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家長如何教育孩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7W

內容摘要: 桑植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桑植的家長教育很滯後,“望子成龍”是每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如願以償。作為家長應如何教育孩子呢?

淺談家長如何教育孩子論文

關鍵詞: 家長教育;關愛;尊重;養成教育

桑植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桑植的家長教育很滯後,“望子成龍”是每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如願以償。孩子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天賦,又有後天教育的問題。天賦是難以改變的,而後天的教育則大有可為,並可以彌補先天不足。使你的孩子日趨完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除了接受學校的教育外,父母的影響則是最持久、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為家長應如何教育孩子呢?涼水口中學課題組經過長達兩年的開題論證,提出以下建議:

一、愛孩子

天下父母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認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讓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揚名,因而採取一些條條框框約束孩子,不許這樣,不許那樣,並且還冠冕堂皇地說這麼做都是為孩子。作為孩子,他的智力和認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體諒父母的這種苦心並付諸行動未免要求過高。在孩子們的眼中,愛不是訓斥,不是因學習成績不好或是做錯了事導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個親切的擁抱,和風細雨的交談,循循善誘的開導,一個淡淡的微笑和一點小小的安慰。這樣可以增進你與孩子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對你敬而遠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懼怕你;而變得喜歡你,也不會出現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我認為家長給予孩子的不單單是修改作業等一些小事,而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愛與引導,同時更是一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正所謂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生。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把孩子的壞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當發現孩子有一點錯誤的矛頭時,就應及時制止,這樣做才是對孩子負責任。

另外,愛孩子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在錯誤中成長。有些家長在早上一醒來就開始嘮叨,快點起床,不然要遲到;認真刷牙,不然要長蟲牙;一定要吃雞蛋,喝牛奶,不然營養不良。孩子放學一回來,又開始嘮叨:這手、衣服怎麼這麼髒,快點洗手,快去做作業;快點吃;快點睡覺。無數個快點,無數個不對,無數個指責,成堆的禁止出錯的語言讓孩子喘不過氣來。於是,有的孩子開始緊張怕出錯,有的則產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讓我做的,我偏要做。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管不住了,對於這種情況,你不妨試試換一種方法與他交談,比如說:今天起床比昨天快了一分鐘,這是你今天表現最好的地方,媽媽獎勵你一杯牛奶。我想,這樣的話語孩子比較願意接受。再如,看到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很少的作業也要很長時間完成,你可以說:今天你已經能夠主動地寫作業了,有進步,既然有進步,那麼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點作業還難嗎?小孩子都喜歡錶揚,儘管有一些話語對於我們來說是謊言,但我們出於良好的目的,也是無可厚非的。

二、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活動圈子,隨之產生自己的喜怒哀樂,他需要有自己的`傾訴物件。父母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呆在一起。不要看電視,不要讀報紙,也不要聽音樂,專心致志地與孩子互相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解除他們的疑慮,適時的加以引導。對於工作繁忙的父母來說可能有一些困難,但是應儘量做到,哪怕睡前拿出幾分鐘的時間也可以。如問問孩子在校一天的學習情況;一天你都做了什麼?有哪些進步?短短的幾句,足以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關心,從而增進大人與孩子的溝通,另外,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買衣服、買玩具,但極少會給孩子訂閱報刊雜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會終生受益,孩子不停地閱讀,就永遠不停地學習。很多家長喜歡扮演老師的角色,經常教孩子學習課本的東西。我認為倒不如花點時間和孩子進行有益的閱讀。或許有的家長會說:“我們也給孩子買了很多書,可是孩子不看怎麼辦?”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只能是潛移默化的,一個日夜打麻將的家長,他不停地叫孩子學習、學習,孩子能學習嗎?父母都在看書、看報,孩子也會跟著看書的,和孩子一起看書,和孩子交流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哪些人物該學習,哪些人物讓人討厭,孩子們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如果能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並能得到家長的認可,那麼他漸漸地就會喜歡閱讀了,玩具很快就會玩膩,而給孩子一輩子都有用的知識,是很多父母缺乏的意識,買一張地圖,有條件的買一個地球儀放在家裡,每當新聞報道到哪個地方就和孩子把那個地方找出來,新聞報道中有喜有悲,地域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讓孩子知道伊拉克戰火紛飛下的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也讓孩子知道日本、美國的富裕,他們應該懂的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識,若自己沒有知識,也是落後的,讓孩子明白應該勤奮學習知識。

做父母的總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長輩、兄弟姐妹,這是無可挑剔的,但是父母是否想過,也要尊重孩子呢?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容不得半點沾汙。輕則呵斥,重則打罵極易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導致自卑的心理,那些迷信於棍棒的父母要好好地反省一下,其實尊重孩子要從家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這對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越是經常捱打的孩子越是犯錯誤,因為在他們的心理已經有種潛意識的反抗力量了,而這種力量可不是你的棍棒能改變得了的。所以要想改變孩子,必須從心裡入手。在家裡不要發號施令,而是採取談心,提建議的方式解決問題,建立家庭民主生活會制度,每到週六、週日白天一起收拾房間,洗衣服,做一週的功課複習。晚上,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把他們一週來遇到的事情以及孩子在本週的進步與退步等情況做次交流,誰的問題誰負責,誰做得不對,要在下週改正。

三、培養獨立自主的意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碰到的坎坷會很多,也許他們會摔倒在地碰破了皮,也許會因為夥伴的之間誤會而傷心哭泣,也許會因為某個願望未實現而灰心失望。父母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關注這些事情,即使能夠關注,也會因為過度的關注而使他們產生心理上的依賴。因此,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在廣闊的天空裡學會磨練自己的翅膀,展翅翱翔。我們經常會看到低年級的學生家長不但每天接送孩子,而且替他們背書包,一直把孩子送到座位上,甚至就連一個椅墊也要親自為孩子放好。試想這樣的孩子什麼時候才能離開你的照顧,你又會照顧他幾時呢?社會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在上中學的時候,媽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為了讓孩子一心一意地學習,母親就連洗襪子的小事也不讓孩子做。後來,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母親又隨之在高中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同樣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依然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也只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最後,孩子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了大學,母親這下總算可以歇歇了。沒想到,開學不到兩個月,孩子就因為自理能力太差而被迫退學。多麼慘痛的教訓,多麼讓人悲哀。一個原本美好的心願就這樣被母親的極度溺愛給毀掉了。其實大家應該看到,離開了你的懷抱,孩子們也是什麼事都能做得到的,就像在家裡平時不會掃地的孩子在學校為了顯示他的才能,也漸漸地學會了。平時很淘氣的孩子也會安靜地坐下來上課了,其實就是因為家長給了孩子太多太多的保護,才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總也離不開你的保護傘。什麼東西都要學習才會的,不給孩子機會鍛鍊他怎麼能會?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是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怕交給孩子任務後弄得滿身是傷。另外還覺得孩子做不好,笨手笨腳的,讓孩子做點事情自己還得在後面跟著收拾,甚至認為孩子一心讀好書就夠了,但是我們會老的,孩子將來也會有家庭,他離開了你,能獨立生活嗎?現在就應該給孩子一個廣闊的空間,即使他們一次做不好,兩次做不會,但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他漸漸地學會了很多事情,給了你很大的意外。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沒寫好,不是紙和筆的錯,而是寫書人的錯。同樣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責無旁貸,一位知名教育家說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政者手裡,不如說掌握在父母手裡”。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讓我們家長與老師、與學校共同合作,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