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契機,提高語文教學的生成度

才智咖 人氣:2.31W

在國小語文的教學世界裡有許許多多的契機,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靈活運用教育機智,不斷創設各種教學契機,積極調動學生的生成因素,努力提高語文教學的生成度,以促進學生的知識、智慧、情感等方面的素質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筆者談談在這方面的策略與體會。

創設契機,提高語文教學的生成度

一、創設情境契機,體驗生成

1。依託經驗世界,移植感悟。兒童的經驗世界是獨特而又豐富的,教學時可憑藉學生過去的成長經驗,再運用相似聯想,“移植”直接經驗,尋求與教材的結合點,與課文情境融合,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情境中移植感悟,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或情感的有效生成。

2。創設文字情境,表演體驗。教材中的角色體驗能利用暗示傾向讓教材內容融入學生內心,使國小語文教材與兒童心理產生共鳴,因此,可讓學生扮演教材角色,深切體驗人物的心理活動。

3。運用現代媒體,直觀感受。有些語文教材上的文字情境無法調動學生的記憶,學生感到不可望更不可及。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字內容,生成對文字的美感,可根據國小生直觀形象性強的年齡特點,運用現代媒體的資訊技術手段展示文字畫面和文字內容,促進認知與情感生成。

二、藉助召喚契機,再造生成

1。補白想象。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既然文字有“空白”,我們何不由“空白”展開想象,在自己的思維空間遨遊呢?《嫦娥奔月》這篇課文裡有些情節空白點。如:逢蒙威逼嫦娥把仙藥交出來。那麼,逢蒙是如何威逼嫦娥的呢?引導學生想象這個“空白”,學生們有的想象逢蒙的凶惡神態,有的想象逢蒙說話時的凶惡語氣。文字內容的充實,使學生加深對逢蒙這個奸詐貪婪的人物的瞭解。

2。多元理解。語文課程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

文字是有一定標準的,但也有其不確定點,所以不同的學生對同一文字可能產生不同的理解,只要學生的不同理解有道理,那麼我們就應該予以肯定。如在學習了《兩小兒辯日》之後,要求學生說說讀了此文之後的感受時,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要學習兩小兒的探索精神;有的說,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佩服……這些多元的.理解和感悟都是有理可循的,文字召喚的多元理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對文字內涵理解的生成度。

三、提供合作契機,交流生成

集體智慧遠遠大於個人的智商,教師應提供學生學習的合作契機,讓學生共同探討,促進資訊採集。在相互補充、相互研究的合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易於取長補短,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其優化組合,有效地產生創新成果,使每個學生在認知、思想、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如在學《天鵝的故事》時,學生開始對“這支槍一直掛在牆上,再也沒動過”這句話沒有透徹地理解,我便提供合作契機,讓學生展開討論。在揣摩老人內心活動的交流中,你的想法,我的認識,他的思想在經過碰撞後,達成共識:看到勇於奉獻、團結拼搏的天鵝,這位老人的心靈受到震撼,決定愛護動物。這樣,在凝聚著集體智慧的合作交流中,提高了教學的生成度。

四、創造活動契機,實踐生成

國小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實踐活動的因素,教師要善於從課本中挖掘實踐因素,不斷創造活動契機,讓學生積極地走進語文活動的天地,使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綜上所述,創設生成的契機,是生成教育的催化劑,它具有很強的切合性和實效性。語文教學的契機資源無處不在,我們要靈活地開發和運用,努力提高語文教學的生成度,以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