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品德教學回歸生活

才智咖 人氣:1.76W

《國小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指出:“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核心”,因此在品德課教學中,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是我們教師時刻不忘的教育宗旨。那麼,如何結合學生年齡特徵、心理特點,讓品德教學回歸生活,進行實際有效地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讓品德教學回歸生活

一、巧用教材,引發學生活動興趣

《品德與生活》教材是促進兒童品德與身心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課程遵循了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教材中配有豐富的插圖和情景圖片,並把兒童放進教材,使“教材中的兒童”和“教室裡的兒童”形成一種“我—你”之間的對話。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辨析圖中兒童的行為,利用文字中的兒童向現實中的兒童提出問題。通過這種對話,指導學生行為,讓學生模仿其正確的道德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教學《坐立走有精神》這課時,我首先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中兒童正確的坐、立、走的姿勢,接著讓學生讀讀教材中有關坐、立、走的兒歌,相機板書“如鍾”“如鬆”“如風”,讓學生討論怎樣做到“坐如鐘,站如鬆,行如風”,並試著坐一坐、站一站、走一走,形象的圖片,直觀的手段,切身的體驗,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正確的坐、立、行的姿勢。然後,還是通過指導學生看圖,運用教材中正反兩方面的圖例引導學生從科學角度深層地瞭解正確的讀書、寫字、站立、行走姿勢給我們帶來的益處。最後,我設計了一個“坐、立、走”比賽,學生的興趣高漲,個個做得有模有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知識與活動不可分離,知行統一,欲知必行。他提出“做種學”,主張通過兒童充分自主的活動豐富經驗、通過真經驗促進發展。而《品德與生活》課程正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課程。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要積極創造活動的條件和機會,讓兒童積極地、實際地參與活動,動手動腦,獲得新的體驗和道德認識。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手拉手交朋友》一課時,我先通過與學生微笑交談,告訴學生我的姓氏、興趣、愛好等,讓學生在輕鬆的狀態下認識了我這位教師;第二步,我讓同桌小朋友互相拉拉鉤,說說悄悄話,唱唱拍手歌,做做小名片等活動相互認識;第三步,以兒童喜聞樂見的遊戲活動為載體,播放輕鬆愉快的歌曲,全體小朋友起立做《網小魚》的遊戲,被捉到的“小魚”作自我介紹,以此認識更多的同學;最後,讓學生按興趣愛好分組進行活動,促使兒童尋找共同的話題,引發共鳴,進一步深入地認識同學。整堂課,學生至始至終都參與在活動中,從認識教師開始,一步步第擴大認識範圍,一步步第較深對同學的了,增強了兒童交往的意識,加深了兒童之間的交往。當然,品德課的活動形式是多樣性的,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討論、蒐集資訊、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欣賞、講故事等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獲得情感,領悟道理。

三、有效實踐,引導學生學會生活

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一堂課,一次活動,一個學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反覆培養、實踐的過程。所以,學生品德的培養單靠課堂教學時遠遠不夠的`。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善於聯接課堂內的生活與課堂外的生活,從課堂拓展到學生生活的學校、家庭及社會,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種教育資源,讓學生積極第參與社會實踐,通過活動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教學《他們需要關愛》這一課,學生通過一課時的學習體驗,瞭解到了身邊有許多需要關愛的殘疾人,也懂得了要在生活中關心幫助殘疾人。但學生只有了道德認識是不夠的,要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正真做到關愛殘疾人,指師他們的道德認識提升到道德行為。因此,我利用“助殘日”,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1、捐款學生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投入到了班級的捐款箱,並親自把錢送到了身邊的殘疾人手中,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小小愛心。 2、慰問與敬老院取得聯絡,學生自己出錢買了水果、糕點,來到學校附近的敬老院看望那裡的病殘老人,和老人聊天、拉家常,並向老人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節目。通過這些社會實踐,學生正真瞭解到了殘疾人生活的疾苦,從心底裡關心、同情殘疾人,並能付諸行動,看到殘疾人能主動伸手幫助。品德與生活課程是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極強的課程,教師要更新傳統說教的觀念,真正走進兒童生活,利用各種資源引導學生活動,指導學生生活,讓他們真正獲得體驗,懂得道理, 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學會生活。

TAGS:教學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