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報刊中的新詞特點與譯介方法

才智咖 人氣:8.76K

及時性和新鮮性是判斷新聞價值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英語報刊新詞特點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檢視

英語報刊中的新詞特點與譯介方法

 1.引言

新詞的使用是英語報刊語篇的顯著特點。據美國《大西洋月刊》(AtlanticMonthly)統計,自60年代以來,每十年就有一萬多新詞產生(高鳳紅,2001:54),而造詞工廠首推新聞報道。究其原因,這與新聞文體本身的特點密不可分。

新聞報道傳播及時、令人感興趣的訊息,通常報道最近發生或即將發生的重大事情(Moyes,1980:4)。由此可以看出,及時性和新鮮性是判斷新聞價值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新詞語也給我國很多讀者造成了閱讀理解上的障礙,甚至英美人士在中國待久了,回到國內,也看不懂了(周學藝,2007:4)。本文試分析英語報刊中的新詞特點,並介紹周學藝教授主編的《當代英漢美英報刊詞典》對新詞的譯介方法。

2.構詞特點

2.1靈活運用構詞法,創造新詞

英語重形合,在新詞的創造上體現出靈活巧妙運用詞素、詞綴或單詞進行嫁接、組合甚至是縮略的特色。

由詞基加派生詞綴創造新詞在新聞語篇中較為常見。例如,由字首cyber-和字尾-friendly組成的大量新詞。

Cybernaut)網迷),cyberspeak(電腦行話),cyberspunk(電腦朋克)。而-friendly這一字尾的使用也越發普遍,可以與詞基或詞素構成新詞。例如:Theonlywaythateco-friendlyproductsaregoingtotakeoffisforthemtobepresentedbymanufacturesandretailersashightechandmodern.(TheDailyTelegraph)生態環保產品若想廣受歡迎,唯一的出路便是被生產商和零售商冠以高科技和現代產品之名。

此外,將單詞通過重組或縮略,由其形引申其義,引起人們對該詞的聯想,也是新聞英語創造新詞,求新求異的方法。例如,adetorial,即ad與editorial兩個單詞相互拼接組合而成。將社論和廣告二詞拼綴在一起,表達看似社論的客觀資訊,實際為廣告宣傳之意。類似的詞還有affluenza)affluence+influenza),由財富引起的失衡心態。Infortainment(information和entertainment),指現在的新聞娛樂化。而如今活躍在網路新聞上的blog一詞就是weblog的縮略。縮略詞也體現出新聞報道行文洗練,簡明清晰的'寫作風格。

2.2在語音和形式上廣泛借鑑外來詞

英語素有對外來詞彙廣泛吸收、採納的傳統,外來詞佔英語全部詞彙的80%左右(黎昌抱,2001:92)。而新聞報道內容涉及大量新事物和新思潮,許多來自他國語言的詞語基本通過語音和形式兩種方式的同化吸收得以借入,進而產生許多新詞語。如來自阿拉伯語的Jihad(聖戰),alQaeda)基地的組織),來自日語的Karoshi(過勞死),源自阿富汗的Taliban,巴基斯坦激進組織Hamas(哈馬斯)以及來自漢語的fengshui)風水)。這些新詞語通過音譯方式直接運用到英文新聞報道中。而英語新聞報道也會對詞語的形式稍作變化進而創造出新穎的詞彙。例如,西方主流媒體VOA和CNN都曾使用過taikonaut(漢語拼音的taikong和astronaut的合成)這個詞報道中國神五和神六火箭發射。

2.3在構詞過程中運用各種修辭手段,仿造出新詞。

在已有的詞語基礎上通過仿擬、移就、隱喻等各種修辭方式,製造出新詞新義,促進新聞語言的生動性、可讀性。

例如:

2.3.1仿擬

不同於簡單的模仿,它是以某詞為模本,在語義上進行聯想類比,仿造出類似的詞。例如由DINKs(doubleincomenokids)仿擬出的DEWks)Duallyemployedwithkids)。

由Watergate仿擬出的Irangate,Iraqgate,Pulitzergate等一系列“X-門”醜聞事件。仿擬藉助已存在的詞語造出有異於原形式的表達,以保持原詞結構為根本,從而在一定語境下起到幽默、諷刺進而吸引讀者的效果。

2.3.2文法替換

有意把一類詞的語法功能轉換為另一類語法功能,以期達到一種很強的魅力效果。例如,2002年美國大公司假帳案件頻發,首先被媒體曝光的便是Enron(安然公司),於是Enron便轉義為動詞欺騙,如“Idon’twanttoEnrontheAmericanPeople.”而根據該用法,媒體又創造出Enronism(作假中的銷燬過程)和Enronista(坑騙者)等新詞語。類似的還有搜尋引擎Google公司,由其名稱演繹出了googlesb和googleforsth的用法,表示搜尋,查詢之意。

2.3.3隱喻

隱喻(allusion)有三個主要來源:傳說、神話、宗教故事(尤其是《聖經》故事);文學作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李樹德、馮奇,2003:65)。而新聞報道正是利用這三個來源進行新詞的創造,使得日常生活中的舊詞產生新義。例如angel(後臺老闆;白衣天使);chad(人工重新計票,源於2000年美國總統的選舉);angryyoungmen(對黨內體制不滿的少壯派,原指戰後英國不滿現實的一代青年作家)。隱喻涉及歷史和文化諸多知識,給理解造成一定困難,也是導致誤譯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

新詞語的創造還運用如類比、借代等方式。語用學理論認為,任何偏離現有常規的語言現象都具有特殊的語用意義(pragmaticmeaning)(何自然、陳新仁,2004:83),而修辭手法打破語言常規,立意新穎,是新聞記者創造新詞,用以製造概念,強化新聞語篇表現力的主要手段,既而實現吸引、影響媒介受眾的目的。

