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的現象學教育學思考

才智咖 人氣:2.23W
中學英語教學的現象學教育學思考
  論文關鍵詞:現象學學 課程 知識

論文摘要:現象學作為西方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對教育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由此產生了現象學教育學。本文以現象學教育學為理論基礎,通過對傳統英語課程教育的反思和對中學的理解,從現象學視角對中學英語教學進行了梳理和解讀。英語教學改革強調師生的雙向交流、知識的自主建構等,均體現了現象學教育學的觀點,同時也符合現象學教育學對教育的理解非常注重體驗、實踐和反思,並且強調知識的動態性等特點。 

  1、現象學教育學的內涵

現象學教育學是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在西歐教育思想領域逐步採用的一個名詞,現象學教育學是專業實踐者在教育領域中運用現象學的理念和方法對教育進行的理論思考和實踐建構,是針對教育中盛行的實證主義、理性主義、技術主義等科學主義正規化提出的新的話語和思考方式;現象學教育學者確立了實踐認識論並運用人文科學研究的質性方法關注人類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實踐。尤其重視對兒童的經驗以及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維度進行探討。

  2、傳統中學英語教學的現象學教育學審視

以現象學教育學為角度解讀傳統中學英語教學,將會發現傳統英語教學有很多與現象學教育學以及與英語教學改革相沖突的地方。現象學教育學強調對生活的理解,實踐過程中師生的雙向互動、知識的動態性等。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恰恰忽視了這些。

2.1 強調學生的過去世界,忽視學生生活著的現在世界和未來世界
學校的英語教學生活往往要伴隨著一個人走過生命之初的.十幾年。並且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一個人未來的生活,這就要求學校的英語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而傳統的學校英語卻蘊藏著一種特有的隱蔽課程,一種認同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定勢,即認為只有通過學校所教授的知識才是有英語教學價值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並不具有所謂科學的教育價值,甚至違反學校英語教學的價值標準的。因此,傳統英語教學的內容過多地強調學生的過去世界,很少或幾乎沒有涉及他們現在生活的世界,使得學生對生活一無所知,充滿了迷茫,造成了嚴重脫離實際的後果,所培養的人才欠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對現實生活的感知力很弱。

2.2 強調教師的單向灌輸,忽視雙向交流
我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多類似於瑪格麗特米德所說“前喻型”,即知識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兩者之間以接受,模仿為主,不太注重突破和創新。的確如此,傳統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主要靠教師向學生灌輸,作為認識主體的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卻自始至終處於被動狀態,其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英語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所謂英語教學就是教師將自己擁有的英語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教學關係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示範,你練習。在這樣的課堂上,“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這一觀念更是根深蒂固,它源於我國封建教育中的師法和家法,學生只能跟著教師學。複製教師講授的內容。先教後學,教了再學,教多少、學多少,怎麼教、怎麼學,不教不學。學無條件地服從於教,教學由共同體變成了單一體,學的獨立性、獨立品格喪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終成為遏制學的“力量”。總之,傳統教學只是教與學兩方面的疊加。

2.3 強調英語的客觀性,忽視英語的文化性
“任何一種認識活動,都不是純粹的‘外在的’反映過程,而是包括著非常複雜的‘內在的‘理解過程’。”英語的習得也不例外。英語是具有客觀屬性和主觀屬性的,客觀屬性是指英語本身的描述,是一種靜態的過程;主觀屬性是指人類對英語主觀認識的成果,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但傳統英語教學過分強調了英語的客觀屬性,根據布期希爾的觀點,要達到英語的客觀性,就要達到“性”、“可性”、“可證實性”,“一致性”,“非人格性”和“公共可傳達性”六種標準,而這六種標準是不可能達到的,這就說明英語的客觀性是不可能達到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傳統和文化模式的制約。日內瓦大學的創始人雷蒙曾把知識分為客觀理性的知識和主觀心靈的知識,更能說明知識建構過程中主體的參與,他認為,第一種知識遠離事物,把思想同其客體以及所有客體隔離或割裂開來,第二種知識則是學習者的思想與學習內容所表達的思想融為一體,後者轉化為學習者的內心東西,這種東西是體驗的,反省的,如同自己的意識一樣。因此,作為英語學科知識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