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前教育專業論文怎麼寫

才智咖 人氣:1.81W

學前教育是人生教育中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當下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幼兒教育越來越得到許多家長的重視。因此,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因材施教,適時調整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呵護祖國花朵的健康成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學前教育專業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學前教育專業論文怎麼寫

關於學前教育專業論文1

社會對幼師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長的態勢,精通音樂的幼兒園教師人才,更受社會青睞。音樂能力是幼兒園教師所必備的能力之一,視唱能力則是音樂基本能力之一,是掌握和發展各種音樂技能不可缺少的媒介。具有熟練而準確的視唱能力有利於對音樂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便於進一步瞭解音樂,豐富對音樂的感受與表現。因此,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視唱水平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需要全面分析學生的特點及音樂基礎,並且採用科學的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前教育專業視唱教學達到較高水平。

一、學前教育專業視唱教學現狀

1。學生音樂基礎薄弱,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大多是國中畢業生,農村學生所佔比重相對較大,由於農村對於音樂課程不重視,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沒有音樂基礎。據調查,大部分學前教育學生不懂簡譜和五線譜,更不必說一些複雜的樂譜視唱教學。

2。視唱教學課程教材難找,很多學校很難定到適合音樂基礎薄弱學生的視唱教材,訂購的視唱教材嚴重不符合學生現有的音樂知識水平,這給學前教育專業的視唱教學帶來了極大困難。

二、抓好視唱的基本教學

1。節奏與節拍是最基本的,學生在一開始學唱視唱時首先要養成嚴格打節拍的習慣,下拍果敢,拍點清楚,動作放鬆,還要特別重視節拍的強弱感,這對視唱起到主導作用;其次培養學生對各種節奏型產生整體感,要善於啟發學生區分並掌握不同節奏型產生的節奏感,在具體教學中,學生不太容易掌握的是三連音、小附點、帶有休止符的節奏及切分等的劃拍。我覺得解決這幾個難題最簡便的辦法是找一些短小而又包含這些節奏的旋律讓學生反覆練唱,直至背出三連音的劃拍。對於帶有休止符的節奏,要唱準確,則一定要有個過渡,可以讓學生先用“嗯”音唱個休止符,然後過渡到心裡哼唱,直至達到準確地視唱;對於切分也能通過這種加音的方式訓練其視唱的準確性,通過類似上面的方法,再多背誦一些具有典型節奏的優美旋律,就能獲得節奏和節拍的統一感。

2。如果說節奏與劃拍統一是視唱的基本,那麼音準就是視唱的關鍵,音不準同樣不能很好地視唱。在視唱的時候,學生往往容易偏低,有時一條旋律視唱完後,結尾音能降低一個全音,原因有兩點:一是學生沒有采用科學的發聲方法,二是學生音高沒有想好就開唱。解決音偏低要做到兩點:一是多用輕聲和哼鳴視唱,二是多用默唱培養自己的內在聽覺。

3。情感目標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很多老師在視唱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音準、節奏上,對視唱的情感要求重視不夠。視唱的情感教學是為今後理解和表達音樂作品的積累。通過歡快、安靜、悲傷等不同情感體驗和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學習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視唱興趣的有效途徑。

三、多樣化的視唱教學方法

現行的視唱教學法基本上採用老師彈琴,學生齊唱的形式,這種單向性的授課形式已經延續了很多年,這樣的課堂學生不但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方式單一枯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這與基礎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目標和音樂教育的適應性是背道而馳的,我認為多種形式的視唱教學方法能使視唱練耳教學活動富於情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內心聽覺和音樂創造力。一是學習一些學生熟悉愛聽的音樂片段,二是視唱過程中結合肢體語言進行學習,這一點是符合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的。

四、視唱教材內容的靈活運用

學前專業的視唱教材目前一直都困擾著廣大音樂老師,突出的問題使學生的音樂基礎遠遠落後於現行視唱教材進度。對教學內容有選擇的使用和合理的補充成為了音樂教師較好完成教學任務的重點工作。

綜上所述,視唱教學雖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一大難題,但只要我們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使用教材,以多樣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為先導,把學生熟悉喜愛的音樂片段滲透到視唱教學和訓練中,把情感目標融入到枯燥的視唱教學中,只要我們不斷探索視唱教學的新方法,深入研究視唱教材尋求更為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際水平的素材,解決教與學當中的難點,我們就可以很好地解決視唱教學中的困難。

