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基礎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71W

【摘要】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實踐教學特點的示範性課程。本文基於《基礎會計》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經驗,分別從師資隊伍、課程設定、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教材以及課程特色與創新等方面論述了該課程的建設情況。

高職院校《基礎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關鍵詞】精品課程;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材

精品課程建設應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前提,以科學先進的教學內容為基礎,以針對性和適用性強的教材為核心,以現代資訊技術手段為平臺,以行之有效的考核辦法為保障,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整個專業發展,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下文簡稱“學院”)是浙江省最早開設會計專業的高職院校之一,具有豐厚的歷史積澱,會計專業是院級重點建設專業,又是院級特色專業,《基礎會計》課程2007年成為浙江省級精品課程。該院課程的建設目標是通過本課程建設帶動會計專業建設,形成優勢學科,在努力做好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力爭將本課程建設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筆者就建設《基礎會計》省級精品課程的經驗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註冊會計師為主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一門精品課程的產生,是每位教師的經驗、知識、理念、追求以及人格魅力的綜合體現。因此,高素質“雙師型”的師資隊伍是精品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

《基礎會計》課程組6位教師中,全部具有碩士學位和雙師資格,5人具有註冊會計師資格,3名副教授,3名講師,學緣結構合理。有的教師來自本科院校,有的有國外留學經歷,還有來自企業、行業一線的優秀兼職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愛崗敬業,教學經驗豐富,是梯隊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在浙江省內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中屬於一流水平,在國內同類高職院校中具有很強競爭力。

二、明確的課程目標

(一)知識目標——為後續《財務會計》等專業課程做好相關知識準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明確會計的基本職能、特點、物件及其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會計資訊質量一般要求;理解並掌握會計要素、科目和賬戶、借貸記賬法的內容及其具體運用;學會會計憑證的編制、賬簿的登記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等;為後續《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專業課程做好相關知識準備。

(二)能力目標——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

學生可根據稽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根據憑證或其他憑據登記賬簿;根據賬簿編制會計報表,這是作為會計人的起碼職業能力要求。

(三)考證目標——為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準備條件

《會計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證》是會計人員進入會計行業的門檻,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不得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會計專業職務的評審。而《基礎會計》就是會計證考試的最重要的課程。

(四)綜合職業能力目標——掌握基礎會計綜合技能

主要包括書寫與計算技能,如數字、文字書寫和珠算、小鍵盤快速輸入技能;利用計算機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技能;利用財務軟體登記賬簿、編制報表技能等。

三、科學先進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打造精品、提升質量的先導。會計專業主要針對浙江經濟發展及對會計人才的需要,針對會計專業培養目標,針對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結合新會計準則,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完成會計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來選取基礎會計教學內容,併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知識能力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按照專案教學理念,強調按會計工作過程組織教學,從整體上突出了以應用能力為目標,體現對會計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的思路,使課程標準符合會計職業標準;使學歷證書與會計技術資格證書相結合;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符合企業實際;建立具有真實工作崗位氛圍的學習環境,實現本課程教學的工學結合,達到校內學習和將來實際工作相一致的要求。

(二)內容組織與安排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務相容的學科,在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上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遵循會計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圍繞工作任務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做合一,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設計合理。

1.教學檔案。教學大綱是教學實施過程的綱領性檔案,是規範教學內容的`有力手段。教學大綱每年都要根據會計準則新變化,及時進行修訂;制定教學日曆,保證教學進度。

2.教學內容。課程內容加入會計資格證內容,符合雙證融通,雙師執教;按照最新會計準則內容全部更新;選用教材符合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要求。

3.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基本知識部分,“邊講邊練、講練結合”,開展啟發性教學,理論講授和案例教學相結合;借貸記賬法運用部分,以案例教學、課堂實訓為主,知識講授為輔,教學做合一;基本方法部分,以講授、課堂實訓與會計實訓室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4.注重學生的素質,以賽促訓,以訓強技。會計專業參與並開展各類專業特色濃厚的技能競賽,如:浙江省大學生財會資訊化競賽、會計業務操作技能競賽、綜合計算技術競賽、財務軟體操作技能競賽等,將技能競賽作為一項教學常規工作,以競賽的方式強化技能訓練,檢驗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

四、與行業緊密合作的會計實踐教學

(一)實踐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突出會計職業教育特色,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與行業合作辦實訓基地,堅持工學結合,使學生熟練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實行會計單項實訓、會計綜合實訓、畢業實習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會計實踐能力、職業道德、職業判斷能力。

(二)實踐教學方式

本著理論聯絡實際和工學結合的思想進行設計,與行業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場所。實踐教學分為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習兩部分。

1.校內實踐教學。

(1)單項實訓。單項十二項實訓安排在平時進行。

(2)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學完課程後,安排兩週時間,採用一個月企業經濟業務的模擬資料、模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由學生分組在模擬實訓室進行崗位模擬實訓。

(3)會計電算化綜合模擬實訓。手工會計模擬實訓結束後,安排一週時間,利用福思特會計軟體,安排學生從最初記賬憑證編制,到最終生成會計報表,使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的操作流程。

