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域主義正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1.04W

內容提要 本文在介紹新區域主義的內涵及其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之後,利用新區域主義理論分析了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實踐,以及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各國的影響。

新區域主義正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應用

關鍵詞新區域主義,北美自由貿易區,大國,小國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興起了研究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的熱潮,全球區域經濟合作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在大國與小國締結區域貿易協定(RTAs)過程中,小國會對大國作出更多的讓步。小國對大國的讓步不僅體現在傳統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減讓領域,而且更主要體現為國內政治經濟體制、法規、政策向大國靠攏,,這種小國對大國作出的單方面讓步現象被稱之為新區域主義(Perroni,Whalley,1994,p.1—46)。“撕區域主義的興起也極大地促進了區域化的程序,目前關於新區域主義研究的熱潮仍處於方興未艾之勢。本文首先介紹當前新區域主義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然後分析了新區域主義在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實踐。

一、新區域主義的主要內容

目前國內外對新區域主義理論研究的視角和內容卻比較全面,諸如從國際關係學、國際經濟學、經濟地理以及區域規劃等視角來研究新區域主義的產生,內涵和影響。本文結合解釋全球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興起,認為新區域主義主要研究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小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會得到那些好處

首先,小國與大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後,最主要的是獲得了大國巨大的消費市場,獲得了以市場準人機會為代表的經濟收益。其次,在自由貿易區內,大國也失去了對小國進行貿易報復的權利;再次,如果小國與大國接壤,小國還可以促進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形成依靠大國市場的產業帶,最便利接納大國的產業轉移。

2.在自由貿易協定簽訂過程中,小國要作出那些讓步

大國相對小國而言,在經濟上籤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激勵較小,在大國內部還存在著反對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經濟勢力和政治勢力。大國在向小國開放市場的同時,也放棄了對小國實施貿易報復的權利。為了補償大國的損失,小國必須向大國提供單方支付(side-payments)。單方支付包括經濟上和政治上的一些具體讓步。如果沒有這種單方支付,大國與小國之間就難以達成自由貿易區協定。因而,在均衡狀態下,小國從自由貿易區協定獲得收益的同時,也必須提供單方支付。換句話說,小國與大國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實際上是利用單方支付購買了進人大國市場的“保險”。

3.大國在自由貿易協定中獲得的經濟利益和非經濟利益

就經濟利益而言,又分為貿易利益和非貿易利益。貿易利益指獲得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一般地,大國從自由貿易協定中獲得的貿易利益是有限的,由於其市場規模較大,對外部世界的依存度較低,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和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談判交易能力較強,所以源於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的影響不大。非傳統貿易利益指擴大大國的提高貿易報復能力及整體國際談判交易能力。這是一種外部收益。大國加入自由貿易協定並且力求獲得區域內的主導權,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區域合作的內部收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獲得區域合作的外部收益。即擴大其在多邊貿易談判中的籌碼,進而獲得國際經濟規則制定過程中的主導權。在國際貿易領域,一國對國際經濟規則的影響力取決於該國能夠向世界提供多大的進出口市場。一國進出口的規模越大,它對規則的影響力也就越大。而自由貿易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無形中擴大了一國的市場規模。儘管自由貿易區的成員國之間沒有統一的對外貿易政策,但只要大國能夠擁有自由貿易區的主導權,自由貿易區就可能成為主導權國家與其他大國討價還價的籌碼,最終把區域內規則轉化為多邊貿易規則,大國就能獲得非貿易利益。非經濟利益特別是政治利益也是大國參與自由貿易區的重要因素,有時還會是主要因素。

4.自由貿易協定對大國和小國產業佈局的影響

自由貿易協定通過擴大企業服務的市場範圍對經濟活動的佈局產生影響。在自由貿易區的內部,當一個國家降低它的貿易關稅,本國產品在國外的需求會得到增長,這樣會促進本國某些產業的發展;另外,自由貿易還激勵本國企業把生產轉移到與鄰國接壤的邊界地區或港口城市,因為這樣產品可以更容易進入鄰國市場。

二、新區域主義在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實踐

北美自由貿易區(下面簡稱為NAFTA)又稱為美加墨自由貿易區,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在1992年8月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成立的,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和執行。它是第一個由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達成的貿易聯盟,也是新區域主義大國與小國之間簽訂自由貿易區的成功例項。2000年,該貿易區內人口為3.68億,國內生產總值達110998億美元,佔世界總值的35.2%。下面本文將根據新區域主義的四個主要內容分析NAFYA的實踐。

