴充套件張力,利用體育學科特有的優勢,儘可能地發展學生各項素質。體育素質與教育素質勢必有內容上的交叉與融合。

其次,體育教學所規定和培養的學生體育素質,是與整個社會需求密切聯絡的一系列品格的總和。對學生體育素質的探討,必須考慮到社會因素。脫離了這一前提,就難免素質教育的盲目性。而社會處於永動不息的發展之中,也就決定了學生體育素質不斷髮展、持續變化的動態演化特性。

另外,學生的體育素質系統具有層次分明的結構。從系統內部來看,學生體育素質系統的發展就是要實現層次間的不斷躍進。體育素質教育的任務,就應該在於如何提供適當的外部控制參量,以使這一躍進過程順利實現。

體育素質除了能涵蓋身體素質(體能),同時還相容了技能以及健身、強身與養生的志趣和能力。將體育素質作為素質教育思想在體育課程中的教學目標,是近年來體育理論上的一種創新。這種理論創新進一步拓寬了人們的視野,理順了體育教學的一些特殊規律:一是體育課程內容的主體是運動動作,學生學習的是身體練習,發展的是體能和技能;二是體育教學的社會學特點是學生不會成為“孤獨的個體”,即體育課堂具有“社會場力”[2],可以發展學生的角色素質;三是體育教學組織中的“競賽性事件”,能讓學生在競爭與合作中,體驗理想的道德生活——分享與共承,完成人格與道德品性的提升。[3]

二、體育素質系統的層次結構。

學生體育素質的層次結構,是由基本素質、發展素質和創新素質三個層次構成的。第一層次的基本素質包括學生強健的體質、良好的意志品質等;第二層次的發展素質包括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第三層次的創新素質則以知識結構、運動智慧和一般智慧為其組成要素。低層次素質躍遷到高一層次素質後,原有層次並非消亡或停滯不前,而是在已形成的更高層次的協同和支配下,繼續其量變過程,為系統向新一輪更高發展層次的躍進積蓄力量。因此,高、低層次之間是一個互為前提、共同發展的辯證關係。

1、基本素質。

學生體育素質的基本性,是學校體育所培養的學生必須具備的最為基本的素質,也是社會需求對體育教學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它包括學生強健的體質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兩個方面。強健的體質既是特指運動訓練學意義上的身體素質發展,也泛指解剖、生理學意義上的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耐受能力及身體抗疾病能力等各種身體素質[4],它是學生學習、生活及適應社會的基礎和前提,特別是在當今高度資訊化的社會中,面對紛繁複雜的各種資訊,學生必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維,沒有強健的體質是不行的。而體育這一以“體”為中心的學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正是發展學生的體質,因此將強健的體質列為體育基本素質的範疇是合理必要的。將良好的意志品質歸為體育基本素質的層次,是因為良好的意志品質往往是學生良好素質形成的支柱和動力保證,它能有效地協同其他素質,形成合力,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運動和鍛鍊,為素質系統的演化保駕護航。強健體質的形成依賴於體育教學中的基本身體訓練,而優良的意志品質則依賴於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的培養。

2、發展素質。

發展素質是指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它們是在基本素質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又是創新素質的基礎。擁有強健的體質並不等於同時擁有了運動能力。運動能力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正確地進行身體練習,促使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運動,從而不斷促進體質的發展;另一方面則使學生較為準確地認識和理解體育運動本身,不斷建構其身體技能體系,促使其體育知識結構和運動智慧的不斷完善。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對待自然和社會的態度以及在解決問題時起動力支配和情緒調控作用的個性心理,它包括興趣、意志、需要和情感等[5]。非智力因素建立在思想品質基礎之上,發展於身體練習過程之中。而它一旦形成之後,又會充實、豐富思想品德的進一步發展,規範、引導著身體練習的過程。同時,非智力因素對知識結構的形成、智慧的發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制約。因此這一層次素質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也是我們將其命名為發展性素質的根本原因。

3、創新素質。

素質教育本質上應該是創新教育。學生只有從基本素質出發,發展到具備了創新素質,能夠自主地進行創造性工作,素質教育的目標才算真正落實。對體育素質教育而言,就是要使學生具備合理的體育知識結構、運動智慧和一般智慧。知識結構是學生從事創造性工作的基礎,它不等同於知識或知識的堆砌,而應是依據知識的內在聯絡所組織起來的縱橫交錯的知識聯合體。它的形成是學生在運動實踐和非智力因素協同作用下,主體自我構建的結果。智慧是智力和能力的結合,是保證學生(主體)有目的的適應、選擇和改造客觀環境中心理活動的總稱。[6]在體育素質教育的視野中,學生的智慧又可分為一般智慧和運動智慧兩個方面。前者是學生通過體育教學發展起來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和記憶力等智慧,主要在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中實現。後者則是指與身體運動相關的運動適應能力、運動感知力、運動記憶力和運動思維能力等幾個方面,它是體育創新素質的核心和方向。

三、體育課程目標達成的途徑探索。

近年來,不少專家從不同角度對如何根據《綱要》精神進行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討,研究涉及新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及學習評價等,成果令人矚目。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構建有利於體育素質教育目標達成,符合《綱要》精神及學校自身特點的體育新課程體系已成為高校體育界同仁的新目標。為此,筆者運用系統的觀點,從“課程”整體的角度研究當前構建高校體育新課程體系必須重視的問題和課程目標達成的有效途徑。

