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以人為本的商品價值觀

才智咖 人氣:1.03W
樹立以人為本的商品價值觀
內容摘要:商品價值理論是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自從經濟學產生以來,經濟學家們就有不同的熟悉。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對價值這個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同,對價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和價格的關係沒有完全搞清楚。本文以為,商品的價值就是商品對人所具有的意義以及人對商品所作的評價,包括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內容,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價格是商品與貨幣相交換的比例關係。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才能揭開商品價值之謎。
  關鍵詞:商品 價值 使用價值 交換價值 價格
  
  商品價值是什麼?商品價格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自從經濟學產生以來,經濟學家們就有不同的熟悉。主要觀點有: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抽象勞動價值論,薩伊的效用價值論,邊際學派的邊際效用價值論,以及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等等。各種不同的價值理論長期以來爭論不休,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學家們的態度、觀點、方法不同,對價值這個抽象的概念有不同的熟悉,對價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和價格的關係沒有完全搞清楚。價值理論因此成為經濟學之謎。
  商品價值題目不是單純的經濟學題目,而是一個經濟哲學題目,只有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才能獲得正確的熟悉。從哲學上講,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以及主體對客體的`評價,它反映了客體和主體的關係。馬克思說過:“‘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係中產生的。”商品首先是一個物,這個物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對人才有價值。在這裡,物是價值的客體,具有客觀性(客觀存在),人是價值的主體,具有主觀性(主觀評價)。主體為本,客體為用。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才能揭開商品價值之謎。
  商品的價值是什麼?就是商品對人所具有的意義以及人對商品所作的評價,它反映了商品(客體)和人(主體)之間的關係(主、客觀同一價值論)。換句話說,我們講商品的價值,就是指商品對人有何價值?人對商品作何評價(買不買,值不值)?離開人這個價值主體,商品無人問津,價值就無從談起。這是熟悉商品價值的關鍵所在,也是發展商品經濟的意義所在。我們為什麼要發展商品經濟?回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的消費需要。
  在商品經濟社會中,人從整體上講具有二重性: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商品是用來出賣的勞動產品,生產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的需要,因此就決定商品的價值也具有二重性:對消費者具有使用價值,對生產者具有交換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內容,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內容決定形式:有使用價值的商品才有交換價值,沒有使用價值的商品(如偽劣商品)就沒有交換價值;使用價值降低(如舊車),交換價值降低;使用價值消失(如過期失效的藥品),交換價值消失。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係是辯證同一關係,同一於商品的價值。(這不僅符合形式邏輯,價值概念包括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且符合辯證法,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對立同一就是商品價值)。研究商品價值題目,必須首先研究使用價值,只有弄清使用價值,才能弄清交換價值。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價值,即滿足社會消費者的需要。任何社會的商品生產,終極目的都是為了滿足消費需要。生產是手段,消費是目的;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決定再生產。生產和消費的關係是經濟生活的主要矛盾和經濟學的基本題目,它決定商品與貨幣、供給與需求、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係。商品使用價值包括三要素:品種、數目、質量。不同品種、數目、質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同一商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這些都是不問可知的。商品使用價值的大小是可以分析比較的,根據使用價值三要素對消費者的效用就可以比較出來。
  品種(序數效用):商品種別品種很多,使用價值大小不同,可以進行定性分析,按序數排列,排在前三位的應該是:食品、衣服、住房。食、衣、住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解決的是溫飽題目。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第一步就是解決溫飽題目,第二步是達到小康水平。現在已經走過第二步,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還有幾千萬人溫飽題目沒解決,需要社會扶貧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