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的美學價值

才智咖 人氣:7.48K
王維詩的美學價值

羅丹曾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①我國盛唐的山水詩人王維就是這樣一位善於發現美、創造美的大師。由於詩人前後期世界觀的差異和生活環境的不同,給詩作帶來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也都大不一樣。但縱觀王維一生的創作不難發現,有一個統攝他詩歌創作的不變精神,這精神正是"美"這一靈魂。美在他所反映的客觀世界本身;美在他詩中的社會內容上;美也在他詩中獨特的情緒色彩和趨靜求閒的優美韻律裡。
  一
  就審美主體而言,審美標準具有主觀性和相對性。詩人王維是審美主體的個體意識者,其審美標準的客觀性和絕對性之所以能獲得很大程度上的確立,我認為,除了滋生他美學思想的詩作在中國文化史的長期積澱中紮下了根,得到人們的公認外,詩人選擇的表現物件,即他的審美客體自身的美學因素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社會鬥爭的生活是美的,但它的鬥爭美會因審美者的階級性不同而不同。一種習慣或民風在其生長的民族裡被看作是美的,但在另一個民族看來也可能是不美的。歷史上曾經被認為是美的一些社會現象,在今天看來可能是非常醜陋的(如中國古代婦女的小腳)。所有這些都說明,社會生活的美具有審美標準上的極大差異性,也有社會美自身存在的歷史性、可變性。為了把握審美主體的差異性和認識審美客體的可變性,不同歷史條件下的不同審美者都在勞動中自覺或不自覺地發現美、創造美;自覺或不自覺地摒棄在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醜,從而使美的偶然性和相對性不斷導向其必然性和絕對性。王維對他所反映的社會美要進行美的提煉,美學家對王詩這一藝術美中的美學思想也要進行美的提煉,這都是出於同一個道理:尋找必然的,絕對的美。
  "笳悲馬嘶亂,爭渡金河水。"(《從軍行》)這是鬥爭生活的美;"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失題》)這是閨人在憂怨的思情苦痛中表現出的守潔負重之美。在這裡,投入戰爭和為戰爭拋灑痛苦的相思熱淚無疑都成了社會生活美的內容。但由於人類的最終願望是反戰的,是不願離別相思的,所以,戰爭的美從人的本質意義上說往往又因其功利性而無美可言。當然,如果我們用直觀人類文明進步過程的眼光來看待過去具體時代的具體戰爭,直觀人類鬥爭史上的痛苦歷程,這時,居於這一認識意義上的特殊社會現象--戰爭,不又是一種美了嗎?因此,人只有勇敢地走向社會,認識社會,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來豐富自己,這樣才能充分認識社會美的本質所在。"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酬張少府》)和"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酌酒與裴迪》)的態度都是不利於對社會美的認識的。當然,這種消極避世的思想只是王維世界觀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為他也有許多正面反映社會生活的優秀之作。描寫邊塞戰爭的《隴西行》與《從軍行》就是例子。前者氣勢豪邁,噴噴薄薄,用急雪襯急情,一實一虛,很有氣勢,運動感強。而後者則有聲有色,大刀闊斧,不僅有戰鬥中鏗鏘的悅耳聲,而且也有邊陲一幅幅神祕多變的形象圖。這些詩主題明確,洋溢著作者積極向上的精神。至於他早年的一些抒懷之作又另是一番風貌,展示給我們的往往是人的情感素質,比起邊塞遊俠類來感情細膩,主題思想含蓄淺近。如《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就是。這類作品給人以清新之感,在社會生活中一些司空見慣的事件中抒發人們普遍存在的思想感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給我們展示的是社會生活中遇節思親的人情美,借事抒情,表達了遠在異地的親人之間情理兩分的一絲痛苦。至於《相思》則是睹物生情,借物之特徵抒寫人情之內涵,用有限的語言表達了無限的情懷,成為千古流傳的佳作。
  這兩類作品之所以給人以美感,不僅因為詩人擁有嫻熟的技巧,而且還由於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社會本質讓詩人抓住了。這一本質就是林興宅同志所說的"人類前史時代世界的荒謬性",即在道德力量的控制下"人的感性與理性的分裂。"②人類要消除世界的荒謬性就要讓自己做出重大的犧牲,就要有具體的戰爭,就要有離別相思,就要有具體的奉獻。人為自己自覺與自由的內本質的最終解放所作的犧牲都是美的,都是真與善的統一結果。
  在現實美中,自然美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領域,王維的許多山水田園詩正反映了這種自然美。這和他反映社會生活的詩作同樣重要,甚至有更高的美學價值。相對於社會美來說,自然美很少有人類社會可變的時代性、民族性等內容。不管人們對大自然採取象徵還是擬人的手法,並以此求其社會內容因素的美,其結果都不能與自然美自身運動規律的.變易性和多面性③相媲美。時代變了,但人們對多姿多彩的大好河山之愛卻不變。歷史變了,但人們對自然界豐富無窮的美的熱愛之情卻沒變。興盛的民族要讚美它,衰亡的民族惋惜它,入世者歌頌它,出世者依戀它。在人類發展史上,人們對大自然總是採取肯定性取向。如果我們把王維詩自身的藝術特點撇開不談,單以王詩作為認識自然美的視窗,這就不難發現:自然界本身就是美的。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輞川別業》)這是自然界清爽之美,春季色彩之美。"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木蘭柴》)是自然界萬物和諧之美,運動之美。"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中》)是深秋山林的寧靜美,氣節變化之美。自然美無限的變易性和多面性在詩人的筆下得到了生動的反映。詩人甚至在送別詩中也用景句來擬定詩的色彩基調,使我們在他非山水類的作品中也能感到大自然的美。如用"沙平連白雪,蓬捲入黃雲。"(《送張判官赴河西》)的惡劣氣候抒寫送別時喜悅之情,起句就給詩定下一個明快的調子。這些詩句使人感到,人類的感情最終都要被推到大自然這一背景上去。大自然陰晴無常,風雲莫測,不管是山川日月,還是天地海風,我們人類都無法對它施以豐富的社會因素,但它卻能給我們提供最美的無限性。這種無限性就是其形式的多彩多姿和難以盡言的變易性。"在藝術美中,要求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在社會美中,內容就比形式更佔分量;而在自然美中,則偏重於形式。"④因此,自然美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具有獨立的形式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