1、實現從“課程本位”向“以人為本”的轉變。

長期以來,由於“以教師為中心”、“以課程為中心”等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高校體育課程設計的主體精神所展現的是設計者的思想,沒有面向學習者,使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評價等課程要素均程度不同地體現出“重物輕人”的特徵:在課程內容安排上,重科學、輕人文,只考慮體育運動專案本身內容的完整性,且規定過死,選擇性差,內容的綜合性差,影響了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方面整體培養“完整的人”[7];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統一要求或限定選修的課程多,任意選修和區別對待的課程少;在教學方法上,沿襲了一條單向傳習式的“師傳—生受”模式,特點是“教師主動與主導,學生被動與接受”;在教學評價上,見物不見人,就體育論體育,以一把尺子衡量全體學生。[8]實踐證明,這種知識型、接受型的課堂環境,容易忽視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忽略學生對科學知識的人文體驗和感受,難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潛力。[3]當代教育學認為:“不斷提升人的地位,是教育發展的基本走向。它反映在四個方面:教育即發現人的價值,教育即發掘人的潛能,教育即發揮人的力量,教育即發展人的個性”。[9]370這一觀點的內涵與當代人文主義課程的特徵相一致,即:“以追求人的和諧發展為目標,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嚴、人的潛能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實現和發展”。[9]134這應成為我們當前確立“體育課程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教育理念。

2、實施“課程目標統領課程要素”的改革策略。

“課程目標統領課程要素改革策略”是指構成課程體系的各子系統均以實現課程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在依據課程目標進行各區域性改革後,通過理論整合和實踐運用,最終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

(1)實施“課程目標統領課程要素改革策略”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課程目標統領課程要素是課程改革必須遵循的規律,因為課程目標既是課程教學理論的直接體現,又是課程編制的起點和歸宿。依據並強化課程目標在課程體系改革中的'作用,真正做到課程體系各要素均服從、服務於課程目標,這是課程改革實踐應始終堅持的基本立場。

其二,《綱要》頒佈實施兩年多來,儘管已有不少課程改革的研究成果,但對課程體系區域性研究的多,且視角不同。

(2)實施“課程目標統領課程要素”的改革思路是:

首先要辨析高校體育課程目標領域及各領域課程目標的內涵;其次要構建、採用與課程目標內涵相對應的課程內容體系,並設計、運用符合課程目標內涵要求的課程教學方法;最後要建立、實施體現課程目標所達成的學習評價機制,全面促進課程目標的達成。總之,要推行高校體育新課程體系的整體改革,應有一個整體的視角,這就是以《綱要》對新課程規定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運動技能、運動參與等五個領域目標為起點,審視和改革原有課程體系,再結合校情、生情等學校特點,以實現五個領域的課程目標為主線,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

3、構建以“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整體健康觀為目標的新課程體系

(1)課程目標應注重完整性、人文性,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程是為了培養人和教育人而產生、而發展的。體育課程本身蘊涵著豐富的精神思想和人文因素,且教育效應是多層面、多方位的。它對學生形成樂於奉獻的人生價值觀,樂觀主義的人生態度,良好的交際觀、友誼觀、成才觀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增強體能,而且應把培養具有健康、豐富、和諧個性的人,作為教學的首要追求,充分體現人的價值,使學生更加自由、全面的發展。全面發展也包括學生內在的心智發展,及創造精神與能力的養成。強調體育教學對學生個性的陶冶,體現出包括體育知能觀、體育價值觀、體育意志品質等在內的精神培養,使人的生物水平、知識水平和心理水平協調發展。

(2)課程內容應體現綜合化、生活化、現代化。

學校體育課程的功能是多樣的,多種功能之間有時是不夠協調的,甚至是矛盾和衝突的。學生對體育的需要本身也具有多樣性與矛盾性。這就要求人們對體育課程價值和內容加以整合,構建具有綜合化、生活化、現代化的教材內容,優化課程結構。審視以往學校體育的教材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過於封閉、單一,忽視了對學生獨特個性和多樣性的尊重和提倡。因此,人文體育教育內容體系是建立以人為本,注重健身,發展學生個性,培養體育能力,形成鍛鍊習慣為中心的新內容體系。它在不輕視體育生物功能的同時,重視體育對人的社會化作用和文化傳遞功能。它突出健康目標,強調體育不僅是鍛鍊身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適應環境、學會生存,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3)教學方式應是師生間的平等、互動、民主、和諧。

注重師生平等、互動、民主、和諧,表明了學校體育從忽視學生髮展向關注人的發展的轉變。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應當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直線式的被動接受,而是一個主動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即師生之間只有價值的平等,而沒有高低、強弱和尊卑之分。教師的責任是建構一種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學習氛圍及背景;學生的學習完全是探究性的、建構性的,而不是完成規定的任務。在教學中師生始終處於一種相互協商、相互理解、民主的教育氛圍,這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都是作為主體而進入教育過程。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都能得到進步並通過學習過程學會學習。

(4)建立新的學習評價機制。

為激勵學生髮展,在評價觀念上,應強化激勵、發展功能;在評價內容上,由單一的“生物”領域擴充套件到“生物、心理、社會”等多領域;在評價標準上,由定量性、絕對性評價變為定量、定性相結合,絕對性和相對性相結合;在評價方法上,由教師評價變為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有效的課程學習評價,必將激勵和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沙蓮香。論中國人的素質構成與社會發展[J]。教學與研究。2000(7):20—24。

[2]潘德冰。社會場論導論[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227—228。

[3]王章明,李建設。分享與共承:體育課理想的道德生活[J]。體育與科學,1998(1):33—35。

[4]張子沙,等。對我國高校體育素質教育內容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1(1):16—21。

[5]朱德全,等。試論素質教育的主體性與協同性[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3):51—55。

[6]斯騰伯格 R。 J。 超越IQ——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17。

[7]王林。高校體育教學與學生主體發展的幾個問題[J]。江蘇高教,2003(5):62—64。

[8]朱飛。以研究性教學促進科學與人文的融合[J]。江蘇高教,2003(5):60—61。

[9]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