1.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利益所得

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墨西哥的積極影響:

(1)在貿易方面,NAFTA實施以來,美國對墨西哥進口品徵收的平均關稅由1993年的12.1%降到3.9%。關稅水平的降低,促進了墨西哥的出口貿易。美墨雙邊貿易由1993年的895億美元增長到1997年的1763億美元。同期,墨西哥商品進入加拿大的平均關稅由2.38%下降到0.86%,1993-1998年間兩國間的貿易額由41億美元增至75億美元。現在,墨西哥是加拿大的第六大貿易伙伴。墨西哥在1992年和1993年時貨物的進出口逆差曾經高達170億和120億美元,;加入NAFTA之後墨西哥的外貿進出口值基本保持平衡。

(2)在吸引投資方面,NAFIA實施後,墨西哥吸引的外國投資明顯增多。外國直接投資額由1993年的44億美元增至1997年的125億美元。造成投資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由貿易協定對貿易自由化有著明確的規定,使美、加資本願意投資墨西哥,美國的直接投資額佔到對墨直接投資總額的60%,同時加拿大到墨的投資企業也成倍增長,成為在墨西哥國外直接投資增長最快的國家;另一方面是美、加之外的其他地區和國家看重墨西哥的地緣經濟價值。墨西哥作為開發中國家的一個工業大國,是進入美國的“最佳跳板”,是全球挺進美國和拉美自由貿易區的中樞區域。其中來自於歐洲國家的企業的資金總計超過60億美元,亞洲向墨直接投資的廠商從僅限於日本擴充套件到印度、韓國和新加坡等。

(3)在增加就業方面,北美自由貿易區執行以來,墨西哥涉及出口的活動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外向型出口企業的就業增長已經遠遠超過了僅為國內市場生產的公司,1997年出口超過產量50%的外向型出口企業,其就業增長几乎是面向國內的製造業公司就業增長的3倍,墨西哥的失業率也從1997年的2.6%下降到2000年的1.6%。

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加拿大的積極影響:

早在1988年1月2日,加拿大就與美國簽訂了《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加拿大雖然與墨西哥相比可能是大國,但是相對美國而言絕對是小國。與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獲得的利益相近,加拿大從《美加自由貿易協定》中也會獲得相類似的好處。隨著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加拿大在增加貿易和促進就業等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好處。

(1)在貿易方面,加拿大和美國在經貿上聯絡密切,美國是加拿大最大的貿易伙伴,加出口到美產品佔其出口總值的80%,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5%,進口美國產品佔美出口總值的25%,與美國的貿易額佔該國貿易總額的70%左右。NAFTA內部市場互相開放,相互提供優惠,區外的國家地區因享受不到優惠而形成了事實上的貿易壁壘,外來產品的競爭力下降,從而形成“貿易轉移效應”。再加上由於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取消使得市場擴大,又形成了“貿易創造效應”。加拿大對NAFIA內部市場的依賴程度超過40%。

(2)在就業方面,伴隨著NAVFA的運作程序,加拿大的失業率從1990年的8.1%下降到2000年的6.8%,近年來在就業方面更是有所好轉。

2.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過程中的讓步

相對美國而言,加拿大和墨西哥是小國。小國與大國簽訂自由貿易區就必須作出一些讓步作為向大國支付的保險,加拿大加入《美加自由貿易協定》以及1992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後,除了一些明顯的貿易讓步之外,它們在國內政策方面都作了讓步,這些政策會影響到稅收、產品定價和產品供應安排安全等方面;除了在這些協議裡面包括的正式讓步之外,美國還同時通過談判尋求這些小國的國內政策作出改變,例如減少並最終消除影響到小國服裝、鋼鐵和農業等關鍵出口行業的部門保護。由於小國的政策改變在協議裡沒有明確安排,因而是隱含的。

墨西哥的讓步: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以後,墨西哥接受了美國和加拿大的農業自由主義政策,解除了對玉米和大豆的保護;提高糖業保護到美國的標準;取消汽車進口配額,像《美加自由貿易協定》一樣接受汽車自由供給;同意整頓國內金融投資環境;同意對能源的國內消費價格與出口價格實行無差別定價。具體而言,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會對墨西哥國內經濟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良影響(舒波,2004)。

