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六郎》人物關係解讀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6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王六郎》人物關係解讀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六郎》人物關係解讀論文

摘要

《王六郎》是《聊齋志異》中寫男鬼的重要篇什,具有深遠的民間故事淵源。《王六郎》人物設定簡單,故事情節也相對簡單,但卻是蒲松齡“有意作文”的典型代表。筆者嘗試從王六郎與漁夫的關係入手,探討《王六郎》中王六郎與漁夫的君子之交及其蘊含的深意。

關鍵詞:

《聊齋志異》;蒲松齡;《王六郎》;人物關係

一、引言

《聊齋志異》是我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經過數十年的走訪調查,進行記錄,收集整理之後的再創作所做的短篇文言小說集。小說通過神仙、鬼怪、狐妖等與人類之間所發生的故事廣泛的反映了清代社會的現實生活,很多故事表現了當時的主要社會問題,反映了作者個人的態度。《聊齋》中大多為鬼狐與人類的愛情故事,但是其中也不乏《王六郎》這樣,描述人與水鬼之間的友情,描繪人情世故的作品。《王六郎》是《聊齋志異》卷一的第十二篇,與《聊齋志異》的其他作品相比,情節比較簡單,人物設定也較為清晰,但是所反映的卻是與其他故事不同的深層含義。《王六郎》的故事原型來自於“水鬼漁夫”的民間故事。該故事原型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最初漁夫的身份尚不固定,隨著此類故事的逐漸成熟,漁夫身份也相對固定。雖然《王六郎》的故事型別有著深意的民間故事淵源,情節也大致相同,但經過蒲氏再度創作的“水鬼漁夫”類故事《王六郎》,其內涵已經與民間文學中的“水鬼漁夫”故事有了較大不同。

二、《王六郎》人物關係

友朋關係――王六郎與許姓漁夫

朋友關係雖居五倫之末,但古人卻對朋友十分重視。在《王六郎》中首先最為重要的,也是作者重點呈現的,是漁夫與王六郎之間的友情。小說中王六郎經歷了水鬼到土地神的身份轉變,但漁夫依然是漁夫。值得注意的是,二人的友情並未因王六郎身份的變化而變淡,相反,卻因漁夫堅守諾言而使友情更篤。

在小說角色設定中,王六郎本為男鬼,而許姓漁夫為人。人鬼殊途,一般而言,人鬼之間應不會輕易產生友情。但王六郎與許姓漁夫之間的故事,卻緣於二人共同的愛好,即喝酒。文中一出場,便寫出了二人相識的緣由:“許姓,家淄之北郭。業漁。每夜,攜酒何上,飲且漁。飲則酹地,祝雲:‘河中溺鬼得飲。’以為常。”這本是漁夫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但是卻無意之間感動了身為水鬼的王六郎。

原來,王六郎生前“素嗜酒,沉醉溺死”。為報漁夫的“酹奠”之意,為之驅魚。因此才出現,“他人漁,迄無所獲;而許獨滿筐”的情形。但在王六郎現身之前,漁夫對此可謂一無所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王六郎現身之前,王六郎在水下,漁夫在岸邊,二者同飲酒但並無感情的交流。二者的關係,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友情。畢竟,漁夫的“酹奠”,更多的是出自於對河水及河中溺鬼的恐懼,或者是自然崇拜的外化。直到水鬼王六郎現身,“一夕,方獨酌,有少年來,徘徊其側。讓之飲,慨與同酌。既而終夜不獲一魚,意頗失。少年起曰:‘請於下流為君驅之。’遂飄然去。少間,復返,曰:‘魚大至矣。’果聞唼呷有聲。舉網而得數頭,皆盈尺。”漁夫以打漁為生,王六郎有能力驅魚,而二者有共同的愛好飲酒,因此在“飲酒驅魚”中,二人互惠互利。但正是在這種模式的相處中,二人產生了誠摯的友情。

王六郎在自己將要轉世的之前,告之漁夫實情,漁夫也真心的為他高興。但同時二人也為了即將到來的離別而傷心。當面對王六郎因為善良而喪失了投胎轉世的機會時,漁夫也安慰他會被上天垂憐,“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後來果真被漁夫言中了。在王六郎成為土地神之後,還相約二人相見,雖然人神不能相見,但是二人都信守當日諾言,斬斷阻隔,在漁夫夢中相見。楊六郎化為風與漁夫相見相送,欻有羊角風起,隨行十餘里。許再拜曰:“六郎珍重!勿勞遠涉。君心仁愛,自能造福一方,無庸故人囑也。”風盤旋久之,乃去。村人亦嗟訝而返。許歸,家稍裕,遂不復漁。後見招遠人問之,其靈應如響雲。

