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發展新形勢與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

才智咖 人氣:2.61W

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對新階段的發展,“展望下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這一巨集偉目標,必須充分認識發展農業的重要性、艱鉅性,始終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保證農業在提高整體素質和效益的基礎上持續、穩定地發展。

我國農業發展新形勢與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

一、對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分析

今後5~10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承先啟後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我國的經濟結構能否順利調整,國民經濟能否發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業基礎是否穩固。只有加強農業基礎,確保農產品供給,才能順利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只有加強農業基礎,依靠科技進步,開拓農村市場,才能支撐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只有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使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穩定,才能保持整個社會的長期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突出特點

(1)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日益增強;(2)農業和農村經濟與國民經濟的互相推動、共同發展的關係越來越緊密;(3)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由過去主要是資源約束變為資源需求和環境約束;(4)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專業化程度提高,一體化經營步伐加快,混合經濟趨勢顯現;(5)科技進步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6)金融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增強;(7)農業發展已由單純追求產量,向產量和質量、效益並重,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創匯率的產業和產品的新階段轉變;(8)農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依靠農產品產量的增加和價格的提高,向根據市場調整結構和發展多種經營轉變。

(二)21世紀國中國農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1.指導思想

中國是地少人多的大國,必須堅持獨立自主,堅定不移地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必須堅持有中國特色的食物與營養結構;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現小康(部分富裕)生活為中心;堅持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農業;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加快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重視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堅持競爭意識,加強現代管理,面向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逐步把農業和農民推向市場競爭的軌道。

2.戰略目標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指出,“今後五到十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完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就農業而言,到2030年左右,我國農業整體上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並加快產業化程序,以當代科技、先進裝備與高素質農民合成的現代農業生產力為主力,以農產品市場體系、支農工業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國家對農業的支援和保護體系為支撐的,能夠適應人口峰值期全國人口小康生活(部分中等富裕)需求的,能夠應對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激烈競爭局面的`,向著可持續發展和現代化方向大步邁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

(三)21世紀國中國農業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總體來看,進入新世紀後,我國農業將面臨如下機遇: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國農業發展創造了日益寬鬆的環境,農業即將進入與工業平等發展的新階段;農產品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給農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加入WTO後,將有利於我國農業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引進國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有利於利用國內外的生產要素,提高農業現代化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於加速改造國內的傳統農業,實現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的經濟效益;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將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與此同時,也應看到,世紀之交中國農業面臨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主要表現在: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日趨複雜,經濟全球化程序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後,我國農業將面臨國外優質、廉價農產品的衝擊,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將會受到一定影響;耕地和水資源日趨緊缺,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農業生態環境壓力加大;農業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地區差距越來越大;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邊際效益下降,農民增收壓力加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繼續增加,就業壓力加大,對採用新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產生不利影響。

(四)當前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與對策

從“九五”情況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是實現了主要農產品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轉變。農產品供求關係的重大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期間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成就,也是農業進入新階段的主要標誌;二是農村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非農產業佔農村經濟的比重不斷提高;三是農業執行機制和經營方式創新取得積極進展。農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入,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初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市場經濟體制;四是農民基本解決了溫飽,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進入“十五”後,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以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確保國家糧食和食物安全為前提,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而農民增收和糧食與食物安全則是“十五”期間兩件關係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域性的大事。

二、面向21世紀,調整我國農村與農業產業結構

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三中全會、五中全會提出,今後5~10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這次結構調整的重大意義,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整個國民經濟調整和世界範圍的農業科技革命,把結構調整作為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主要變化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見表1~表7)。

表1改革開放以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結構變化%

年份    1978    1985    1997

農業    80.0    69.2    56.0

林業    3.4    5.2    3.4

牧業   15.0   22.1    31.5

漁業    1.6    3.5    9.1

表2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產業結構變化及其與全國產業結構的比較 %

產業結構      農村        全國

1978  1985  1997  1978  2000

第一產業  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