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區資源承載力動態變化及對策分析

才智咖 人氣:3.07W
  

                         作者:農曉春 韋小妮 陳秋華

喀斯特山區資源承載力動態變化及對策分析
  [摘要]文章選取喀斯特生態環境脆弱典型區之一的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作為研究區域,選用耕地、牧草地、林地、水域、化石燃料地、建築用地等六個參評因子,運用生態足跡模型對大化縣的資源承載力狀況進行了動態綜合分析,並作為大化縣資源環境安全評價資訊系統的一個重要評價模組,利用GIS技術對其評價結果視覺化輸出分析。結果發現,從1996年到2000年大化縣的生態足跡都出現了生態赤字,並高於同期的全國平均水平,說明環境脆弱的喀斯特山區資源承載力處於較低水平,該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很大,並運用可持續發展理論,針對喀斯特山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相應的輔助對策。
  [關鍵詞]喀斯特山區;資源承載力;生態足跡;廣西大化縣;GIS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大化縣)處於桂西北喀斯特地區脆弱生態環境之中,是典型的喀斯特貧困山區縣。利用生態足跡模型(ecologicalfootprint,EF)對喀斯特山區的資源承載力進行量化研究可以使人們對該地區的資源安全狀況有一個定量的分析,為喀斯特地區的資源合理利用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研究方法
  
  (一)生態足跡模型概念
  生態足跡模型是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家William和其博士生Wachemagel於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用來測度生態可持續發展狀況的方法。它從需求方面計算生態足跡的大小,從供求方面計算生態承載力,通過二者的比較,評價研究物件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狀況。生態足跡模型是為了對可持續發展的狀況定量量度而提出的一個概念,其意義在於對自然資本的利用提供了一種新的評價方法。生態足跡這一形象化的概念既反映了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也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在實際應用中,它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種基於土地面積的量化指標,為區域長期發展決策的制定提供了一種較為直觀的切人口,具有非常清晰的政策導向,同時也為全球範圍內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比較角度。
  生態足跡的分析是通過測度人們用於自我維持的生物面積來完成的。生態足跡的計算基於以下兩個簡單的事實:一是人類可以確定自身消費的絕大多數資源及其生產的'大部分廢物;二是能夠將這些資源和廢物轉換成為相應的生物生產面積。因此,任何已知人口(某個個人、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生態足跡是生產這些人口所消費的所有資源和吸納這些人口所產生的所有廢棄物所需要的生物生產總面積(包括陸地和水面)。
  
  (二)計算方法及具體步驟
  生態足跡的計算公式為:
  EF=Nef=N∑(ai)=N∑(ci/pi)
  其中EF代表總的生態足跡;ef代表人均生態足跡;N是代表研究地區人口數;ai;代表第i種物質人均佔用的生物生產面積;ci代表第i種物質的人均消費量;pi代表第i種物質的平均生產能力。
  在生態足跡計算中,各種物質與能源的消費均按相應的換算比例折算成相應的土地面積,土地型別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建築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等6種。由於不同型別土地的生產能力差異很大,為了使不同的土地型別的計算結果可以進行比較和加總,就要對計算的各類土地生產面積乘以一個均衡因子,使不同型別的土地面積轉化為可比較的生物生產均衡面積。
  生態承載力是一個地區所能提供給人類的生態生產性土地面積總和。由於同類生物生產性土地的生產力在不同國家或地區也存在差異,因此,要在這6類不同的土地面積前分別乘上一個相應的產量因子,以轉換成具有可比性的生物生產均衡面積。產量因子是一個地區某類土地的平均生產力與世界同類土地平均生產率的比值。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