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培養職業中學學生科學的數學觀

才智咖 人氣:2.04W
  論文摘要:

職業中學學生對學習普遍存在缺乏興趣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於對數學存在一些不正確的認識,還沒有形成較為科學的數學觀。因此,職業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顯得尤其緊迫和必要。對職業中學學生來說,首先要回答好數學是什麼,學數學做什麼,數學學什麼這樣三個問題,在教學中要採取恰當的方法,通過對學生的數學觀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建立科學的數學觀。

論培養職業中學學生科學的數學觀



  論文關鍵詞:職業中學;學生;數學觀;數量關係

在職業中學數學教學中,常有學生向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來到職業中學是學專業課的,為什麼還要學數學呢?我們學了這些數學公式、數學定理、數學概念有用嗎?數學有那麼多公式定理,又是解析式,又是圖形的,它到底講什麼啊?我花在數學上的時間已是很多了,為何還是考不好啊?學習數學就是要解數學題目嗎?其他還有什麼?我也曾經做過不少數學題,現在還是都忘記了……
諸如此類的問題,雖然問得各不相同,但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類:數學是什麼,學了數學能做什麼,數學要學什麼。其實是對數學的基本認識,是一個關於數學觀的問題。學生存在這些問題是很正常的現象,表明學生的數學觀正在逐步形成,但還不完善;對一些問題曾做過一些思考或正在思考,但還沒有得到較為完善的正確的答案。首先我們不能迴避學生的問題,其次我們要用恰當的方法給予正確的引導。
在教學中,應通過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互動,由學生通過自己思考,通過自己查閱資料,通過學生間的討論來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只在恰當的時候做一些引導,歸納和,使學生逐步形成更為科學的數學觀,激勵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是什麼
  職業中學學生都有10年以上學習數學的經歷,對數學是什麼應該有自己的觀點,不妨給點時間讓學生們交流一下,一方面可以讓每個學生把自己零碎的觀點在表達中進行總結概括,形成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學生間的不同觀點可以相互比較,相互促進,產生群體思維。
有學生說:數學主要是計算,如加減乘除、乘方開方、求對數、求導數等;有學生說:數學是對圖形的研究,如平面幾何,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等;有學生說:數學是對數量和圖形的研究;也有學生說:數學是給出問題讓人們從數量和圖形的角度去推理論證;還有學生說:數學是一種符號;更有學生說:所有的思維活動都是數學。
對學生們的發言,我們首先給予肯定,肯定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善於借鑑其他同學的意見,敢於思考。但教師不要急於回答,可讓學生把爭論延續到課後,延續到生活中,引導學生查資料,上網查詢:
恩格斯認為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吳文俊認為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是研究數和形的科學。
方延明認為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與形之間各種形式模型的結構的一門科學。
徐利治認為數學是實在世界的最一般的量與空間形式的科學,同時又作為實在世界中最具有特殊性、實踐性及多樣性的量與空間形式的科學。
對比上述觀點,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數學是研究我們身邊的數量和圖形的學科。離我們並不遠,就是我們學的幾何與代數。在這些大師、大家面前我們的學生一個個顯得很虔誠,我們的觀點與他們的觀點近在咫尺,我們的疑問也曾是他們的疑惑,我們間的爭論也曾是他們間的論戰,是否我們也有數學家的潛能,是否我們也能在數學的王國中佔有一席之地,是否……這不是夜郎自大,不是白日做夢,這是喚醒,是思維的樂趣,是發現的快樂,是踩著偉人足跡的興奮……許多數學家曾經在艱苦的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是什麼吸引著他們,支撐著他們?不就是這份樂趣嗎。通過學生間的互動,師生間的互動,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思考,是表達自己,是情感的交流,是樂趣。
時代在發展,有差別,古代和現代的觀點有區別,中外學者的觀點也有區別。
西方的數學家也有各自的看法,例如,林恩·阿瑟·斯蒂恩認為傳統上把數學描述為數與形的科學,但是隨著數學家開發的領域擴充套件到群論、學、最優化和控制理論之中,數學的邊界已經完全消失,同樣數學應用的邊界也沒有了:它不再只是學和工程的語言,現在數學已經成為、製造業、科學以及業必可不少的工具,如果從這個廣泛的背景來觀察,我們看到數學不只是討論數與形,還是討論各種型別的模式和次序。數與形——算術和幾何只是數學家在其中研究的諸多媒體中的兩個。對數學還有一些更加廣義的理解。如“數學是一種文化體系”,“數學是一種語言”,教師此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通俗的數學讀物,進一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