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鐵觀音茶葉的採摘技術

才智咖 人氣:1.67W

論文關鍵詞 鐵觀音茶葉;品質形成;採摘技術

淺談鐵觀音茶葉的採摘技術

論文摘要 採摘對鐵觀音茶葉品質的形成起至關重要作用,介紹製作鐵觀音茶葉的採摘技術,主要包括採摘鮮葉的標準、採摘季節和時間、採摘方法、鮮葉保管等內容。

鐵觀音是烏龍茶的傑出代表,是屬於半發酵茶,加工工藝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製作工藝十分複雜,技術性強而靈活。安溪縣茶農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經過不斷探索,積累了獨特的初制工藝,其製作工作流程為:鮮葉採摘-晒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復包揉-復烘-復包揉-烘乾-毛茶;在整個製作工藝流程中,茶農根據經驗,形成在不同季節、氣候、鮮葉成熟度、栽培水平等方面差異,靈活運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製茶技術,力求使鐵觀音茶葉感官品質水平達到最佳效果,從而形成鐵觀音外形長、索緊結、肥壯、沉重、勻整;色澤油潤,紅點明顯,帶砂綠色。內質氣濃郁持久,具有自然的花香味,湯色金黃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觀音韻回味悠長;葉底軟亮,勻整,紅邊明顯。鐵觀音的品質形成,引起國內外學者的興趣,其中採摘是提供優質製作原料的關鍵和基礎,筆者經多年的觀察,對採摘技術提出粗淺見解。

1採摘鮮葉的標準

鐵觀音優良品質的形成,取決於鮮葉原料的質量和製茶技術的正常發揮,只有優質的鮮葉才能製出優良的茶葉;優質的鮮葉特徵是:葉芽壯、芽梢重、節間短、葉片厚、葉色濃綠光潤,持嫩性強,葉內內含物質豐富,各種有機成分例協調。所以鮮葉原料是形成鐵觀音品質的基礎,採摘鐵觀音茶葉鮮葉原料成熟度一般要求頂葉小開面至中開面駐芽2~3葉,尤以駐芽3葉為優;小開面為頂葉面積為第二葉面積的1/2,中開面為頂葉面積為第二葉面積的2/3;在不同季節採用不同標準,春秋茶一般採用中開面採,夏暑茶應當適當嫩採,採用小開面採;豐產茶園茶樹生長茂盛,持嫩性強,採用中開面採摘,普通茶園採用小至中開面採摘,標準成熟葉子是形成鐵觀音高香品質的`物質基礎的保證。採摘過於幼嫩,茶葉多酚類較高,形成鐵觀音香氣物質較少,而且在搖青工藝中極易損傷幼嫩梢,產生”斷芽”、”斷梗”等現象,影響正常的“走水消青”,造成品茶浸出物含量偏低,常形成香低、味苦澀且帶有青氣,鐵觀音外形、內質應有的特殊風味難以表現出來。採摘偏老鮮葉,過於成熟的葉片中有效物質基礎差,兒茶素總量、氨基酸、咖啡鹼、水溶性果膠物質含量偏底;粗老葉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成分含量偏高,成品茶形成外形粗、色澤枯澤、滋味淡、薄,不耐沖泡,品質較差。所以把握鮮葉採摘標準是形成鐵觀音品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