(1)墨西哥農業發展困難。加入NAFTA以後,墨西哥的農牧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衝擊。1993-1998年墨西哥農牧產品對美出口增加了35%,但同期美國的農牧產品向墨出口增長了48%,1998年墨西哥的農牧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達到13.37億美元。由於享受高額補貼的美國農產品潮水般地進入墨西哥市場,墨農作物種植面積已縮減了400萬公頃,隨著20種農產品關稅在2003年的完全解除,墨西哥農業市場遭受美國、加拿大等國吞噬的狀況進一步惡化,墨農業的未來發展舉步維艱。

(2)生活貧困化加劇。外資湧向墨西哥的製造業,使得墨西哥2001年生產力比1993年上升了47.7%,但是工人的工資不增反降,最低工資的實際值下降了1.8%,製造業的平均工資下降了近21%。自NAFTA實施後,貧窮人口急劇增加。800萬墨西哥家庭從中產階級下滑到貧困階層,很多家庭被迫遷往墨西哥城的貧困街區或是美墨邊境城市。1994年墨西哥貧困線下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50%,目前已增至近60%。

(3)環境汙染惡化。研究顯示,自NAFFA生效後,墨的製造業產生的空氣汙染程度比以前增加了2倍,沒有按NAFTA的承諾就工業對環境及人口增加而相應地提供足夠的環保基建投資。美墨邊境的公眾健康受到威脅。墨西哥製造業造成的空氣汙染比協定簽署前增加了兩倍,同時墨西哥的自然資源受到破壞。墨在NAFTA協議中同意減少對外國投資的障礙,對外資控股權也解除了限制。美國大幅度增加對墨林業部門的投資,使得北美最大的未開發的森林區面臨威脅。

加拿大加入《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和NAFTA後,在幾個方面對美國都作出了讓步。在服裝領域,與簽訂協定之前相比,加拿大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服裝產品的關稅定額更高;在運輸領域,對交通運輸限制性的《瓊斯法案》在美國仍然保留;在能源領域,加拿大根據國內外市場不同對能源實行區別定價是非法的,要確保能源產品對美國提供的安全;在投資領域,加拿大對投資的審查程式大大放鬆;在專利保護領域,加拿大也作出了明顯的改變(雖然在協議裡沒規定,但實際上發生了),這些專利會影響到國外藥品進口。

3.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獲得的經濟利益和非經濟利益

美國積極簽訂《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在此基礎上吸收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這一行為的背後一定有利益的驅使。一般地,在自由貿易協定中,大國會獲得包括貿易利益和非貿易利益的經濟利益,其中以非貿易利益為主;更重要的是,大國還會獲得包括政治利益在內的非經濟利益。以NAFTA為例,美國獲得的貿易利益很小。例如Hanson(1998,p.1—34)指出,NAFTA對美國巨集觀經濟的影響很小,只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甚至小於季度國民收入賬戶的統計誤差),勞動力就業的影響也就是幾萬人。美國參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動力來自於兩個方面:

(1)獲得非貿易利益為主的經濟利益。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的南北區域性經濟集團。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區內有著絕對的主導作用。美國不僅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倡導者,而且是該自由貿易區的主導國,它在貿易區的執行中佔據絕對的主導和支配地位。從貿易區內部的實力來看,美國佔有2/3的人口和90%的經濟實力,加拿大僅有7%的人口和8%的經濟實力,墨西哥雖擁有近26%的人口,但經濟實力則不到2%。

美國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獲得了自由貿易區內部的主導權,擁有決定區域內規則的能力,並且擁有提高貿易報復能力及整體國際談判交易能力。北美自由貿易區對美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無形中擴大了美國的市場規模,這也擴大了美國與其他大國和區域組織進行多邊貿易談判的籌碼,進而獲得國際經濟規則制定過程中的主導權。例如,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美國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影響全球經濟規則。美國曾多次威脅用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替代WTO的多邊貿易談判,並屢屢奏效。烏拉圭回合談判所涉及的許多新領域實際上在美國參與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中都已經存在,如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貿易相關的投資措施等。這樣,美國在自由貿易區協定中的意志就最終轉化為多邊貿易的規則,獲得了非貿易利益。

(2)獲得非經濟利益。非經濟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但是不僅僅是指意識形態。從安全方面考慮,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被美國國內支持者稱為“國家政策的巨大成功”,因為它促使墨西哥加快了政治經濟改革程序,加深了美國與南部鄰國之間的關係,從而使美國變得更為安全。在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裡,還有許多非貿易條款,如環境條款、勞工條款、智慧財產權條款,反毒和墨西哥非法移民等也包括在內。從根本上說,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更多地體現出了美國的`戰略意圖。

