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才智咖 人氣:2.91W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職業教育越來越成為影響經濟社套發展的重要因素。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相關研究,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結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歷程,對當今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提出了完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 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職業教育越來越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相關研究,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是確保我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簡單地說就是解決如何培養技能型人才問題的一套體系。它是職業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職業教育思想和理論指導下,根據現有的辦學條件,為完成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而構建起來的人才培養結構正規化、人才培養過程的標準樣式和執行方式,是對人才培養的一種總體性表現。基於不同職業教育理念,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經歷了由新中國成立初期“半工半讀”的培養模式,到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產教結合”的培養模式,再到新世紀以來實施的“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不斷髮展和日趨完善,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現有的“32學結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及特徵
  
  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進入新世紀,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職業院校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各職業院校也在不斷創新“工學結合”的具體模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利用學校和企業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將學校的課堂教學與企業生產現場教育有機結合,滿足企業需要,實現學生職業能力與企業崗位要求之間“無縫”對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如今備受關注和重視,也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眾多院校、企業部門積極提倡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
  2.“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徵
  “工學結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鮮明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時代性。“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將教育與實踐相結合,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此模式下,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以適應企業的需要。(2)職業性。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由校企雙方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共同確定培養目標,設定課程和安排教學內容,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具有很強的職業性。(3)雙重性。學校與企業結合,兩者共同參與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4)互利性。“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對於學校來說,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對於企業來說,通過參與學校制定人才培養的計劃和標準,能夠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提升企業的活力。
  
  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隨著“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髮展,具體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湧現,如“訂單式”、頂崗實習式、“2+1”分段式、學工交替式、專案導向式等。不論何種培養模式,其實質都是通過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者的資源及環境,通過課堂教育和實際工作經驗的獲取來培養學生,以此達到雙贏的效果。下面就幾種“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
  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問題分析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企業根據崗位需求與學校簽訂用人協議後,由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組織教學、選拔學生、考核上崗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有目標地對學生的未來進行必要的設計,圍繞職業崗位的需求確定教學內容與課程設定。這為學生提前預定了就業崗位,提高了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企業培養了大批基礎理論知識紮實、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同時也拓寬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思路,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從而收到了校、企、生三贏的良好效果。然而,這種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題。由於單位已定,就業問題已經解決,學生很容易產生鬆懈麻痺、不思進取的問題。(2)教學條件落後。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由於缺乏實踐教學基地,校內實訓裝置設施不足,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致使企業對簽訂“訂單”合作培養人才的'積極性不高。(3)“雙師型”師資隊伍缺乏。“訂單教育”強調教師不僅具備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崗位工作的指導能力。但大多職業院校教師缺乏實踐技能,難以適應實踐性較強的職業教育的辦學。(4)“訂單”不足。現有的政策法規強制性和操作性不足,許多優惠政策往往成為一紙空文。加之畢業生總體素質不高,造成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許多職業院校與企業缺乏長期合作的機制,致使職業院校“訂單”不足,這也影響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

關於“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頂崗實習”培養模式及其問題分析
  “頂崗實習”培養模式下,學生還沒有完全畢業,但大部分主要專業課都已經修完,由於就業機會難得或企業急需技術人員,高職學校允許學生提前走上工作崗位,作為企業正式員工開始工作和鍛鍊,直接接受企業的考核和績效評價。
  作為“工學結合”的一種培養模式,“頂崗實習”的培養模式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校內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各種實踐,加之企業內部真實的頂崗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了就業即能頂崗的要求。但是存在的問題依然不能忽視。(1)頂崗實習崗位不足問題。由於職業院校規模的擴張,加之部分學校專業設定不合理,造成與區域產業結構不匹配,引起某些專業頂崗實習崗位不足。一些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也引起了崗位的不足問題。(2)頂崗實習期間教學管理問題。學生頂崗實習後,學校往往將學生的管理交由企業操作,而學校在此期間則處於相對缺位狀態,造成對學生的管理不足。(3)頂崗實習考核評價存在問題。目前各職業院校普遍以實習小結等書面形式來考核學生,多以教師或師傅寫評語加蓋章等來表示。這種評價形式單一、方法簡單,難以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且主觀性、隨意性較大,難以體現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