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9W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各類高階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大,而安全工程專業是一個應用型很廣的工科專業[1]。我校安全工程專業自2010年開始招生,學科基礎良好,依託良好的建築、土木工程相關學科基礎,和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環境工程專業等相關專業的輔助力量,有著較明顯的行業特色,側重於建築安全方向,次重發展礦業安全方向和工業安全方向[2]。為加強本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以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本文基於“3+1”的人才培養模式,對本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考論文

一、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轉型,應用技能型人才逐漸成為了我國普通高校的培養目標。為加強普通高校人才培養以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已有一些高校採用“3+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3年的理論教學與1年的實踐教學相結合,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就是基於“3+1”人才培養模式設定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發現“3+1”培養模式的關鍵環節在於“1”,即實踐教學環節,然而其在高等教育教學培養過程中往往是薄弱環節,目前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1)觀念意識不強,對實踐教學環節重視程度不夠(2)校方資金投入不到位,實踐教學培養體系不夠健全。(3)缺乏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實踐教學環節模式單一。(4)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結構欠合理,教師創新精神不夠(5)實習實踐與畢業設計就業融合不到位。基於上述問題,本文基於“3+1”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結合學院現有資源提出一套適用於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及方法。

二、實踐教學的改革思路

在學院構建的3+1人才培養模式下,改革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乃形勢所趨,因而安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本人結合本專業現有資源提出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一)樹立新觀念,提高實踐教學的重視度,調整實踐教學比例,優化資源配置。

(二)建立聯動的雙導師制,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三)顯著強化專業以滿足課程體系實驗教學和科研訓練的需要。

(四)充分運用政策導向,構建實踐教學平臺與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

三、實踐教學改革方案

培養本領域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是實踐教學改革目的,為實現安全工程專業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給出本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方案。

(一)對未來的高等教育而言,只有在繼續完善大學課程的理論教學的同時,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真正提高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本專業要在學院構建的以公共基礎課為根,專業基礎課為幹,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為枝葉的“樹狀”課程體系基礎上,加大實踐教學力度,顯著強化專業,以提升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建立聯動的雙導師制,企業工程師和教研室教師組成雙導師,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師-工程師”有機結合的新機制,通過科學融合,既能提升本校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企業工程師的理論水平,又能提高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的綜合效果。同時學院與企業聯合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明確校企各自的教學內容和質量目標,實踐教學過程中以企業導師為主,根據企業需求以及學校對人才培養的定位,確定企業學習階段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標準,共同完成最後一年的實踐教學。

(二)以我校的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建築裝置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依託,加強實驗、實習、實訓、實戰“四實平臺”建設,加大校內實習基地的開放力度,即學校已建成執行的鍋爐房、長春建築學院董事長屬下的房地產開發公司、設計院、實驗中心構建的重點實驗室等,長期作為本專業的實習、實訓、實戰平臺,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工程實踐環境氛圍。

(三)按照社會需求及行業發展需要,主要選擇省內本專業領域知名企業或研究單位充分發揮與企業單位的合作,建立穩固的校內外實習基地,長期為本專業提供包括工程設計、施工、執行管理等各項實習實踐平臺與場所,以滿足本專業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按照“化整為零、由少到多、分時分段”的原則進行校企聯合培養。按培養要求,學生可以分不同階段到不同企業進行1周至3個月的中短期課程學習或工程實踐,也可按雙向選擇原則,在企業進行3個月至1年的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執行除錯、產品研發等工程實踐。形成生產實習(企、校)→課程設計(校、企)→執行管理實習(企、校)、畢業設計任務佈置(校、企)→畢業實習(企、校)→畢業設計(設計院、校、企)→畢業答辯(校、企、設計院)交叉遞進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習實踐的機會,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即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