4.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產業佈局的影響

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以後,區內的企業可以從規模經濟中獲益,降低產品的成本,獲得競爭優勢。NAFTA消除貿易壁壘,市場的擴大提供更多專業化生產和協作機會,因而能創造出“範圍經濟”。在區內,一些產業會形成完整的梯度佈局,企業可以選擇適當的產業形態,根據“生產分工”戰略,區內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部分“夕陽產業”可以轉移到勞動力豐富而廉價的墨西哥,將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留在美國和加拿大國內,促進美加產業結構的升級。比如說NAFTA成立後,由於其獨特的原產地規則,直接庇護了區域內紡織品服裝貿易。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逐漸形成了美國生產棉紗,在墨西哥、加拿大織成布,做成服裝再回流到美國的紡織品服裝貿易的區內迴圈。墨西哥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紡織品對美出口的第一大國。

(1)北美自由貿易區對美國的產業佈局和空間佈局的影響。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美國的產業佈局和空間佈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在產業佈局方面,美國的夕陽產業轉移到加拿大和墨西哥,這有利於美國國內產業的優化佈局。產業的轉移和升級有力地推動美國汽車、電信裝置等工業部門的發展。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字顯示,美國汽車工業中1994年以來整個就業增長速度遠遠快於NAFTA建立之前的年份。1990-1993年汽車生產僱員的年增長率平均為1%,]994年以後平均增長率為5%。在空間佈局方面,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美國空間佈局作用不大。這是因為美國經濟實體比加拿大和墨西哥大的多,美國可以對鄰國產業的空間佈局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鄰國對美國的影響就很小。美國使墨西哥工業向北部邊境地區移動的力量比墨西哥使美國工業南移的力量大的多。雖然靠近墨西哥的邊境城市就業人口比美國整體就業人口增長更快,但是美國邊境經濟對美國整體經濟影響很小。可以說墨西哥經濟還沒有強大到對美國生產的空間組織產生深刻影響的時候。

(2)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業佈局和空間佈局的影響。由於加拿大和美國貿易有很長的歷史,美國一個世紀以來就對加拿大的工業實施了很強的影響,因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加拿大的工業佈局的影響從數量上比較難以確定,但是巨集觀上的影響還是非常明顯的,加拿大安大略省與美國中西部和北部的主要製造業地區接壤,在上世紀大部分時間裡聚集了一半的製造業工人。加拿大工業中心沿著美國的工業中心發展,是美國工業聚集的擴充套件。直到最近,兩國的自動化生產在地理位置上仍然集中在美國的密歇根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的工業走廊。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墨西哥的影響分析就相對容易一些。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平均關稅的降低使得墨西哥產品更容易進入美國市場。在靠近美國的墨西哥邊境地區,到美國市場的運輸成本降低,那些出口佔銷售比重較大或進口占直接投入比重較大的企業可以把生產轉移到那些低成本進入美國市場的邊境地區。在北美自由貿易區簽訂之前,邊境地區工業就業人口增長與靠近美國市場的距離相關性為零。但是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這種相關性就為負,越靠近美國市場,工業就業人口就越多,,在墨西哥,墨西哥城工業帶已經轉移到與美國經濟關係緊密有關的墨西哥北部,邊境地區製造業工人從1970年的18.6%上升到1993年的29.8%。圍繞墨西哥城建立的製造業帶也被分割開來,墨西哥城製造業工人從1970年的47.3%下降到1993年的28.7%。到1993年,邊境地區製造業工:人就業人數和墨西哥城接近了。新的產業中心在墨西哥北部形成,一些企業利用墨西哥廉價的勞動力和進入美國市場便利的交通條件,在墨西哥邊境地區大量投資,最近在墨西哥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大部分集中在邊界地區。墨西哥新的工業中心現在集中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美國的北部城市,如蒙特雷,提華納等。

參考文獻:

ndez,es,Returns to Regionalism:An Analysis of Nontradit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8,Vol.12(2):pp.197-220.

2.李向陽:“新區域主義與大國戰略”,《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第7-8期,第5-9頁。

er,onalism in a multilateral worhl[J]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6):pp.1214-1246.

iely Andriamananjara,Maurice Schiff,RegionalCo-operationamong Microstate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9(1):pp.42-51.

ndez,es ,Returns to Regionalism:An Analysis of Nontradif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J] World Bank Eeonomie Review, 1998,Vol.12(2):pp.19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