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專業改革思考

才智咖 人氣:9.35K

專業綜合改革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秀科學技術人才。直接針對市場、面向就業,根據社會需要確定學生應掌握的專業知識和知識的應用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電氣工程專業改革思考,希望能提供幫助。

 摘要:介紹了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引導的電氣工程專業綜合改革措施,具體包括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學科建設等幾個方面。通過專業綜合改革,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普遍認可的、專業基礎知識紮實、富有創新精神和良好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電氣工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改革

我國教育部於2006年3月成立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2013年6月19日,在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標誌著我國的工程教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目前,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0餘所著名高校的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的認證,更多的高校正在為申請認證做積極的準備或者以達到認證標準作為專業建設和改革的目標[1-7]。本文介紹了廣州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在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面對新形勢所採取的一系列綜合改革措施。

一、專業綜合改革的必要性

我係電氣工程專業的現狀與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開展專業綜合改革。專業綜合改革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秀科學技術人才。直接針對市場、面向就業,根據社會需要確定學生應掌握的專業知識和知識的應用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申請認證、通過認證不是最終目的,而是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引導,通過專業綜合改革,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普遍認可的、專業基礎知識紮實、富有創新精神和良好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二、專業綜合改革措施

(一)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規定專業必須有明確、公開的畢業要求,且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能支援畢業要求的達成。因此,專業改革的第一步是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畢業要求是達成培養目標的支撐,培養目標是對畢業生在畢業後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它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綱,是構建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形成課程體系和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畢業要求是對學生畢業時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具體描述。包括學生通過本專業學習所掌握的技能知識和能力,是學生完成學業時應該取得的學習成果。制定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時,應深入開展社會調查,請畢業生、用人單位等多方人員參加,力求制定得合乎內外需求。

制定時注意將畢業要求(即畢業生能力)細化為能力指標,以方便落實在具體教學環節中,並且能對其進行定量或定性評價的條款。教學內容是達到畢業要求的支撐,畢業要求與教學內容的對應關係和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的.對應關係有所不同,前者是區域性的,是某一條或某幾條畢業要求與某一門或某幾門課程的對應關係,而後者是整體的。也就是說,要把畢業要求逐條地落實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中去,從而明確某門具體課程的教學內容對達到畢業要求的貢獻。傳統教育的課程教學大綱僅對教材所規定的教學內容進行安排。

它規定了每個章節的學時以及每堂課的授課內容,至於每個章節、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與畢業要求之間的關係,以及對達到畢業要求的貢獻,則通常不會提及,因而常常造成師生的迷茫。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學大綱的編寫必須首先明確本門課程對達到畢業要求的哪幾條有貢獻,然後對這幾條畢業要求逐條確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再後確定完成這些教學內容所需的教學時數。

成果導向教學設計的教學大綱是按所涉及的畢業要求的條目,而不是按教材的章節編寫。這樣,對於每一堂課,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十分清楚自己所教或所學對達到畢業要求的貢獻。畢業要求與教學內容的對應關係,又為確定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提供了依據。

(二)課程建設由教學團隊

負責人和課程組組長負責對培養方案中各課程的關係進行梳理,制定本專業基礎核心課程目錄。圍繞核心課程構成幾個課程組,由專人負責組織各課程組的課程建設。如以“電力系統分析”為核心的電力系統課程組,負責“電力系統分析”、“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系統排程”等課程的建設;以“電力電子技術”為核心的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課程組,負責“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電機拖動技術”、“運動控制系統”等課程的建設。

(三)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中心,著力推行研究性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以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為平臺,以師生互動和同學合作為形式,將學習知識與研究問題相結合。有三種基本形式,即基於問題的探究式學習、基於案例的討論式學習和基於專案的參與式學習。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如“導演”,起主導作用,主要是圍繞實際問題,設定學習研究專題,介紹相關的知識,提供主要學習資料和參考文獻,給出分析的切入點與研究路徑的提示。

學生則如“演員”,是學習的主體,他們主動學習相關知識,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通過分析、研究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與建議,並在與教師和同學討論過程中改進和完善。在此過程中,學生即獲得了學科知識,又學會了學習方法,這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必要條件。另外,在團隊交流與合作過程中還形成和提高了個人素養。

教師相應地就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啟發、觀察,並給出指導和評價。由於學生的參與,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師必須讓學生了解每一種答案的優缺點。經過探索,我係已經在“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微電網技術”等課程中成功應用上述方法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 [8-10]。

(四)改革實踐教學環節

電氣工程是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我係特別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和改革。除了優化實驗專案,增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所佔比例等一般措施之外,我係還遵循工程教育認證標準所要求的“教室、實驗室及裝置在數量和功能上滿足教學需要。”這一條件,擬開展開放性實驗裝置的開發。

我係教學實驗室大量採用整合實驗裝置作為實驗平臺。這種裝置主要由獨立的實驗模組掛箱組合而成,優點是接線簡單,能快速驗證實驗原理。缺點是由於整合度高,學生很容易變成簡單的“接線員”,看不到掛箱內的元器件和電路,難以感受到做實驗的氛圍,興趣受到影響。系統除錯過程短,不利於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