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代前中期人口發展的再認識

才智咖 人氣:1.33W

由於人口統計標準的改變,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數字有史以來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億大關(1.4億),並相繼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億,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億, 這幾個年代和數字因此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國內學者對這一的態度帶有鮮明的階段性:“1978年前不敢議及人口過剩問題,而1978年以後大不相同,不少學者都認為清代的人口過剩已十分嚴重”(注:袁祖亮、延勝:《古代人口史回顧與展望》,《研究》1996年第5期。)。80年代以後, 清代“人口膨脹”、“人口激增”、“人口飛躍”、“人口奇蹟”、“人口危機”等諸多駭人的名詞更不斷湧出,清代人口研究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近些年來中國日趨明顯的人口壓力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人口問題的憂患意識,反映到學術研究,就是很多學者容易“自覺或不自覺地相信清代前中期中國人口確實增長過快”(注: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長及原因》,《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在不少論著中只要涉及清代人口問題,學者們便不加辨析地拿此前歷代的戶數和口數(數千萬)與清代相對真實的人口數(數億)作對照,以證明清代的“人口奇蹟”。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又使人們不太重視人口史研究動態的,造成一段時期內,研究清代人口發展的論文雖然很多,但“大多數論文並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注: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3頁。)。 葛劍雄、李伯重等先生顯然已注意到這個誤區,在各自的論著中作了精闢或質疑(注:參見前引葛劍雄、李伯重著作。),惜由於所限,均是點到為止,未作詳論。本文正是以此為出發點,通過對清代前中期人口基數及人口增長率的估計,重新釐清清代人口發展狀況,為更加客觀真實地認識清代中期的人口現象做出努力。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對清代前中期人口發展的再認識

一、清代前期人口(1644—1741)

清初人口與明末人口基數直接相關。明末人口經過西方學者的深入研究,已基本令人信服地推翻了明代官方統計數字5000—6000餘萬的可靠性,學者們根據各自研究,推測出早在明代中晚期(萬曆年間,1600年左右),中國人口就已愈億,數字在1.2億—2億之間(注:參見高王凌:《明清時期的中國人口》(《清史研究》1994年第3 期)和葛劍雄、曹樹基:《對明代人口總數的新估計》(《中國史研究》1995 年第1期)。)。

然而,由於明末農民起義和明清鼎革,清初的人口數字再次成為一個無法的難題,引起了諸多估計與爭論。中國學者的估計略為保守,一度傾向於“以丁折口”的學者,分別將清初丁、口比例大致定為1∶4、1∶5、1∶6等,從而根據官方對“人丁”的統計數字1063萬(順治8年,公元1651年)分別推算出清初人口當為4000餘萬、5000 餘萬和6000餘萬,這種推演算法現已基本為學界否定。程賢敏先生根據康熙末年至雍正十二年間的人口年均增長率逆推出順治八年的人口當為7000餘萬(注:程賢敏:《論清代人口增長率及“過剩問題”》,《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3期。),但由於其根據的基數仍是“人丁”數, 所以推測數字顯然偏低。高王凌認為康熙20年代(1682 年左右), 中國人口約有7000—8000萬,到1700年大約有9000萬至1 億左右(注:高王凌:《清代初期中國人口的估算問題》,《人口與實踐》1984年第2期。)。以何柄棣為代表的西方學者,因早已認定清朝前期的丁數只是賦稅單位,不能代表人口數或成年男子數,所以對清初人口的估計相對樂觀,他們普遍認為,清初人口(17世紀中期至17世紀末,1650—1700 )當在1億—1.5億之間(注:參見高王凌:《明清時期的中國人口》。)。

人口學原理及人口發展史已經證明:人口發展速度是有“惰性”的,即長時期內形成的人口增長速度及其基數,會持久地依慣性向前執行。而在人口史研究中,人們仍然容易過高估計動亂或朝代鼎革之際所造成的人口損失。事實上,戰爭在某些地區對人口雖然有較大力量的損傷,但同時在當地和其他地區依然有大量新的人口出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著減少了的人口。即使這種彌補不能使人口總量繼續增加,至少在50年至100年的時間長度內,不會出現驚人的倒退, 短期的損失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