關於學前教育專業論文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在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兒童的文藝才能已經成為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各大高校和高職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是為培養高素質的幼兒教師而開設的教育專業,這些未來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多方面才藝,才能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模仿藝術類專業舞蹈教學

舞蹈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其教學水平的提高受到廣泛關注,但是部分學校進行的提高舞蹈教學水平的教學改革方向存在一定問題。比如為提高舞蹈課程的教學質量,模仿藝術類舞蹈專業的教學情況開展本專業教學,但結果是既不能達到藝術類舞蹈專業水平,又與學前教育專業相去甚遠。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改革應從自身專業特點出發,將舞蹈技能培訓與學前教育技能相結合,進行符合專業要求的教學改革。

(二)課程更新速度跟不上幼兒教育變化速度

隨著教育意識的廣泛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學前教育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學前教育的舞蹈課程教學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優化,對舞蹈型別的選擇變化快,對舞蹈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內容的變化跟不上幼兒教育行業的發展變化速度,培養出來的幼兒教師難以勝任現代化的幼兒教育工作。

二、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安排不合理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課程安排對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課程安排情況決定了學生能否接受到系統完整的舞蹈技能培訓以及幼兒教育方法。課程安排由校方負責,目前的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課程安排情況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現為針對幼兒舞蹈的教學課程相對較少,學生缺乏對幼兒舞蹈技能的掌握,不符合學前專業特點,課程設定缺乏針對性。

(二)教學方法落後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教學方法普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實質性的創新,不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和舞蹈創造能力。當下幼兒教育發展迅速,需要幼兒教師具備一定的自編舞蹈能力,對幼兒舞蹈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能夠根據具體的風格要求進行舞蹈創作。但是學前教育專業落後的舞蹈教學方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對學生的培養與未來的崗位要求不符。

(三)教學模式單一

舞蹈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課程之一,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教學模式,形式單一、單調乏味,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舞蹈課程本身屬於藝術類範疇,興趣對藝術類專業學習有關鍵影響。學前教育舞蹈課程不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舞蹈教學註定會事倍功半,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建議

(一)開展符合專業特色的舞蹈課程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革要從專業特色出發,結合當下學前教育行業的具體情況和其舞蹈教學要求,對本專業舞蹈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明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目的,使培養方向符合學生未來的崗位要求。瞭解幼兒教育的舞蹈課堂形式和當下流行的幼兒舞蹈種類,根據崗位需求調整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對舞蹈技能的培訓要結合幼兒教育技巧,使學生不僅具備一定的舞蹈技能同時擅於開展幼兒舞蹈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舞蹈基礎訓練課程中,幫助學生解放僵硬的肢體,開發自身的柔軟度,注重對舞蹈表現力和控制力的訓練。在基本功訓練過程中加入幼兒舞蹈成分,使學生善於挖掘童趣,為以後的幼兒教學工作做好準備。

(二)豐富課堂形式,加強創新培養

改變傳統舞蹈課堂教學單一的形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舞蹈創作能力。可以開展小組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注意將舞蹈基礎好的學生和舞蹈基礎差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發揮舞蹈基礎好的學生的榜樣作用,帶領其它學生進行舞蹈練習。幫助學生建立舞蹈學習信心,發現舞蹈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興趣。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舞蹈創作和舞蹈展示,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相互合作,豐富課堂形式。

(三)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注重應用和實踐,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從實際應用中提高舞蹈技能,為將來的幼兒教育工作積累經驗。比如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到幼兒藝術培訓基地參觀,或者參加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加強學生對行業現狀的瞭解,通過觀摩和活動體驗開拓視野,豐富經驗,為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提前準備。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舞蹈演出活動,使學生積累一定的舞臺經驗,敢於表現自我,提高自信心。

四、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不同於藝術類專業的舞蹈課程,要注意與自身專業特點相結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是學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的同時具備學前教育能力,在教學內容中多加入一些幼兒舞蹈的元素,使學生擅於挖掘童真童趣,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好基礎。

關於學前教育專業論文3

一、科學素養的內涵及相關概念

“準幼兒教師”是指學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統稱。根據所在學校級別的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本科層次及以上的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科層次的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還有就是一些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文章中將這些統稱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或“準幼兒教師”。

