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品德與生活》教學形式探討

才智咖 人氣:2.72W
國小《品德與生活》教學形式探討
        一、國小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討論形式的教學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和交流的活動形式。它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有利於保證兒童的主體地位,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和交流,鍛鍊表達能力等。討論的形式有:兩人(一對一),四人(前後兩桌面對面),個體對集休,集體對集體的交流、爭論、辯論等。比如在有關做家務事的討論中,有的孩子認為,1一2年級的小同學管好自己就不錯了,家務事可以不做;或認為不做家務事可以休息得更好,有更多的精力來搞好學習;或認為不會做家務事也沒關係,長大了也有別人來做。老師根據全班討論的情況,讓持兩種觀點的同學推選出代表組成小組,先在小組內充分討論,組織和完善自己的觀點,然後再進行兩組的辯論。教師在組織和指導討論時應當創設出良好的心理氛圍,鼓勵兒童多發言,哪怕是說半句話,或表達不清,或表達錯誤。教師不能輕易否定兒童的發言,要允許兒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要一開始就急於糾正孩子的表達。教師要教育兒童注意傾聽同伴的發言,尊重別人,相互支援和鼓勵。
        二、收集資料形式的教學
        在成人的指導下,通過圖書、報紙、電視、電話、網路等途徑收集資料,是兒童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在學習“我們生活的地方”主題之前,要讓兒童收集整理有關家鄉名山大川、人文景觀的資料,包括自己遊覽某地的照片、門票,也可以是明信片、圖片、旅遊圖等;組織講英雄故事的活動前,要讓兒童收集英雄故事;“我們一起迎新年”主題前,要讓兒童收集關於新年的資料等等。在組織資料調查活動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向兒童交代清楚收集資料的內容、範圍、途徑、目的,指導兒童對收集的資料按要求或自己的興趣進行整理,充分利用資料開展交流和分享活動。
        三、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形式的教學
        這種活動是為了讓兒童獲得某些難以身臨其境去學習的體驗、經驗、知識等,而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景讓兒童去經歷的模擬性演習活動。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參與,進入情景,進人角色之中。隨著故事情節的進展,啟迪兒童的內心體驗,讓學生在情景交融中領悟道理,形成由情到理的轉化。
        例如,在展現“班級的榮譽”這一主題時,老師創設了一種對比情境,其中一位同學為了班級的榮譽,嚴格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而另一位同學認為他能為班級榮譽做的事就是在運動會上多拿幾個第一,而其他的事對他來說無所謂。使學生們在這種情景中從內心真正理解班級榮譽的重要性和每個人應該怎樣做。
        運用這一活動形式,必須遵循下列原則:一是有較強的針對性、主題性,並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二是要力求形式新穎,不落俗套,內容健康有益。三是創設的情境要有吸引力、有起伏。四是重視情與理的結合,以品德教育為核心。五是能引起兒童的“認識衝突”,能打破兒童原有的認知平衡,製造適當的不確定狀態,激發兒童的認識興趣,推動積極思維,引起探索慾望,從而讓他們受到教育與啟迪。       四、實踐活動形式的教學
        實踐活動對於發展兒童的探究情趣、培養合作意識和操作技能、學習生活和勞動的本領是大有益處的。這類活動除了小實驗、小製作、飼養和種植外,也包括製作名片、制百寶箱、製成長資料袋、制旅遊棋、貼上畫等等。怎樣才能使兒童在做中悟、做中學、做中得呢?第一,要適合兒童需要,啟用他們的行為動機。第二,要提出活動要求,讓學生明確活動中注意的問題,掌握活動的方式方法。第三,要指導和鼓勵兒童的活動實踐,隨時觀察,及時評價和表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堅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在製作和操作活動中,教師要指導兒童學會使用工具,訓練和掌握簡單的.生活和勞動技能。要求他們儲存自己的勞動成果,裝入“成長資料袋”,或用來裝飾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五、遊戲活動形式的教學
        玩是兒童的天性,他們在玩中學,在玩中做,在玩中受教育,在玩中成長,在玩中潛移默化,在玩中得到享受和快樂,在遊戲中獲得知識能力。遊戲使兒童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良好地發展。遊戲的具體形式有:猜謎遊戲、擊鼓遊戲、競賽遊戲、體育遊戲、情景遊戲等。組織遊戲活動要求教師的教學機智發揮到較高的水準。在遊戲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把握遊戲的“角度”,使兒童既玩得開心,又能受到鍛鍊和教育。
        例如,在兒童良好行為的訓練中,老師設計瞭如下的情景遊戲:兒童們一邊拍手,一邊做一些學校生活的遊戲的動作(如站、立、走、看書、寫字、舉手發言等)。老師把這些行為要求編成有節律的動作,配上快樂的音樂,讓學生練習。這樣既有利於培養兒童的良好習慣,又使他們覺得學習也可以是一種享受。又比如,把一些活動設計成“過家家”的遊戲,讓兒童到“超市”中去擇自己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生活的自理能力。
        六、欣賞活動形式的教學
        通過視、聽、說的形式,讓兒童欣賞到精美的人文作品、自然美景,兒童所佩服和喜愛的名人,身邊的榜樣以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欣賞的材料可以來自教科書、報紙、雜誌、其他書籍、CAI課件、網路、電影、電視、繪畫、照片、錄影,也可以是美麗的校園和家鄉、雪景,秋景、星空、春色,還可以是英雄模範事蹟、同伴的優點和自己的成長。欣賞過程中,通過兒童的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選擇性記憶,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品德認知等方面有所收穫。長期以來,“詩教薰陶法”被認為是一種對兒童進行教育的有效方法。古往今來,我國有數以萬計的詩歌流傳於世,既有吟詠山川之作,又有抒發情感之作。尤其是其中一些名句不僅繪聲繪色,而且蘊含哲理,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激勵。利用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進行品德教育,也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