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中國音樂生成過程與音樂主體的感知方式

才智咖 人氣:1.21W
摘要:音樂的生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樂音、聲音結構和主體對於世界的音樂化感知。其中樂音是其最終的直觀呈現方式,由和諧的聲音構成,樂音可以追溯為聲音結構並最終來自於創作和聆聽主體對於世界的音樂化感知。音樂結構是音樂聲音的特定構成方式,旋律結構和節奏是其最主要的聲音結構方式,其中節奏是聲音有規律的重複,旋律體現為特定節奏中聲音的橫向聯絡。主體對世界的音樂化感知可以分別落實為主體對於世界和諧運動形式的感知和對於生命時間流逝的感知。西方音樂基本生成於對於世界和諧運動形式的感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音樂生成和人們對於時間流逝的感知與關注密切相關,當人們專注於生命時間的流逝並將這種時間之延續和天地節律相統一,則世界便是一種音樂化的世界,在此音樂化的世界中方能實現“大音希聲”、“無聲之中獨聞和”。

關鍵詞:聲音;結構;感知方式;時間化感知

 
  一、樂音、樂體和樂本
  
  和其它藝術形式相比,音樂是一個相對遊移和難以歸納的概念,幾乎和時間一樣難以把握,但是人們一直沒有放棄對於音樂各個方面的界定和廓清。本文擬將音樂分為樂音、聲音結構和主體感知方式這三個不同層面分析,與此相應的是樂音、樂體、樂本這三個概念。它們既是音樂存在的三個層面,同時也是音樂生成的不同階段。“樂體”和“樂本”借鑑了修海林先生的兩個概念。修海林先生用“樂本”和“樂體”來界定中西方音樂的存在方式,指出中國的音樂觀是“樂本論”,而西方音樂觀本質上是“樂體論”。本文將延用這兩個概念,但將“樂本”和“樂體”兩者既作為中西音樂橫向區別的概念,同時也用來藉以描述音樂的不同生成階段,並著重在樂本這一層面討論中國音樂本源於對世界的音樂化感知。總體而言,西方樂體說是建立在對於世界空間運動之表現和模仿之上,這一點孫群星在其《音樂美學的始祖——<樂記>與<詩學>》一書中已經有所論述:“西方自古希臘,重視生成、重視物質、重視事物的內部結構,這對音樂來說就導致了對其動機、結構、樂匯、主體、樂段及各種結構、各種題材探索肇端。”。中國的音樂生成則基於人對於世界的時間化感知。
  西方音樂美學的代表人物漢斯力克指出:“音樂的原始要素是和諧的聲音,它的本質是節奏。”(以上著重號原作者加)音樂最顯著的外部特徵就是和諧的聲音,一切音樂作品都是通過和諧的聲音呈現於世人的。“和諧的聲音”是音樂中的聲音要素——樂音,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節奏,節奏使得聲音有序化。樂音是音樂最顯而易見的層面,也是樂本和樂體的外在呈現方式。在樂音背後使其獲得“和諧”的是有規律的聲音運動形式:“音樂的內容就是音樂的運動形式。”嚴格說來,音樂的內容就是哆、唻、咪等七個音符,而其形式就是它們的組合方式,支撐著這一美麗的音樂世界的,是聲音背後的音樂結構——樂體。音樂結構就是音樂作為審美客體的組合方式,因而我們對於樂音的分析從音樂基本結構要素——節奏和旋律開始。
  在眾多音樂因素中節奏是最具有公眾性的。音樂美學對節奏的研究成功地表明,節奏的內在原因是人的呼吸,外在原因是四季交替以及天體有規律的執行,因此節奏作為一種形式,簡言之是一種有規律的重複。它的先驗性與時間的先驗性共在,如同人生來就在時間之中,人生來也就在節奏之中。對於人類知覺而言,無論是時鐘所反映出來的時間,還是由最初四季光陰的變化而反映出來的時間,從來沒有無節奏的時間。節奏是先驗的,所以也是可以被人們普遍接受和感知的,同時在其它諸音樂元素中是最具有公眾性的因素:“節奏善於異常有力地、直接地、幾乎是從生理上感染廣大聽眾:鼓聲甚至可以從情感上感染完全不懂音樂的人。”正因為如此,節奏可以對公眾起到協調作用,增加一項活動的統一性,即使現在,勞動中的人們還以一種或簡單或複雜的節奏來協調動作。由此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民歌如民間樂府、民謠等民間詩歌創作是最具有節奏感的,事實也是如此。民歌永遠有一種最簡單的節奏,同時簡單強烈的節奏對於多數人都具有顯而易見的感染性甚至煽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