學前教育是指對出生至六、七歲前兒童的教育,包括幼兒園教育、學前社會教育和學前家庭教育。學前教育主要培養全面和諧 發展 的、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教師、科研人員及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人員,廣播、影視、書刊等各類大眾傳媒的策劃與製作人員,相關 企業 (如兒童玩具、兒童服裝和食品等)的設計與製作專業人員。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科學素養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已經被人所接受的科學知識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識,諸如一些事實、法則以及有關 自然 世界的理論;二是對一些科學探究方法和程式的理解,主要是瞭解科學知識如何產生,如何發展,以及科學研究中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等;三是對科學作為一項社會文化事業的理解,瞭解科學與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絡,瞭解科學的應用問題,瞭解其中的問題、爭論以及它們的解決方法。文章中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主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具有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及良好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究、創新、思考及實踐能力;具備較紮實的、系統的科學知識體系。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現狀

2006年1月9日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頒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要在全社會廣為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接受科學技術的武裝,進一步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科學素養的培養得從娃娃抓起,幼兒園是實施幼兒教育的主陣地,幼兒科學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幼兒科學教育的實施,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幼兒科學教育的質量。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幼兒教師科學素養提高的前提和基礎。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偏低,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不高

“五四”時代陳獨秀曾經述說當年平民百姓科學思想的不足:“農不知科學,故無擇種去蟲之術。工不知科學,故貨棄於地,戰鬥生事之所需—仰給於異國。商不知科學,故惟識閣取近利,未來之勝算,無容心焉。”今天我們放眼看去,應當承認,上述科學知識層面的欠缺雖有所改善,但科學精神的匾乏仍是不容忽視的現象。

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課程範圍比較廣,既有普通心 理學 、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學、教育統計與測量、 中國 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課程與教學論等專業基礎課;又有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學、幼兒園課程、幼兒遊戲、中外幼兒教育史、幼兒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幼兒玩具設計與製作、幼兒園管理、幼兒園評價等專業主幹課;還有鋼琴、聲樂、舞蹈,樂理、視唱、練耳,幼兒園實用美術、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等專業技能技巧課。大多數學生比較喜歡兒童舞蹈、鋼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課,對於專業主幹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熱情不高。另外,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有限的科學知識的教學中,多注重對知識結論的學習;重視演繹、忽視歸納;重視結果、忽視過程;重視機械記憶、忽視思考存疑;很少實踐探究式學習等。科學學習的本身是很有樂趣的事,但由於各項科學知識的邏輯性、抽象性等特點,再加上不恰當的教學方式致使不少學生對科學學習產生枯燥感和排斥感,削弱了學生本應有的科學興趣和熱情,導致學生科學精神的缺失。

(二)科學基礎薄弱,科學素養水平較低

目前在學前教育專業招生中,除個別院校文理兼收外,絕大多數只招收文史類學生。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學生文理知識結構的不對稱。此外,升學利益的驅動,文科學生對數學以外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也往往“無暇顧及”,雖然他們在國中階段曾學習過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學課程,但這些課程均是各自範圍內一些分立、具體的概念和 規律 ,對自然界一般性、統一的概念、原理重視不夠。對於天文學、宇宙學方面的常識,他們在中學階段更是較少系統學習。至於一些對現代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知識,特別是前沿知識,中學階段更是涉及不多。她們雖然已順利考人大學,但是,文史類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基礎普遍薄弱,科學探究、創新、思考及實踐能力較弱,科學素養水平較低。

三、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對策思考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水平較低的現狀不適應社會及學前兒童全面發展的需要,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勢在必行。

(一)重視科學教育,激發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

科學學習的興趣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來說,科學的啟蒙更多的是科學興趣的培育。一個缺乏科學興趣的老師怎能喚醒幼兒的科學興趣呢?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常是文史類出身,大學聯考時之所以選擇文科,有的是因為理科基礎薄弱,有的則是對理科知識不感興趣,再經過專門的文科學習,造成了自然科學認知結構的不良,漸漸失去了科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喚起興趣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有效學習科學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過:“每當我們致力於影響學生的認知結構,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義學習和保持時,我們就深人到了教育過程的核心。”為此,要注意知識學習的基本性與基礎性,有效啟用學生認知結構的知識生長點,以保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內容的選擇上考慮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生活實際的需要;在教學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樣化,儘可能運用多媒體和實踐操作方法等,開展多種科學興趣小組和科學知識競賽,改變因中學階段過高的學習壓力導致的對科學的枯燥看法和態度,逐漸營造校園科技創新的氛圍。

