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理論旨趣的比較與對話

才智咖 人氣:2.49W
  

【摘要】哲學進入現代,實現了從實體性思維向功能性思維脈象的轉變,整體進入了“生活世界”理論域境。這種進路是對以往僵化思維的突破,更是在歐洲社會發展危機中,對人性的回返以及技術與理性等現代性大背景的反思。馬克思站在實踐的基點上,以改變世界為生活世界觀的目的,闡明瞭一條與西方“生活世界”理論異質的道路。

生活世界理論旨趣的比較與對話

【關鍵詞】現實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理論;實踐;對話

一、從實體性思維到功能性視界轉換中的“生活世界迴歸”

縱觀整個西方哲學之流變,現實生活世界的本質問題一直是縈繞著哲學家追思的難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的探索方式表現為兩種路向:一種強調自然界的優先性即客觀性,把現實生活世界看作是自然界本身,認為人來自於並受動於自然界。人的世界是從來就有的天然自在的世界,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純粹客觀的世界,服從自然界的客觀發展規律。這是一種實體化把握現實生活世界的方式,它取消現實的世界的超越性,理想性,對現實生活世界的理解是片面、抽象、靜止的。另一種態度是極端超越態度,這種是把現實世界理解為某種精神、觀念實體,並用它來說明世界的統一性。哲學史上種種理性實體,如理念、絕對精神、上帝等,就是在面對現實世界時,從中提升出來並把現實世界從精神上,神學上加以理解。這樣超越了的現實生活世界進入觀念世界的領域,從而忽視了自然的客觀性,把精神加以實體化。

以上兩種對待現實生活世界的態度,都是以實體化的方式理解現實生活世界,最終偏頗的割裂與瓦解了現實生活世界,對現實生活世界作了抽象化、片面化的理解。馬克思則立足於實踐最終以功能性統一解構和超越了實體統一性的思維方式。把實踐置於生存論境遇中使得馬克思得以實現對生活世界的全新理解。實踐活動不再是一種終極實體來統一人與自然,而是以一種動態的、否定的態度實現人與世界在創造的雙向過程中高度統一。自然必須與人聯絡起來,因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為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來說是無”。[1-p178]出於實踐之外的自然界只能是動物的世界,而人就是要讓自然界融入實踐,這樣才能使人的本質力量得以顯示並確認自己。當人以實踐的方式進入的現實世界之時,世界將純粹的客觀世界或完全主觀的世界演變成了屬人的世界。最為潛在的世界也具有了直接現實的性質。主體的人在世界中烙上自己本質力量的烙印。

哲學界在現代性的壓制下厭煩並反思了近代的“所思”,首先跳出實體性思維,打破主體與客體二元對立的“眼界”,重新回到哲學永恆的人學主題以及現代性等問題域中去。歐洲進入理性殘缺不全的時代,非理性的旗幟張貼於周遭世界,同樣使人們的主體性在張揚之後又落到虛無中,精神消耗殆盡。在各種危機四起的時代裡,“在不同的領域內發生的,具有不同的特徵,但是它們之間有著一種內在的聯絡。它們的聯結點,或更確切些說,它們的基點,是“人的生活”。[2-p3]胡塞爾、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列斐伏爾等哲學巨匠,均緊緊圍繞著與人相關的“生活世界理論”的主題深入闡釋和張揚了這一理論。馬克思同樣在現代性的覺醒中,以資本為邏輯起點,以雙重邏輯反省現代性問題,但是思維方式與西方“生活世界理論”迥然不同,他以實踐為基本立足點,以實踐活動打破人與之自然二元分立的狀態,實現了兩者辯證性的統一。並以實踐活動創造豐富的現實生活世界,鮮明地闡明瞭自己的生活世界觀。因而,真正實現了由從實體性思維到功能性視界的轉換。

二、從路向一致到本質對立性視界轉換中的“現實世界迴歸”

(一)、西方哲學的“生活世界”理論

1、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論

胡塞爾在對海德格爾以及諸多西方20世紀思想家的影響下,在晚年《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驗現象學》中首次使用“生活世界” ,他曾經用“周圍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經驗世界”等作為同名詞。[3-p58]生活世界的提出在胡塞爾看來,“是為了反駁近代自然科學對於我們所處的世界的抽象化,他認為自然科學本身雖然十分有效,但它只不過是我們給身處其中的世界量體裁衣的一件理念的衣服” [4-p61]可是“生活世界”準確地概念難以給出,“就連胡塞爾本人也不具備對生活世界能做出恰當的規定的概念” [5-p130]但在文字的深入耕犁後,生活世界的大致特徵我們還是基本明確的。首先,它是一個前科學的或非課題性的世界。也就是說不能把生活世界當作問題來思考、不是抽象的觀念或理論世界,它的存在是具有自明性的。它是“預先給定的世界,它總是有效的,並且預先就作為存在著的東西有效,但並不是由於某種意圖,題材範圍,或按照某種普遍的目的而有效。每一種目的都是以它為前提,即使是在科學的真理中認識這樣一種普遍的目的,也是以它為前提,並且已經是以它為前提”。[6-p58]它是在科學世界與哲學世界產生以前就存在的起點性世界。其次,胡塞爾常常將“生活世界”限制在意識活動的領域範圍內,是通向先驗現象學的一條重要的通道。他認為,“現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義是主體的構造,是經驗的,世界的意義和世界存有的認定是在這種生活中自我形成的” [7-p81]正是把生活世界當成“意識行為的相關項”最終走向“先驗我”。胡塞爾始終強調哲學應當向生活世界迴歸,以為歐洲人重建有意義、價值的經驗世界。

2、海德格爾的生活世界理論

與胡塞爾和維特根斯坦的迴歸生活世界的進路不同,海德格爾通過對人的在世,特別是對人的共在的分析,意在揭露出現代世界的異化狀態。由此並被認可為存在主義的創始人。海德格爾認為此在的存在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它的存在狀況中就有世界之為世界本身”,[8-p99]是人的生存的基本結構,哲學就是在追問在的意義。他在克服主客體二元的世界中向生活世界邁進的,“只有當此在存在,也就是說,只有當存在之領會存在者層次上的可能性存在,才“有”存在” [9-p244],“到底有沒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存在能不能被證明?若由在世界之中的此在來提這個問題——除此還有誰會提這個問題呢?——這個問題毫無意義” [10-p233]海德格爾這樣指出了哲學所談論的世界只能是與此在渾然一體並被領悟與揭示的世界。

海德格爾用諸多自己獨創的哲學用語:“被拋入”、“煩”、“在世”等等分別劃開了理性造就的世界與日常世界或本真的世界,這樣海德格爾也殊途同歸地踏上了生活世界的道路。在不朽名著《存在與時間》中,用“閒言”、“好奇”、“兩可”等諸詞語來描繪了日常共在的方式。並且把這樣的存在方式統稱為“沉淪”但“沉淪現象也不表示此在得“黑夜一面”。這類存在者層次上的現成特性是這一存在者得可有可無的一個方面”,[11-p208]這是一種由本真的存在狀態向非本真的存在狀態的倒退、倒戈,人在這樣的場境中全面異化。他指出,“此在首先總已從它自身脫落、即從非本真的能自己存在脫落而沉淪於“世界”。共處是靠閒言,好奇與兩可來引導的,而沉淪於“世界”就意指消散在這種共處之中。” [12-p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