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相關問題的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9.37K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中學英語教學更是如此。英語教學複雜而艱鉅:教材版本不斷更新使得教師難以適應,教學的主客觀因素制約使得費時低效現象普遍存在,教師的觀念更新與綜合素質的提高任重道遠。以上這些問題將長期存在下去,同時也會衍生出一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實際問題:

中學英語教學相關問題的研究論文

一、新課改呼喚更多的教學風格獨特、研究型的教師

為了更大程度提高英語課堂效益,我們主張英語教師要張揚個性、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逐步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但是,我們發現這類教師並不多。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是由於工作量繁重使得教師無暇顧及改進教學方法,反思教學行為。長此以往,教師的進取心、革新意識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損,最終導致教師陷入一種麻木的狀態。曾有教師向筆者抱怨:“我上2個班,又當班主任,每天忙於教學、批改作業、管理學生,哪來時間學習、進行教學反思呢?”

在此,我們建議教師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反省自己的教學,學習教育教育理論,研究教學中具有普遍意義的代表性問題。英語教學是一份苦差事,只有搞些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才能使自己苦中有樂。

二、教師的勤奮教學與巧用功

廣大中學英語教師勤奮敬業、任勞任怨,在中學英語教學領域辛勤耕耘,結出了累累碩果。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有一些教師雖花了較大精力,但教學效果並不是很好。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處理好勤奮教學與巧用功之間的關係。例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試卷講評課時一些教師習慣於逐題解答。這樣做既耗時又低效。其實,我們不妨每次考完之後請幾個學生協助統計一下各小題的錯誤率,教師根據統計資料只重點講評答錯率高的題目,做到有的放矢。我們提倡在英語教學中巧用功並不是要我們的教師去投機取巧,而是希望教師根據外語教學規律,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在教學中巧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益。

英語作文訓練是師生都頗感頭痛的問題。雖然有些教師注意到了經常佈置學生寫各種體裁的作文,也及時把學生的習作逐一認真批改,但效果並不理想。有的教師獨具匠心,在作文訓練上善於巧用功,設計出“合作作文”訓練模式。這是英語教學巧用功的典範。具體做法是:安排4個同學一組,根據作文題目每人寫2~3句,然後合併成一篇文章,最後大家集體討論訂正作文中的錯誤,由一位同學重新謄寫一遍後再交給老師批閱。這種訓練方法既提高了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又減輕了教師批改作業的沉重負擔。

三、更新觀念與苦練內功

教學觀念的新與舊與教師是否具備強烈的求知慾、開拓意識是否強烈、自我反省能力是否強烈有著必然的.聯絡。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關係到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成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否能落到實處。不少英語教師願意承認自己的英語粉筆字寫得不好或英語口語不行,但卻不承認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落後。他們中的許多人自己的思想觀念落伍了卻渾然不知。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那些觀念落後者的種種行為:

1、藉口教學任務繁重,平時基本上不閱讀教育理論書刊。

分析;無論教學再忙,每天抽出半個小時來學習新知識是可能的,關鍵是毅力和習慣養成問題。

2、過分強調客觀原因,排斥新生事物。

分析:這是怕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在作怪。例如,用電腦製作多媒體課件的確是件麻煩事情,耗時又費精力。但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恰當的話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益。

3、過分依賴與課本配套的教參,當作備課、教學的聖經,自己沒有對教材進行創造性處理。

分析:這是典型的拿來主義,是不喜歡獨立思考、懶惰的表現。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曾說過:如果我們的教師長期死抱教參不放,那麼教出來的學生將是缺乏活力和創造力的。

我們認為苦練內功與更新觀念同樣重要。英語教學界泰斗、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對內功好的英語教師進行了經典的概括:

①Goodmorality;

②GoodcommandofEnglish;

③Goodmethodology.

梨園裡有句行話:“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教師經常示範,如果內功不行,示範的效果肯定不會理想。那麼如何苦練內功呢?英語教師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強內功。

1、教師要把教育當成自己無怨無悔的終生職業,加強師德修養;只有師德高尚、人品優秀的教師才能把教學搞好。

2、由於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示範性很強的學科,對英語教師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苦練這幾個方面的基本功,尤其是語音語調要好。

3、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沒有現代教育理論支撐的外語教學是蒼白無力的。

4、英語同時也是綜合性很強的科目,需要教師有廣博的知識。一個知識面狹窄,為教英語而教英語的教師是難以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學生的。

5、培養堅強的意志。外語教師要具備成熟的心理品質,因為掌握一門外語很難,教好一門外語更難。

6、教無定法,貴在有法,有心得法。新課改形勢下的中學英語教師要努力研究各種教學流派,博採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四、英語教學行為中不可忽視的細節問題

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此話一點不假,因為細節反映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一個不注意細節,粗枝大葉的人辦事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英語教學是較為複雜的系統工程,環環相扣。

讓我們舉例說明教學行為中不注意細節的種種表現:

1、在一堂課結束之前,不少教師喜歡自己歸納本課所教的內容。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好,不如請幾個學生歸納,教師做補充。

2、有些教師習慣提出問題之後馬上叫學生回答,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學生回答問題由於思考時間不充分答不到點子上。如果我們在問完之後,淺層次的問題給學生3~5秒,深層次的問題6~8秒的時間思考,效果會好得多。

3、有的教學活動安排得滿滿的,應該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消化所學的內容,教師這時可以從容地一邊巡堂,一邊解答疑惑。關於教師拖堂這個問題,陳琳教授直截了當建議教師下課鈴一響就應該shutup。

4、批改作業時,有些教師能做到認真批改糾正學生的各種錯誤,但沒有注意針對學生的問題或成績寫一些簡明扼要的評語。如,在批改學生的作文如遇到拼寫單詞有過多的錯誤時,教師不妨寫如下的評語:Pleasepayspecialattentiontoyourspelling,ltisimpossibletolearnEnglishwellwithoutasolidfoundation0fvocabulary.Workoutaplanofmemorizingnewwordsandsticktoitandsoonyouwillmakerapidprogressinit.

5、儘管多媒體輔助教學較為普遍了,但板書的作用不可忽視。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的板書規劃不夠科學合理、重難點不夠突出、條理性不強、隨意性很大,他們要麼到那裡就寫到那裡,該保留的內容沒有保留,不該保留的留在黑板的顯著位置。

以上列舉的均是不夠重視教學行為細節的表現,當然不能包括所有的現象。如果我們能正視這些教學行為的細節問題,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將會更加紮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