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千古詩聖愛國情

才智咖 人氣:1.76W

論文關鍵詞:杜甫 愛國情懷 憂國憂民

淺談千古詩聖愛國情

論文摘要:杜甫是我國詩歌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愛國思想是杜甫詩歌的靈魂。杜甫的愛國情懷,既包含著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又是根植於“憂國憂民”之上的更進步的愛國之情,體現了詩聖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一說起唐朝,我們首先想起的就是“詩”,在那個詩意的世界裡,既有山水田園的恬淡適意,又有邊塞詩派的浪漫雄壯,既有李白的瀟灑飄逸,又有杜甫的沉鬱頓挫。唐朝的詩人、詩作雖然眾多,但很多都已湮滅無聞,其中杜甫的詩歌創作卻如同“沙中之金,愈經磨洗愈能發出燦爛的光輝”①。翻閱杜甫現存的一千四百餘首詩篇,我們讀到的是詩人愛恨交加、悲喜交集的複雜情感,那就是杜甫詩歌的靈魂——詩人赤誠的愛國之心,深切的憂民之情。

杜甫的這份愛國情懷並不是單一的、蒼白的,而是豐富的、立體的。他是從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樸素情感出發,逐步上升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深厚感情,並最終將這份愛國情在報國衛家、以身許國的滿腔赤誠中昇華。本文就循著這樣的情感脈絡,從以下三個側面進行層層解析。

一、讚美河山 憂患國運

在中國古代詩人的筆下,對祖國山河的讚美是他們表達愛國情懷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繪祖國名山大川的優美詩篇。他從20歲起,先是南遊吳越,後又北遊齊趙,飽覽河山之勝。中年寄寓京華,晚年漂泊各地,足跡所至,均有詩作留存。岱峰的高聳,劍門的險峻、錦江的秀麗、三峽的奇峻,盡在筆下。

國家不僅是一個自然範疇,它還包含著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繪自然風光的同時,也對國家的經濟和政治投入了極大的關注。當國家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時,詩人滿懷自豪,熱情讚頌;當國家政治朽敗、危機四伏時,詩人又憂心忡忡,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時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此時唐朝的國力強盛,百姓富庶,經濟文化都發展到了頂峰,史稱“開元盛世”。而杜甫作為一位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詩人,卻能夠在盛世的光環中看到重重危機,覺察到 “萬方多難”的危機,唱出了一曲曲動人肺腑的悲歌,體現出詩人深刻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最為可貴地表現出他對大廈將傾的唐朝政治的預見性”。②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天寶十四載(755),就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杜甫途經驪山,唐玄宗正攜楊貴妃在華清宮吃喝享樂,杜甫心憂玄宗昏庸,大權旁落,用詩歌諷刺外戚專權的政治現實。詩人聽說皇宮內的金盤寶器,都已轉移到國舅家的廳堂,而更加嚴重的後果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統治階級和人民嚴重對立,唐朝已處於岌岌可危、行將傾覆的`邊緣。很快,安史叛軍的鼙鼓也在漁陽敲響。所以千載以後重讀這些詩歌,我們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銳的洞察力。正是由於詩人懷著深切的愛國之情,才能及時覺察到當時社會中的各種隱患。

“安史之亂”的鐵蹄不僅徹底打碎了詩人期盼天下太平的希望,也點燃了他胸中的熾熱的民族意識,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成為詩人愛國情懷更突出的現實表現。

二、維護統一 反對分裂

縱觀杜甫的一生,安史之亂對他的影響巨大,使他更加心憂國家、貼近人民。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肅宗年間邊鎮守將安祿山、史思明挑起的反唐叛亂,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由於安祿山、史思明本人及其屬下絕大多數都是胡人,因此這場bao亂帶有民族矛盾的性質,當時則是唐王朝平息叛亂,是維護國家統一、制止分裂的正義戰爭。在安史之亂中,杜甫創作了很多詩歌,其中有兩首很具有代表性,一首是《春望》,另一首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春望》作於安史亂軍佔領長安之後,杜甫困居長安,面對故都長安在戰亂中凋敝、荒涼的景象,詩人撫今思昔,創作了這首千古名篇。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在《春望》中,杜甫以沉痛的筆觸批判了安史亂軍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痛斥了戰爭的毀滅性後果,表達了杜甫反對國家分裂和嚮往和平的態度。全篇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而這也正是本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但是詩人深知,和平的取得需要付出代價,當分裂戰爭來臨時,只有奮起反抗,才能用戰爭結束戰爭,用戰爭贏得和平,迴歸統一。

所以,杜甫又以熱情洋溢的筆觸地讚美了官軍痛擊叛軍的勝利。公元763年,詩人聽說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鄭州和開封等地,叛軍頭領紛紛投降,持續多年的“安史之亂”也由此結束,在極度興奮的心情下,詩人創作了這首七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在這首詩中,杜甫聞聽收復失地,欣喜若狂。唐軍的勝利使得分裂的國家統一,他又可以返回魂牽夢繞的家鄉。這首詩也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比較《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兩首詩歌,它們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以安史之亂為背景,都寫到戰爭的勝負。但杜甫的情緒卻是截然不同的。情緒上的巨大反差源於杜甫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念。在杜甫看來,唐軍是代表國家的正義之師,而安史亂軍則象徵了分裂國家的不義之師。唐軍的勝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亂軍的勝利則會使國家分裂。心憂國家、心繫天下正是杜甫愛國情懷的博大之處。

人民是杜甫詩作中始終關注的物件。尤其是戰亂之中,詩人與人民一同飽受了顛沛流離之苦,同情悲憫之情流露於字裡行間;但是,面對戰爭詩人絕不是空作悲嘆、消極避戰,而是熱情地讚頌和肯定了普通百姓捨生取義、以身許國的高尚行為,這種價值評判將詩人的愛國情懷昇華到更高的境界。

三、以身許國 報國衛家

同樣是以安史之亂作為背景,乾元元年冬,郭子儀、李光弼等唐朝統帥,被叛軍大敗於鄴城,傷亡慘重。兵員亟待補充,於是朝廷下令大舉徵兵。詩人以自己的所見所聞創作了著名的組詩——“三吏三別”。六首詩,如同六出感人肺腑的悲劇,讓我們讀到人民的戰爭痛、愛國情,也讓我們讀到了杜甫對人民的關心、對國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