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與物流熱背後的冷思考

才智咖 人氣:3.14W

       摘要:現代企業在應對市場變化的過程中,會設計新的服務專案,這些專案經常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進而造成資訊系統林立和物流流程交疊的問題。本文分析這一現象的產生原因,並提出從戰略規劃的角度和標準化流程設計的角度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資訊化與物流熱背後的冷思考

       關鍵詞:資訊化;物流管理;流程

       資訊化與物流共通的服務特性儘管企業資訊化的標準還沒有統一的模式,八十年代以後,伴隨著管理資訊系統(MIS)、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計算機整合製造或計算機整合企業(CIM/CIE),決策支援系統(DSS)等系統資訊化專案的出現,企業資訊化的神祕面紗已經逐步被揭開。其本質是利用資訊技術,在一定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控制和整合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資訊,實現企業內部、外部資訊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協同發展。隨著資訊化專案在企業中的普及,不難發現,無論資訊化專案以何種管理角度切入,為什麼樣的管理層次呈現資料,資訊化是一種管理的支援手段,是服務於管理過程的工具。以ERP系統為例,整個管理過程都是通過“某某單”的.形式傳遞的,這些單據就是計劃、執行和統計結果的記錄。資訊系統可以理解為手工記錄的另一種載體,引入這種載體以後,是可以提供更加快捷的查詢服務和統計服務,在此基礎上,可以對資料進一步分析,深入挖掘。與資訊化相比,物流概念為中國企業所認同的時間儘管推後了20年的時間,但物流及其相關理念在企業中的推廣速度和普及程度並不亞於資訊化。無論是在物流管理分散於企業的各個職能機構,還是集中於物流部門,物流管理對企業的採購、生產、銷售,包括售前和售後服務都起到支撐和服務的作用,換言之,恰恰是由於物流的配合,才能使企業的其他職能部門順暢的運作。無論是資訊化還是物流管理,對於企業來講都不過是一種工具,一種手段,他們都具有共通的服務特性,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肆意而為的“拿來主義”恰恰是由於資訊化和物流這種共通的服務特性,使它們在企業中不斷地被“拿來”。面對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如何更快地應對市場的變化,提供相應的產品或服務,已經成為衡量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標尺,同時也會折射出企業效益的優劣。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和變化,很多大中型企業能夠以成立專案組的方式及時地響應,與此相伴的是一個“新”的業務流程,如果該業務穩定,且業務量可觀,為了保證科學化管理,企業就會為其開發資訊系統,如果該專案涉及物料的配套,也會為之設計物流作業流程,以支援該專案的實施。伴隨著業務型別的擴充套件,相關的配套建設隨之產生,這一現象在現代企業的管理過程中並不少見。表面上看,企業資訊化建設繁華似錦,以某一國有大型企業的實際來看,涉及該企業管理的資訊系統有四五十之多。

       一旦深入企業內部,資訊孤島的現象非常嚴重,資訊系統之間的溝通,很多依靠人工的資料採集,資料輸入來完成,效率低下,統計困難的問題非常突出。與業務擴充套件和資訊系統交錯建設現象非常類似,物流業務流程的設計也是一種割裂的局面。企業的業務是應市場之需而變,而企業的業務流程設計又是針對每一個業務的要求而設計,在倡導物流管理一體化的同時,物流部門卻要滿足不同業務部門、不同服務專案的特定要求,由此引發產生了多個類別的物流業務過程。物流部門為了滿足企業的要求,只能通過增加職能部門和作業人員來解決,長此以往,往往會出現職能部門責任不清,人員過剩的問題。在大力倡導資訊化管理和物流管理的今天,上面所提到的問題,也可以打著資訊化建設或者物流系統建設的旗號寫入企業的功績簿,但企業實際的效率卻在多個系統、多個流程的不斷切換中消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