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審計風險模型的改進及實施障礙

才智咖 人氣:1.18W
淺談審計風險模型的改進及實施障礙

  【論文關鍵詞】風險模型 重大錯報風險 風險導向審計

  【論文摘要】
文章在分析了傳統審計風險模型的缺陷的基礎上,闡述了新審計風險模型的內容及優越性。最後,針對我國的實際,提出了採用新審計風險模型所面臨的問題,從而為準則實施人員提供了參考。
  
  
  一、傳統審計風險模型的缺陷
  
  (一)割裂了風險因素之間的關係
  傳統的審計風險要素就像一個層次分明的網,報表的總體錯報風險通過內部控制和審計活動層層過濾,被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但在實務中,審計人員很容易人為割裂兩者的內在聯絡,而只依賴對控制風險所作的粗放型評估來直接、大致確定檢查風險水平,再據此規劃實質性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這就導致了實務中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的相互脫節,從而加大了審計風險。
  (二)審計人員易於忽視固有風險評估
  由於在假設不存在相關內部控制的條件下而去單獨評估認定的固有風險有顯見的難度,再加上直接假定認定的固有風險為高水平被公認為穩健的做法,這樣極容易導致不少事務所及審計人員不重視對固有風險的評估,多采用將固有風險定為最高水平即100%的做法。
  (三)對層舞弊甄別失敗
  由於實務中對固有風險的評估流於形式,審計的起點便從瞭解內部控制制度、評價控制風險開始。如果審計人員不把審計視角擴充套件到內部控制以外,就很容易受到矇蔽和欺騙,不能發現由於內部控制失效所導致的報表存在的重大錯報和舞弊行為。
  (四)缺乏對財務報表的整體審計風險進行把握和控制
  原風險模型側重於認定層次的審計測試工作,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和應對重視不夠,進而必然會影響認定層次重大錯報的檢查效果。雖然該風險模型要求在評估固有風險時應當從會計報表層次和賬戶餘額層次兩個方而加以考慮,但在評估控制風險時卻並不涉及報表層次,只能要求審計人員對各重要賬戶或交易類別的相關認定所涉及的控制風險進行評估。這種不注重從巨集觀層而上了解企業及其環境,而僅從較低層而上評估風險。如果不深入考慮會計報表背後的東西,就不能對會計報表專案餘額得出一個合理的期望。
  
  二、審計風險模型的改進
  
  (一)新審計風險模型的介紹
  新審計準則認為審計風險由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構成,它們之間的關係用模型表示為: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是的存在可能是因為被審計單位的性質、行業狀況、外界環境以及經營風險的影響,也可能是由於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無法有效地防止或發現並糾正錯報。影響審計風險的另一個因素是檢查風險,檢查風險是審計人員自身可以控制的風險,它的高低取決於審計程式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必須瞭解被審計單位及其所處環境,以充分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並依據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水平確定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式,以便把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全面瞭解審計風險模型對審計人員安排審計工作計劃非常重要,審計人員可以依據審計風險模型確定被審計單位各個業務迴圈應收集的審計證據的數量。
  (二)新審計風險模型的優越性
  1.引入重大錯報風險,改進審計理念
  新審計風險模型體現了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向重大錯報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轉變。這個轉變明確了審計工作以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作為起點和導向。該模型還校正了傳統審計模式下以評估客戶經營風險為中心的審計思想,強調應從多方面瞭解客戶及其環境並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新審計風險準則及模型明確規定,瞭解客戶及其環境,包括瞭解客戶的目標、戰略以及可能導致會計報表重大錯報的相關經營風險,而不是瞭解和評估全部的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