漁夫通過堅守諾言,使之與王六郎二人的友情得以延續,也使二人的友情經歷了人神殊途的考驗。作者藉由許氏漁夫妻子之口的陳述了去看王六郎的利害關係,妻子從某種角度所代表的是普通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妻子的笑並不是普通的笑,而是嘲笑,是不相信二人誓約的嘲笑,但是面對妻子的嘲笑,漁夫還是毅然決然的去了,這正是對於當日誓約的守信表現。許歸,即欲冶裝東下。妻笑曰:“此去數百里,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以共語。”許不聽,竟抵招遠。王六郎對於漁夫信守諾言,前來探望非常感動:“遠勞顧問,喜淚交併。但任微職,不便會面,咫尺河山,甚愴於懷。居人薄有所贈,聊酬夙好。歸如有期,尚當走送。”結果王六郎以獨特的方式,使好友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總之,小說通過漁夫與王六郎的友情,寫出了王六郎的善良和重情重義。

除了王六郎與漁夫的友情外,小說中還寫到了王六郎與落水婦人之間的關係。本來二者是替代關係,婦人由人變為鬼,而王六郎則可因為婦人之死投胎轉世為人。王六郎為了轉世等待了許久,終於在悽苦漫長的等待之中,遇到了可以代替他的人,“兄於河畔視之,亭午,有女子渡河而溺者,是也。”但是那人卻是――果有婦人抱嬰兒來,及河而墮。兒拋岸上,揚手擲足而啼。”為了王六郎能順利投胎轉世,漁夫對溺水的婦人並未施以援手,相反是王六郎動了惻隱之心放了婦人一條生路。王六郎心中的善念最後讓“婦沉浮者屢矣,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兒徑去。”冒著無法再轉世投胎的危險,王六郎還是救了婦人。他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女子已相代矣;僕憐其抱中兒,代弟一人,遂殘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兩人之緣未盡耶?”王六郎害怕因為自己一個人的轉生,連累兩個性命,放棄了轉生,他的善念不僅僅拯救了婦人,更拯救了其懷中的嬰兒。也正是因為王六郎的善良,才感動了天帝,最終讓他成為了治理一方的.土地神。

三、《王六郎》人物關係所表現的深層含義

一方面,正如蒲松齡自己所說的那樣,“置身青雲,無忘貧賤,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車中貴介,寧復識戴笠人哉?餘鄉有林下者,家綦貧。有童稚交,任肥秩。計投之必相周顧。竭力辦裝,奔涉千里,殊失所望;瀉囊貨騎,始得歸。其族弟甚諧,作月令嘲之雲:‘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傘蓋不張,馬化為驢,靴始收聲。’念此可為一笑。”這世間真正難能可貴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蒲松齡明寫人鬼的友情,實際上,就是為世人表現出何為真正的情誼。王六郎與漁夫二人本是志趣相投才能有機會深交,而兩個人在同樣的志趣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尤其是在情節的發展之中,兩個人所面臨著種種阻礙,人鬼殊途、人神不通、道阻且長這些都阻礙著兩個人的相見與深交,但是事情恰恰相反,二人深情厚誼在志趣相投的基礎上愈發的讓人佩服。

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中國古代底層百姓的安貧樂道,在中國的鬼文化之中,不能轉世投胎的鬼有兩種,一種是有極大的冤屈或者怨恨的厲鬼,一種是其屍首無法得到安葬而自身死者的魂魄只能遊蕩在外,從文中所陳述的事實可以發現,王六郎有可能是一個無法得到安葬的孤魂野鬼,而在河中溺死卻不能得到安葬,可以表現出王六郎生前所在並不一個富裕人家。這從他畏首畏尾,踟躕不前的行為也可以看出。同時在二人相見之前,王六郎也念及漁夫多次請他喝酒的情分,數次為他驅趕魚群,數次之後,才出現相認,這也正是在底層百姓間所流傳的禮尚往來之情。作為平民子弟的王六郎在與漁夫相見之中,覓得了知音,二人飲酒談天,很是快樂。在可以相聚的日子裡王六郎與漁夫可以說摒棄了人鬼殊途,飲酒談天,暢快非常。

參考文獻:

[1]林語堂著,越裔漢譯.生活的藝術[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2](漢)司馬遷撰,(唐)張守節正義.史記[M].中華書局,2005

[3](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M].中華書局,2005

[4](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M].中華書局,2005

[5](清)袁枚著,別曦註譯.隨園食單[M].三秦出版社,2005

[6](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7]黎福清著.中國酒器文化[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8](清)顧觀光輯,楊鵬舉校注.神農本草經[M].學苑出版社,2002

[9]木東,楊晟盛點校,尚秉和著.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M].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10]王平著.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