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學困生科學素養培養策略

才智咖 人氣:2.85W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應試教育"逐漸成為過去時,而培養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成為教育的改革方向,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要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相關句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國中生物學困生科學素養培養策略

 摘要:當前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其中,國中生物是一門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於學困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自身學習水平較低,所以增加了生物學科教學培養學困生科學素養的難度。基於此,本文著重探究國中生物學困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國中生物;科學素養;學困生;策略

生物科學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參加各類社會生活、從事經濟生產和個人決策所應用的生物科學概念,用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處理社會的相互關係,從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科學技術。但是,由於學困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自身學習水平較低,在生物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下面,本文就如何在國中生物科學中培養學困生的科學素養進行了簡要論述。

一、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增強學困生的社會責任感

生物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作為國中生物學科的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最基本的教學內容[1]。其中,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和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在國中生物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多種資源,強化學生心理品質教育,尤其是應該注重培養學困生形成積極的情感和端正的態度。例如:在生物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祖國山河豐富的`自然環境和生物資源,從而增強學困生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同時,通過向學生介紹眾多與生物學相關的世界重大熱點問題,如:資源、能源、人口、糧食等,從而逐漸增強學困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困生的觀察能力

在學習生物學科的過程中,良好的觀察能力是學困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然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來刺激學困生的多種感官,從而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從區域性到整體、或者從整體到區域性,指導學困生學習認真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方法,這對培養學困生養成兩良好的觀察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根的結構、莖的結構和葉的結構”的內容時,老師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裝置將各個細胞的組成部分,如葉的海綿組織、柵欄組織、氣孔等圖片呈現在螢幕上,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瞭解各個結構的名稱、組成部分和作用。再如:在學習《人的神經系統》的內容時,由於神經系統的知識涉及的概念較多,且比較抽象,所以學困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裝置,合理的將“神經元的結構模式圖”“空中飛行的動物”“神經衝動傳導的示意圖”等展現在學困生面前。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從而最大限度提高國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再如:在學習《心臟的結構》的內容時,老師充分利用心臟的模型進行教學,充分激發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當老師將心臟模型剖開之後,其心臟的內部結構呈現在學困生面前,大大激發了學困生的探究慾望。同時,老師再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生動全面的介紹,從而為學困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再如:當講“棘皮動物”時,老師便可以將海星和海膽的標本帶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大激發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同時,老師再結合教學內容設定合理的問題,讓學困生通過學習找出答案,有利於幫助學困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棘皮動物的特徵。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裝置播放《人與自然》節目中的部分內容,充分調動起學困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全面提高國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結合重要概念和理論進行教學,培養學困生科學研究的方法

在國中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方法,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改變錯誤觀念,有效提高學困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例如:在學習《遺傳規律》的內容時,老師便可以要求學困生充分利用多種資源,查詢相關資料,瞭解孟德爾通過進行豌豆雜家試驗來研究遺傳規律,從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掌握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孟德爾在探究遺傳規律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假說———演繹法,即提出問題———創立假設———設計實驗———分析結果———再實驗再觀察,直到找出各個事物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絡。這種探究過程是重要的科學發現模式,也是從根本上提高學困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其中,正是孟德爾提出的重要規律,為人類遺傳學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困生通過蒐集資料,不僅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概念內容,而且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國中學困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國中生物學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有老師深入進行教學研究,合理的將生物學科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採用良好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促使學困生形成較高的科學素養[2]。這有利於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深入挖掘學困生的內在潛能,讓學困生主動投身到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真正提高國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在國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J].生物學教學,2006,31(9):40-41.

[2]何成瑜.國中生物“學困生”的形成與轉化的心理初探[J].農業科技與資訊,2011(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