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科研管理系統主要功能介紹

才智咖 人氣:3.24W

在充分調研瞭解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科研管理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高職科研管理系統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高職科研管理系統主要功能介紹

 引言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高校的科研活動和科研能力已成為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從而導致了高校的科研工作和統計工作不斷龐大和加重。《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專案管理的意見》(教技[2012]14號)指出:提高科研專案管理資訊化水平,推動高校科技體制改革,促進高校科研事業健康發展。

因此,高職院校在當前形勢下,通過IT技術等資訊化手段,實現科研管理資訊化,搭建“以人為本”的科研管理服務平臺[1],加強日常科研工作管理,整合科研工作流程,為決策層提供真實有效的參考依據,促進了學院整體科研工作水平及效率的提高。

 1系統目標建設

在充分調研瞭解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科研管理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其具體目標如下:

1.1利用開發平臺和資料庫,結合現有軟體,配置相應的硬體,開發一個基於B/S結構的,易於操作、具有良好人機互動介面的高校科研管理資訊系統;1.2系統前臺直接面向用戶,後臺與資料庫相連,系統將從使用者得到的資訊後進行處理,實現論文管理、專案資訊管理、查詢統計管理等功能。

1.3平臺還可以將各種資料進行彙總分析,形成直觀的分析圖示,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從而為領導提供學校各類科研資訊,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援。

1.4平臺實行統一管理,分級授權的管理模式。

 2系統的設計架構及環境

本專案採用B/S體系的三層構架。從上向下依次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資料訪問層,如下圖3.1所示。第一層表示層主要負責顯示資料。第二層業務邏輯層處理頁面傳來的資料請求。第三層資料訪問層業務邏輯層的.請求,訪問資料庫對資料進行增刪改查,並將操作結果返回給業務邏輯層。

從科研管理系統的技術先進性、穩定性、易用性、易維護性及設計的便利性5個方面綜合考慮,採用作為系統開發的開發環境,採用MVC(Model-View-Control)設計模式,採用技術實現程式功能的設計,採用MSSQLServer資料庫作為系統執行時的資料載體搭建整個系統

3系統主要功能介紹

本系統的目標是搭建一個適應於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並具有一定通用性,方便對接上級主管單位的業務管理、統計年報資料平臺。科研管理系統分成科學技術專案管理、學術論文管理、科技成果獎管理、專利/著作權管理、學術著作管理、科研分管理、基礎資料管理、查詢統計和系統管理等板塊。其總體功能結構如圖4.3所示。

3.1科學技術(科技)專案管理子系統:包括課題來源、課題名稱、課題級別、專案負責人、課題組成員、日期、到款經費、證明材料(科研合同或立項通知書等)、狀態等模組。

3.2學術論文管理子系統:主要實現職工發表論文的管理。包含論文級別、論文名稱、刊物名稱、刊號、發表時間、作者、排名順序、學校順序、申報積分、狀態等模組。

3.3科技成果獎管理子系統:主要實現科技成果獲獎的管理。包含獲獎日期、專案名稱、獲獎名稱、獲獎人、獲獎人排名、專案組成員數、獲獎級別、獲獎等級、獲獎金額、學校排名、署名總單位數、發證機關、專案總分、申報積分、佐證材料等模組。

3.4專利/著作權管理子系統:實現學術著作的管理,主要實現發明專利或著作權的管理,包含類別、專利/軟體名稱、專利/著作權證書號、專利權/著作權人、發明人、獲得時間、申請事項、轉讓費用、貢獻人及佔比、本人佔總份比例、專案總分、申報積分、佐證材料等模組。

3.5學術著作管理子系統:包含書號、著作名稱、主參編情況、出版社、是否立項、級別、本人佔比、編輯成員列表、專案總分、申報積分、佐證材料等模組。

3.6科研分管理子系統:包含科研分的稽核、統計、查詢和報表等模組。

3.7系統管理子系統:是可定製的用於維持系統和應用正常執行的模組,一般只在系統初始化的時候需要進行,分別是系統設定管理模組、使用者管理模組、工作流管理模組、許可權管理模組、日誌監控模組、資料備份與恢復等[2].

 4結束語

本系統是使用、B/S及SQLServer2008資料庫來進行設計與開發而成,該系統可以有效實現科研資訊的管理,有助於提高學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

因為開發系統時各方面的原因,在將來可能會提出進一步完善系統,將可能發生的問題縮減到最小,並且進一步開發系統,使系統適應各種型別、各種方面的資料管理,並且把系統做到更完美,介面美觀大方。

參考文獻:

[1]劉蔚EE構架的高等職業學院科研管理系統設計[J].電子測試,2014

[2]陳曉鱗.科研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有色金屬加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