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本科建築理論教育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2.27W

論文摘要:在建築學專業本科教育的課程設定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缺乏建築理論課程的現象,然而,建築理論對於建築創作實踐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為了引起對於建築理論教育的足夠重視,並改善現有的理論課程設定模式,分析了建築理論教育的迫切性,提出了加強建築理論教育的策略,並總結了建築理論教育中應遵循的原則。

加強本科建築理論教育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建築教育;建築理論;原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築創作雖然取得了一些大家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在建築理論的歸納、整合以及創新方面還是相對匱乏。繁榮的建築創作實踐與冷寂的建築理論研究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國門的開啟,國外的各種建築理論蜂擁而來,近30年引進了西方現代建築理論,並在國際建築重構的過程中引入了各種各樣的先鋒理論。然而,對這些外來理論大都停留於膚淺的認識,國內建築理論的發展也是進展緩慢,難以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同樣,在建築學專業本科教育的課程設定中,也普遍存在建築理論課程不被重視的情形。沒有人能否認建築理論對於建築實踐的重要指導意義,建築教育中建築理論教育何去何從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儘管研究生的課程中滲透了理論教育,但大多數學生都是在本科畢業後就步人工作崗位,因此,有必要讓學生在專業教育的本科階段就對國內外建築理論有一個相對系統的知識儲備。

一、建築理論教育現狀

從國內大多數院校所沿用的建築學專川本科課程設定體系看,基本上可劃分為三大部分:基本知識體系、理論修養體系、創優能力培養體系。不可否認,這種課程體系是經過多年來教學實踐提煉出來的,從總體看也基本滿足了實際需要。但是,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或是受某些特定因素的影響,這一體系的三個組成部分並未得到平衡發展,尤其是理論修養體系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建築學專業的教學水平。問接地影響到學生畢業後的設計工作質量。剛剛從中學步人大學校門的學生往往對自己所選擇的專業瞭解甚少,在第一年的時間裡。主要是接受繪圖技巧等基本功的訓練。到了高年級雖然有設計原理及建築歷史方面的課程。但仍然缺乏較為系統的建築理論,特別是缺乏國內外當代建築理論方面的教育。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專業熱情。

對於建築設計這門主幹課程,多數院校還沿用著學生每年做幾個設計題目、教師為每個學生逐一改圖示範的授課方式,教學環節幾乎是在師生之間每堂課十幾分鍾甚至幾分鐘的說與畫的交流中完成;同時,年輕的學子往往追求先鋒理論,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只能照貓畫虎,求其形而不問其所以然。這樣一來,設計課教師灌輸給學生的理論知識是零散的,學生平常所學的理論也難以有效地貫徹到設計中去。

對於學生本身來說,存在盲目追求實用性的現象,希望自己所有學習到的東西都具有最簡潔、最直接的.指導意義,恨不得拿來即刻就能出方案、出成果,而往往忽視了建築理論所具有的長遠的引導方向的作用以及對於一名合格建築師的職業道德、責任感的培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二、加強建築理論教育的迫切性

1.設計市場亟需建築理論
  改革開放給中國建築師提供了實現理想的機遇和場所,中國的建築業已步人發展的黃金時代。然而,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建築領域存在著十分嚴重的功利現象:盲目順應商業需求、追求易操作性、屈從長官意志等等,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符合國情、基於建築本體的建築理論的引導。同時國內外成功建築師的經歷也表明,沒有理論思想的指導就不可能產生好的作品,因此作為教師,希望今天的學生、明天的建築師都有理論武裝的頭腦,有自己的見地和理念;要在本科階段加強建築理論教育,加強理論素養,只有這樣,在設計實踐的過程中才能有理有據、不隨波逐流,才有可能產生具有創造性、健康向上的理論和在自己理論指導下的優秀作品。
  2.責任感培養亟需建築理論
  改革開放以來,國外各種先鋒理論如雨後春筍般地湧來。作為先鋒理論在中國的物化,“架子風”、“中庭風”、“幕牆風”、“歐陸風”、“拼貼風”、“廣場風”等等莫名其妙地出現在中國大地上。這就是不研究建築理論產生的社會與文化背景而片面追求其表面形式產生的後果。在建築設計教學中,也相應地出現了“學生照搬大師的作品看你老師如何批改”的現象,從而也就失去了作為一名合格建築師所應具有的社會責任感。毫無疑問,這些現象與基礎建築教育中缺乏理論教育、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環節是息息相關的。建築設計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表現對人的最大關懷、引領有意義而又健康的生活模式、對社會有高度的責任感、正確認識人、認識社會。只有具備這種責任感,才能使建築發展的方向不至偏離建築本體的軌跡。因此,加強建築理論教育,才能有效地改變學生設計作業中盲目抄襲新奇形式的現象,才能為他們形成正確的建築觀以及建築師的社會責任感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建築理論教育的策略

1.建築理論課程設定的階段化
  建築理論的課程設定宜分階段逐漸加深,在五年的學習過程中由淺人深、循序漸進地開設建築理論的相關課程。我們的想法是:一年級以建築概論、建築欣賞為主,增強學生對於各種型別建築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習興趣;二年級可以開設有關建築基本原理、建築史學等課程,引導學生從建築本體和歷史背景的角度理解建築,並逐漸用於建築設計;三年級向學生介紹與建築本體直接相關的跨學科理論,讓學生從更廣闊的層面體會建築問題;四、五年級則開設側重於“廣義建築學”和建築評論等方面的課程,並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對各種建築例項進行評價,其目的是使學生學會思考,進而培養個人建築理念,促使科學的價值取向形成。總之。本科建築理論教育應該分階段深入擴充套件,啟發和引導學生從瞭解建築知識到思考建築理論本質。

2.理論教育與課程設計的融合
  在建築設計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增加理論性總結的環節,即在蒐集資料和構思立意階段,注重相關理論知識的蒐集整理;在設計發展過程中,注意跟蹤學術動態;在設計圖紙完成的同時,必須附上該設計的研究報告。這些環節都有助於學生在設計實踐過程中。積累理論知識、提煉理論思想、形成理論體系,進而產生個性化、具有創新精神和理論深度的建築設計作品,以便更好地實現建築理論與設計實踐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