(二)建立系統的科學教育體系,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課程建設是當前高職高專及高等師範院校推動素質教育的核心舉措,也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水平,就應該建構新的科學課程體系,實現文理滲透,面向學生增設科學史、科學社會學、科學 哲學 、STS等綜合課程,使科學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科學教育要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而且要貫穿於專業教育之中,掌握科學方法中的哲學方法、一般方法和具體方法,培養大批基礎紮實、寬厚、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領域專業訓練的複合型人才,以增強社會的適應性。學生應該重點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學中的常規方法(如觀察與實驗、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歸納與演繹、理想化等)與非常規方法(如自覺與靈感、科學美學思想等)。通過科學方法教育,使學生比較全面系統地瞭解常用的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體的科學方法,並進行必要的科學思維訓練(包括嚴格的邏輯思維訓練和非理性、非邏輯的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前,國外許多先進大學奉行的都是“通才教育 ”模式,即大學 科學 教育課程應覆蓋所有學生,尤其是文科學生,應接受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基本科學教育,這種教育不是專業教育,而是一種通識教育,旨在提高科學素養,其開設方式主要通過開設科學教育必修課。

然而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科學教育課程的比例很少,而且這些課程主要是分佈在第一、二學年,課時量也不多,到了第三、四學年的課程體系中,有關科學教育的課程更是少之甚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集中在學前專業主幹課程和技能技巧課,據瞭解,很多學生在鋼琴、舞蹈、活動設計等技能技巧課程上花費了絕大部分時間,在課程體系中缺乏系統的科學教育課程。可以把科學教育內容滲透於人文社會課程中。若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設過多的科學教育課程,可能負擔過重。一方面,可以建構一種文理融合的課程,如科學史和科學 哲學 的內容可以放在人文社會科學( 歷史 和哲學課程)中,把科學、科技與社會關係的內容可以安掃濃社會研究課程中學習。另一方面,從人文學科中挖掘科學素養的內涵。從而構建系統、有校的科學教育體系,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三)在多途徑中開展科學教育,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

1、組織各種科學興趣小組,開展科普講座

學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舉辦科普講座,組織參觀科普展覽,科普論文評獎活動等,對提高其科學素養很有幫助。第一,鼓勵學生閱讀大量的科普書籍。如閱讀 現代 科技方面的書籍,可彌補他們對現代科學知識及其 發展 狀況的空白。很多科普讀物,都是科學發明的開拓者或諾貝爾獎獲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適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閱讀。第二,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讓他們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杜威認為,兒童生來具有四類興趣或本能:“社會本能”“製作本能”“探究本能”與“ 藝術 性本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科學教育最適合發展兒童的探究本能,教師要為其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舞臺,這就要求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培養能熟練實施探究式科學教育的幼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在學校期間就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學學習的能力。

結合學生的不同需要組建各類科學興趣小組。如“天文興趣小組”、“數理愛好者協會”、“自發組織理論討論會”、“攝影愛好者協會”、“環保興趣小組”、“機器人研究會”、“家用電器小發明小組”、“現代通訊研究會”等等。科學興趣小組可以讓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思想變成現實。發動興趣小組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各種廢舊或容易得到、價格比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實驗室,自己管理,這比實驗室開放更切合實際。為了更好地鼓勵學生搞研究,在科學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學生頭腦中的已有經驗及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在教學方法上,可以實施發現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在教學成績的評定上應該靈活、科學而多樣化。這是一種很好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嘗試。讓學生真正感覺到學有所樂。學右所長。學有所用。

2、營造良好的、崇尚科學的教育環境

營造良好的、崇尚科學的教育環境,可以通過組織系列人文講壇,建立積極活動的科技協會,創辦科技小刊物,舉辦校園科技節、 體育 節、文化節等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活躍校園科學文化氛圍。在繼續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的同時,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豐富科普宣傳內容,切實加大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觀點和科學方法的傳播力度,不斷提高學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參與程度。充分發揮科技場館、博物館、動植物園、科技活動場所和科普宣傳畫廊等基礎設施的平臺作用,堅持培訓與宣傳相結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際的科普發展措施,從而切實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

3、開展各類科學知識競賽,加深對科學知識和概念的理解。

在課餘時間裡,可以組織開展各類科學知識競賽,活躍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如精心舉辦“天文知識競賽”、“環保知識競賽”、“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大學生電腦機器人競賽”等這樣的科技活動,開展各種科學知識競賽意義十分巨大,它不僅能促進學生學習“科學技術概論”這門課程,還能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又能讓一部分有特長的人有機會表現自己。在競賽過程中,觀眾的科普水平會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下不知不覺得到提高。從而,加深和鞏固學生對科學知識和概念的理解與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