報刊英語中新詞來源廣泛,用法新穎,這給讀者造成閱讀上的障礙,也給譯者加大了工作量,甚至導致新聞媒體誤譯的出現。因此,勤於鑽研,理解新詞語構成的方式,查閱資料,搞清該詞語出現的文化背景是對譯者提出的一大要求,同時,理想的工具書也十分重要。本文試就周學藝教授主編的《當代英漢美英報刊詞典》(以下簡稱《當代》)對新詞語的譯介特色進行分析。

3.新詞語的譯介

《當代》於2007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再版,修訂版的一大任務便是“除糾錯更釋外,新增2000多詞條,其中絕大多數為新詞語。”(周學藝,2007:1)因此,可以說《當代》對新聞報刊中出現的新詞語進行譯介,是該詞典的主要特色,現將其譯介方式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

3.1儘量提供對應詞,使新詞的“不可譯”變為“可譯”大多數新詞語構詞靈活,極具文化負荷,有時代氣息和新鮮性,在漢語語境中更是新事物,所以在提供漢語對應詞上存在較大難度。《當代》主要通過直譯、意譯或直譯意譯相結合的方式,擇優譯之,為新詞儘可能地提供漢語的對應詞。例如對舊詞新義的詞直接翻譯出其引申義:ayatolla—一言堂的,獨斷專權的當權派或權威人士;chemistry—關係。又如對以“—gate”為詞綴的新詞,採取直譯+意譯的方式,一致譯為“X醜聞”。例如:Mediagate——媒體醜聞;pardongate——特赦醜聞。

3.2提供詞源註解,摘取新聞原文原句對於文化侷限性強的詞語,《當代》使用文字註釋方法。在詞條翻譯後提供有關詞源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資訊,指明該詞的構詞方法,詞義的引申,從而增加了釋義的資訊量。而語義的理解離不開語境。語境在確定和理解語義中的一大作用,便是能消除資訊中的歧義和多義(陸國強,2002:325)。

《當代》摘取英美新聞中的例句,可以幫助譯(讀)者全面的考察相關文體語境,以避免資訊缺失而造成誤譯。例如“doughnutting”一詞,本意是炸麵糰,或者輪胎狀的物體,新聞記者運用比喻修辭手段將該詞轉義,就出現了新詞新義。《當代》在詞條解釋時給出了英國每日電訊(DailyTelegraph)中的例句用法:“ViewersofCommonstelevisioncoveragewhichstartsinNovemberhavebeenwarnedtowatchoutforthepracticeofdoughnutting—wherebyMPsclustersartificiallyaroundcolleaguesspeakingindebates”。

doughnutting是議員們故意聚攏在辯論人身邊,以造成演講大受歡迎之勢。所以,該詞條的譯介為:“朝演講人圍攏”,同時提供了該詞的註解:議會辯論時議員朝演講人周圍圍攏,以便給電視觀眾一個演講大受歡迎或掩飾聽眾人數少的印象。

3.3對媒體的誤譯、模糊譯法指明糾正,提供準確譯註正確性是任何詞典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新詞語由於本身具有極強的文化負載,再加之譯者不聯絡背景,望文生義,造成許多新詞語的誤譯。《當代》對這種嚴重現象逐一指出並糾正。例如以下不妥的翻譯,Bosnia譯為“波斯尼亞”;Presence翻譯為“存在”;Unabomber譯為“轟炸機或者炸彈幽靈”。另外,對一些辭書中的模糊譯法,《當代》也給出了明確的翻譯。如Demopublican明確譯為“民主黨內的保守派”。(周學藝,2007:8)綜上所述,《當代》詞典主要是以提供漢語對應詞、通過摘取例句,給出詞源註解等方式進行新詞的譯介的。在具體的新聞翻譯過程中,我們當然不能照搬照抄詞典的釋義,因為新聞語篇的特點要求我們不能在譯文中做過多的註解,而對詞典提供的漢語對應詞也要考慮具體語境,使用恰如其分的翻譯方法。這個時候,工具書就成為了譯者的有效參考工具。例如翻譯這樣一個句子,“Thepartyheldafund-raisingdinnerforfatcatsat$25millionaplate.”在此句中“fatcats”很顯然是另有新義的。根據《當代》的詞條解釋,我們可以查到,fatcat是指“在競選中慷慨捐款的大財主,有錢有勢的企業家或政客。”(周學藝,2007:290)。完全按詞典的釋義勢必會造成贅述,因而在翻譯時可以處理成,“在專邀大款的資金募集宴會上,入席費達到每人2500萬美元。”

4.結論

在新聞翻譯中要有意識地總結髮現新詞語的特點,在語言和文化知識方面狠下功夫,同時,一本實用的工具書對新聞翻譯人員來說也非常必要。《當代》詞典的編排特色突出,體例規範,顯示出老一輩學者對新聞詞語翻譯的一絲不苟以及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對新詞釋義清晰,澄清誤讀,介紹歷史文化背景是該詞典的一大特色。《當代》的再版在對新詞語的譯介上獨具特色,為媒體譯者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

[參考文獻]

[1]Moyes,nalismintheMassMedia[M]on:GinnandCompany,1980.

[2]高鳳紅.英語新詞的構成及其特徵[J].中國科技翻譯,2001,(4).

[3]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用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4]黎昌抱.英漢外來詞比較研究[J].外語教學,2001,(5).

[5]李樹德,馮奇.英語修辭簡明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6]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7]周學藝.當代英漢美英報刊詞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