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歐洲人眼中日本文化的東方魅力

才智咖 人氣:1.08W
論歐洲人眼中日本文化的東方魅力

  論文關鍵詞:和諧自然;日本設計;觀念
  
  論文摘要:
在日本設計在基礎上發展起來,通過很長時間不斷洗練,達到非常單純和精煉的高度,並且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美學標準。文化中所特有的和諧自然因素,融入到日本設計中,使之具有無法阻擋的東方魅力。

  在歐洲,日本美學文化被當作東方文化的代表有其深遠的文化淵源。首先我們先要知道東方文化的特點,和其在西方人眼中的定義。
  東方文化主要體現“和諧,自然”觀念。這個觀念注重的是人與天的和諧,人與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主張一切都順應自然,合乎天道。尤其不提倡過分的干預自然,人的一切活動都要在自然狀態下進行。在這種狀態下,人們更注重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質生活。與東方文化的不同之處簡略地說是,西方人的文化更注重理性,在這種思想下,人們更加註重物質生活。其中一個突出的特徵是:西方講究實際功效,東方追求印象或寓意。日本的美學傳統,重視細節,重視自然和諧,講究簡單、樸素,講究美學精神含義,構成了日本設計中的精神支柱。
  日本的設計藝術作品表現出一種傳統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感受力,以鮮明的民族傳統視覺符號為依託,例如和服、茶道、和屋以及傳統書法、傳統繪畫和傳統民俗等飽含民族意味的圖形,將典型的日本風格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有時又在藝術作品的表現上不含任何傳統視覺符號,它超越了對視覺符號的表面形式關注,認為美也存在於事物的內涵中,將人對視覺的理解深入到心靈的感知。同時對傳統的圖案進行簡化,以一種現代的思維方式從中提取出適用於當代的智慧。以傳統的"空靈、虛無"禪宗思想為基礎,融合日本藝術特有的“清愁、冷豔” 濃郁的色調,追求藝術中浮現的優美和冷豔的感情世界,豐富了設計的視覺,開闊了對設計的思考。
  
  一、和服中和諧自然之美

  
  日本人的審美觀,既喜歡抽象美,又喜歡真實細緻的自然美感。設計師把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古代形式之中,顯出莊重寧靜的感覺。日本人將他們對藝術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表現在了和服上。從和服設計形式上看,寬鬆、有透氣孔、袖、襟、裙均能自由開合,這些形式均與日本溫暖溼潤的氣候相適應。反映日本和服的繪畫作品——風俗畫在日本的藝術繪畫作品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風俗畫的真正興起是在江戶時代,以傳統物語為繪畫題材,如源化物語、淨琉璃物語等都相繼出現於當時皇室貴族的屏風上,這種傳統題材一般用傳統的繪畫手法來表現。與風俗畫相對應的是浮世繪。這些作品事實上是藝術家眼中的和服,流露了藝術家及其同時代人對和服的態度和感情。
  
  二、設計體現出樸素自然美
  
  日本和式建築與室內所體現出的一種“自然、淡泊、雅靜”的境界,或者說它所追求的一種自然生態觀,乃是日本傳統建築室內特徵的真正本質。日本一方面模仿中國建築樣式,一方面將其與自身固有的文化加以融合,創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樣建築”,在居住建築中逐漸形成了“寢殿造”、“書院造”等一些日本化的型制和“草菴風茶史”、“數寄屋”等一些具有濃厚日本格調的建築型別。與中國建築的巨集大壯美相比,日本建築更加洗練、優雅素潔,更擅長表現建築結構的構造美和質感與色澤美。
  日本人對於自然有著與眾不同的強烈意識和感受,他們熱情的讚揚自然、歌頌自然、熱愛自然,對自然的感覺十分敏銳。所以在這種理念的下營造的室內氛圍與日常居住的'住宅設計上,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室內並不是從自然中分割或製造出獨立於自然之外的一部分空間,也不是通過牆體把居住生活空間和外部之間加以界定,而是一種開放的、儘可能在自然中的生活方式,儘管它必須具有遮風避雨、防寒御暑的功能。在住宅中,人們將日本古典園林中的“枯山水”和“茶庭”用寫意 的手法濃縮後引入室內,正是這種自然觀的集中反映。
  
  三、產品設計中和諧之美
  
  日本設計的東西具有小巧玲瓏、很注重小細節的特點,他們所設計的產品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一看就知道是日本的產品。由於日本創造性地以“雙軌制”的方式巧妙地協調了基於高技術與源於民族傳統文化的本土設計,使得兩種設計理念的關係由對立面走到了一起,最終統一於日本的產品設計。日本擁有成熟、豐富的尖端技術和產品加工製造經驗設計出做工精良、效能優異的高技術產品。這些設計作品雖然技術含量極高,卻能使人產生質樸、素雅、和諧之感。與此同時,日本的設計以一種傳統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感受力來表現產品的內涵,多借助於鮮明、簡潔的設計符號來傳達豐富的產品語義。因此,日本產品設計表徵是簡潔的,但內涵是豐富的,具有傳統東方的韻味。日本的設計即使是高科技的產品,也能體現出日本人特有的情感與審美需求,體現東方含蓄的和諧自然之美。
  
  參考文獻:
  [1]《精細設計——獨具匠心的日本產品設計》ew Davey(美)
  [2]《中日居住文化》.曹煒.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茶之書》.(日)岡倉天心.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2月1版
  [4]《縱觀日本文化》. (日)井上光貞.哈爾濱大學出版社.2003 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