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關照與德性迴歸

才智咖 人氣:1.61W

論文摘要:情感是亞當·斯密解決問題的萬能x匙及其學出發點,德性則是其倫理思想的歸宿。斯密晚年集中研究德性,同時輔以早期的同情共感、合宜性等原理,構建了以情感自制為主的完美德性論。他的德性論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動態形成過程,有著鮮明的特點,在內容、作用、評價標準以及與財富、幸福等關係上都展現出了不同於前人的獨特見解。

情感關照與德性迴歸

論文關鍵詞:同情;情感;合宜性;德性

亞當·斯密的倫代表作《道德情操論》前後共修訂了6次,其中許多地方都做了重大修改,尤其是他對德性的看法變化最為明顯,正是從這一變化中我們得以窺見其德性觀的嬗變過程。斯密早年主要是以同情和旁觀者理論來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他對德性的關心是一個逐漸加強的過程。…”隨著思想認識和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面對轉型期發展中財富與道德之間關係的日益緊張,斯密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德性,加強了對自制等德性的研究,同時積極貫徹情感論和合宜性等原理,共同構建了情感自制、理想的旁觀者、全面的合宜性三者有機結合的完美德性論。

一、亞當·斯密德性論的形成

斯密的德性論是一個從不完善到相對完善,從不明晰到基本明朗,從德性社會化到德性自制化的動態的、與時俱進的逐步發展過程。斯密由人的同情心出發,引出“同感”,進而在“同感”基礎上展開合宜性、自制等整個理論的闡述,到《道德情操論》第六版基本完成了他的以同情共感為起點的完美德性論的建構。

同情論是亞當·斯密倫理學體系的出發點,也是其德性論的邏輯起點。斯密的“同情心”是對心理聯想規律的運用,其核心是表達人的“設身處地”這一“換位設定”思維與情感體驗方式。他認為人類並不具有天賦的德性,最多隻能說人天生具有一種同情的能力。同情心必須在某種社會情境中才能與道德掛鉤,自然本性的“同情”只有外化為人際關係中的“同情”才是有意義的,而實現這一轉化則必須以人與人之間的“同感”為條件。“同感”就是通過心理聯想機制,由旁觀者將自己設想為公正的第三者,站在當事人的立場進行設身處地的想象,從而產生行為當事人應有的感情。斯密認為諸美德主要是因為得到了公正的旁觀者的贊同才具有了道德的規定性和價值,才成為一種道德的規範和美德。然而,作為旁觀者,儘管我們有同情共感的能力,且無論多麼努力,有時卻並不能完全、徹底的進行設身處地的想象,感受程度也不是總能與當事者一致。斯密認為這時可以通過旁觀者與當事人進行想象中的立場交換來達到情感的足夠一致,成為道德認可物件的行為和情感的合宜點,由此形成特定行為和感情的合宜性,這樣德性便從合宜性中產生。…"至此,其完美德性論得以基本構建完成。

二、亞當·斯密的德性內涵及其德性論的主要內容

(一)德性的內涵

真正的德性存在於合宜性之中,但德性又不等同於合宜性。斯密認為感受力是德性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充分條件應是一個人對合宜性的判斷。所以,他的德性是一種基於感受、感覺的對行為合宜性的判斷,是一個人以自己對品行高尚和尊嚴的感受來控制對自己所受到的痛苦的敏銳感受,使自己的行為變得穩定、持久、合宜。…‘對於合宜性的判斷,斯密提出了兩個標準:理想標準和現實標準。在他看來,真正有德性的人是那種只用第一個標註來衡量和判斷自己的人。斯密眼裡的德性,實際上是一種自知之明和他知之明的有機結合,這種結合源自一個人按照精密合宜性和至善的觀念要求自己。

(二)亞當·斯密德性論的主要內容及各德性的作用

謹慎、正義、仁慈和自制是亞當·斯密德性論中關於人的幸福的四種主要德性,也是構成其德性論的主要內容。斯密將這四者分別概括為“完全的謹慎”、“嚴格的正義”、“合宜的仁慈”和“最完美的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