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臨床醫學教育的比較

才智咖 人氣:8.87K

美國高等醫學教育是特色鮮明和比較成功的醫學教育模式之一,其醫學教育一直處於世界的領先地 位。與之相比,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在諸多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美臨床醫學教育的比較

 摘要:美國的醫學教育是成功醫學教育典範,值得我們研究學習。本文通過對中美臨床醫學教育的比較,分析了醫學教育歷史、入學條件、課程教學方式和培養目標等方面的異同,總結了幾點值得我國臨床醫學教育借鑑的成功經驗。

關鍵詞:中國 美國 臨床醫學教育 比較 啟示

一、中國和美國醫學教育的差異

1.1醫學院校醫學史

我國的中醫文化源遠流長,自文獻記載距今有2000多年曆史,而西醫發展不到200年。我國最早的西醫學校創始於1866年,名為博濟醫學堂(現中山大學醫學院)。50年間,相繼成立了幾所醫學院校。1912年成立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現北京大學醫學部)。1914年創辦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1917年創辦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現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1927年成立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自改革開放後,各大醫學院校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個省份成立。西醫起源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1722年美國第一家軍隊醫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國醫學教育也有250年曆史,1765年第一所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校成立,1910年,教育學家弗萊克斯勒展開了一場教育革新。經過百年發展,現已成為世界醫學教育典範。

1.2入學條件

在美國,想成為醫學院的學生困難,競爭也非常激烈。美國醫學院入學條件與中國有很大的區別,在考進醫學院之前首先需要獲得學士學位,並以很高的成績通過MCAT考試。但是,醫學院不以這個成績為唯一錄取條件,本科時期的成績需門門優秀,個人簡介、推薦信、工作經驗、社群服務經歷等等都被考慮[1]。而中國的醫學院入學條件只需兩個條件,即高中畢業和大學聯考成績,只要大學聯考成績達到相關學院的錄取分數線就可以成為醫學院的學生,對於部分大學聯考成績不理想但想學醫的同學來說,他們也可以選擇高職高專來實現他們的醫學夢。

1.3醫學教育學制

培養一個美國醫師需要很長的時間,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進入醫學院校完成四年學習,最後是住院醫師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醫學生從醫學院畢業後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考試,獲取普通醫師執照。想成為一名專科醫師,還需要不少於八年的專科醫生培訓。也就是說,在美國想要成為一名專科醫生至少需要12年。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的學制種類較多。1988年,我國開始實施7年制高等醫學教育,將學制進一步規範為3、5、7、8年制。[2]本科生畢業後一年可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如果不繼續深造,5年學習就可以培養一名醫生。

1.4課程學習

1.4.1教材美國的醫學教材相比中國的教材厚很多,我們不是說書越厚越好,厚書是內容和邏輯的結合,是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讓學生理解,更偏向過程與結果,體現故事性。而中國的醫學教材與美國相比較薄,只偏向結果,讓學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記憶而不是理解。

1.4.2課程一方面,美國課程更重視實驗教學,他們認為單純的實驗教學比理論教學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實驗課上見到頂尖老師、教授的身影。中國醫學院校的實驗課與理論課比例正好相反,①實驗課大部分都是資歷較輕的.老師授課;②實驗課課時數少於理論課;③實驗課課時費也低於理論課。一方面,美國醫學課程更加註重醫學人文教育,每學年都開設有人文醫學系列課程,如醫患關係、醫學社會學等。從多學科多角度,讓學生掌握與病人溝通的技巧,為將來成為一名有擔當有正確價值觀的醫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美國醫學教育的課程設定非常注重課程的交叉與融合,基礎課程與實踐實習課程相綜合,將一、二學年的基礎學科教學同臨床聯絡起來,並在三、四學年的臨床見習、實習中繼續強化基礎學科教育。

1.5培養目標

美國的醫學人才培養分兩部分,一是培養臨床醫生,4年的醫學博士全面學習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目標就是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學習過程中,他們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論文;二是對醫學科學研究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可以選擇繼續攻讀科研類博士。美國允許學生在修完兩年醫學博士課程,轉修科研類課程,完成學位論文後,可以繼續完成醫學博士課程[3]。而中國的培養目標相對一致,碩士、博士、各級醫生在做好臨床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兼顧科學研究。

二、美國醫學教育對中國醫學教育的啟示

2.1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醫學人才,不僅是專業上的卓越,更需要有道德,有底蘊。開設更多的人文醫學類課程,加強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注重培養醫學生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技巧。目前我國醫患關係惡劣,頻繁出現的惡性傷醫殺醫事件,一方面與我們的病人有關係,另一方面與我們醫患關係教育的缺失也有關係。如果我們在醫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時,將如何與患者溝通交流貫穿其中,更加強調的不僅僅是分數,而是明確醫生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這樣我們的醫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後,也會更加遊刃有餘,成為一名高素質、有醫德的好醫生。

2.2加大翻轉課堂教學理念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加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慕課教學、PBL教學、CBL教學等。我國目前如火如荼開展的醫學教育改革,在教學方法與美國相差不大,但是在使用頻度和力度上有較大程度的差異。課堂討論在大課課時中所佔的比重較低,獨立的小組討論和病例研討的開展得較為薄弱。大班教學較多,學生為主導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應該向美國學習,加重現代化教學方式,開展更多的小組討論式教學,給予學生更多的“頭腦風暴”,為學生自主、獨立、創造性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美國與中國臨床醫學教育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在認識差距的同時,還應該多借鑑美國臨床醫學教育的理念,進一步提高我國醫學生的教育質量,爭取培養出更多品行兼優、優秀卓越的複合型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圖門吉日嘎勒.美國醫學教育歷史與現狀的考察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23(3):354-359.

[2]談在祥.中美高等醫學教育比較及啟示[J].醫學教育探索,2008,7(9):999-1001.

[3]StudentsHandbook[Z]ersityofCalifornia,Irvine,CollegeofMedicine,2004: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