(4)會計服務部——根據真實的經濟業務進行操作。經貿會計服務部是學院與浙江中瑞江南稅務師事務所合作成立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時間安排在學生畢業前半年,與崗位實習同時進行。服務部組織機構健全,面向社會開展業務,主要從事代理記賬、代理申報、業務諮詢等業務。服務部的成立旨在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教學環境,更好地實踐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

2.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崗位實習。

發揮“專指委”的作用,精心打造校企合作平臺,會計專業已經與10餘家單位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建立了一批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時間安排於學生畢業前半年,為該課程的實訓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實踐條件

1.校內實訓裝置與實訓環境。

(1)會計與稅務手工模擬實訓室。實訓室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教學做一體化,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實訓資料模擬化,各項課程實訓和綜合實訓專案貼近企業實際。實訓室裝置先進,配置齊全。實訓專案涉及兩大類:一是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通過手工實訓方式,要求完成開設賬戶、編制憑證、登記日記賬和明細賬、登記總賬及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實務;二是課程實訓主要指基礎會計實訓、制單技術實訓、珠算實訓及點鈔實訓等。

(2)會計電子化實訓室。會計電子化實訓室現有計算機50臺,擁有用友ERP軟體、天健培訓軟體和福思特軟體,總投資共計59.07萬元。利用現有財務軟體及會計教學軟體進行實訓,內容包括:使用福思特會計教學軟體,滿足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課程的實訓教學;進行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模擬實現企業會計電算化作業流程;分別進行用友ERP培訓及認證考試和會計電算化上崗證培訓及考試。另外,還可進行技能訓練、競賽、綜合模擬實訓以及競賽培訓等活動。

(3)經貿會計服務部。服務部面向社會開展業務,主要從事代理記賬、代理申報、業務諮詢等業務。

2.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利用。

(1)組成會計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由本專業領域第一線的會計師、註冊會計師、教授組成,他們參與教學過程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成為企業與學校、社會產學研結合的橋樑。同時,實訓基地的部分專家也被會計專業聘請為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

(2)聘請實訓基地的會計專家作為會計專業的兼職教師。通過主講、答疑、現場教學、專題講座等多種教學形式,與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與交流,或承擔一部分教學工作。

五、先進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手段

(一)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1.實現課堂與實訓實習地點一體化。以工學結合的“大課堂”代替固定教室。所謂“大課堂”,即將教室、實訓室、實習基地等實現有機結合;發揮校外實習基地和外聘兼職教師的實踐作用,使實訓室成為融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為一體的教學場所。

2.按照知識結構分模組組織教學內容。按照教育部對高職高專“理論必須夠用”的原則,以案例教學和任務匯入式對傳統教學內容進行取捨,重組為:“會計基礎知識”、“借貸記賬法應用”、“會計操作技能”、“會計工作組織” 四個教學模組,從最終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作為切入點構建理論教學體系。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在講授“會計基本知識”模組和“會計基本方法”模組時,採用“實踐—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邊做邊學;而在講授“借貸記賬法應用”模組時,則採用“理論—實踐—理論”的教學模式,邊學邊做。

(二)多種教學方法及手段的運用

《基礎會計》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學院在教學實踐中,改革了傳統的單一課堂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建立了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啟發式、討論式、情境教學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體系。

六、具有豐富實訓內容的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配合這次省級精品課程的建設,課題組成員編寫了符合現階段要求的《基礎會計》教材,由東北財大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一)與會計證內容相結合,體現工學結合思想

吸收全國優秀《基礎會計》教材的精華,以我國最新會計準則為依據,強調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及時更新教材內容,特別是與會計證內容相結合,與人才培養定位相適應。

(二)體系合理、教材設計突出會計職業實踐能力

在教材體系的編排上力求符合教學規律,通俗易懂,循序漸進;教材設計上既對理論和技能方法準確地闡述,又注重教學案例與實際訓練,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實訓,企業會計專家直接參與本教材的編寫

會計專家直接參與本教材的編寫,與企業實際相結合;在每章後面加寫各種型別(特別是與會計證相關)的練習題和實訓題,並附有參考答案。

七、課程特色與創新

(一)“雙師型”的師資隊伍——註冊會計師比例高

課題組會計教師共6人,其中,碩士學位6人,佔比100%;雙師6人,佔比100%;5人具有註冊會計師資格,佔比83%;副教授4人,佔比67%;5位註冊會計師中,同時具有註冊會計師和註冊稅務師資格的有3人。課題組教師全部工作在教學一線,會計專業已經形成一支理論功底深,教學經驗豐富,實踐操作能力強,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學隊伍。

(二)工學結合緊密——形成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的教學體系

會計服務部的成立,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實踐教學和崗位基地;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為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提供了可靠保證。

(三)雙證融通——會計資格證書內容穿插於教學內容

本課程的建設與教學工作,由學校優秀教師和行業專家共同參與,並針對學生畢業證和會計從業資格證要求所應具備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職業素養組織施教。為保證學生儘快取得會計證書,採用選修課方式專門培訓,並要求全部學生必須通過會計證考試,為學生考取初級會計資格證書奠定了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 徐經長.會計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大學教學,2003,(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評估指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