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中的指示嘆詞

才智咖 人氣:2.1W

【作 者】陸鏡光
【作者簡介】陸鏡光,1988年英國約克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香港大學語言學系系主任。
【內容提要】不少漢語方言中都能找到1兩個既有嘆詞的特徵又有指示功能的詞,本文稱之為“指示嘆詞”,如粵方言的“呢”和“嗱”、吳方言的“喏”、長沙話的“喋”等。跟其他嘆詞1樣,它們能在句首出現,可以獨立成句,但同時又有明顯的指示作用。本文考察了各地方言的指示嘆詞,發現它們都有兩種主要的用法:手勢用法(或現場用法)和象徵用法(或非現場用法)。前者應是本來的用法,經虛化而成後者。語言型別學研究發現,世界各地語言表指示的手段1般都以名詞性、副詞性或動詞性語詞為主,專職指示用的嘆詞比較少見。漢語的這1發現,對普通語言學應有啟示作用。
【摘 要 題】漢語言文字學
【關 鍵 詞】嘆詞/指示詞/話語分析/語法化
【正 文】
    1 從廣州話的“呢”和“嗱”說起
廣州話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表面上同1個“呢”字可在句子中3個不同位置上出現。請看例(1):
(1)呢,圖書館嗰個張生呢,唔知佢來唔來呢?(哎,圖書館那個張先生,不知道他來不來呢?)
這裡的3個“呢”,形式雖然1樣,功能卻有所不同。第1個表示提醒,第2個表示停頓,第3個表示疑問。嚴格來說,第1個“呢”跟其他兩個“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前者相對獨立,後者從屬於前面的片語;前者表示某種話語的功能,後者是話題和疑問的標誌。
為了區別“呢”的3種用法,拙文(1996)曾嘗試把3個句法位置上的“呢”分別稱為句首助詞、句中助詞和句末助詞。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把句首的“呢”跟其他位置上的“呢”區分開。出現在句首的“呢”相當於嘆詞;出現在句中的“呢”相當於停頓詞(趙元任1968;朱德熙1982);而出現在句末的“呢”相當於其他方言的句末助詞。不過這種做法也有它的缺點,就是不能突出句首“呢”跟其它兩個“呢”的根本區別。就它們的句法行為來說,句首的“呢”能單說,可自成1句話。這跟1般意義上的助詞不同。請看:
(2)呢,只雀仔喺嗰度啊!(看,鳥在那兒啊!)
(3)呢,戴眼鏡嗰個咪阿明囉!(看,戴眼鏡那個不就是阿明嗎!)
從語用功能方面考慮,“呢”的作用是把聽話人的注意力轉移到某事物上,因此具有指示功能。“句首助詞”的提法也不能很好地概括這1點。除了“呢”之外,廣州話還有1個“嗱”(na[21]/la[21]),也是表指示的,如:
(4)嗱,戴眼鏡嗰個咪阿明囉!(看,戴眼鏡那個不就是阿明嗎!)
(5)嗱,呢度10文!(〔買東西付錢時〕哎,這裡10塊!)
此外,我們注意到,吳方言也有個“喏”,也是用來表示指示和提醒的。以崇明話為例:(“喏”表示指示時念no[55]或no[53],表示提醒時念no[223])
(6)喏,撥1塊糖你吃。(諾,給你1塊糖吃)
(7)喏,夷個鑰匙交撥你。(諾,他的鑰匙交給你)
(8)喏,個件衣裳快點淨脫夷。(諾,這件衣服快點把它洗了)
(9)喏,喏,大家看,夷個付何個腔調!(諾,大家看,他這副什麼態度)
例(6)和例(7)都是說話人傳遞東西時說的話。例(8)和例(9)中“喏”把聽話人的注意力引向眼前的人或事物。下面兩例中,例(10)表示“請看”,例(11)表示提醒:
(10)喏,夷詐人[口]特。(看,他耍賴了)
(11)喏,是個年子個事體,你忘記脫[口]特?(諾,是前年的事,你忘了)
上海話也有“喏”,許寶華、湯珍珠的《上海市區方言志》(1998)就收了這個詞。它有兩個讀法:n[53]“表示給予”、n[12]“表示讓人注意自己所指的事物”(357頁)。錢乃榮(1997)《上海話語法》也有記錄:(下面5例譯文均為筆者所加)
(12)喏,脫我拿去!(喏,給我拿去!)(241頁)  (13)喏,還撥儂!(喏,還給你!)(241頁)
(14)喏,要搿能挖再挖得快!(喏,要這樣挖才挖得快!)(242頁)
(15)喏,儂要個物事擺辣此地。(喏,你要的東西放在這兒。)(242頁)
(16)喏,講撥儂聽!(喏,講給你聽!)(242頁)
例(12)至(15)中,“喏”表指示;例(16)的“喏”起篇章標記的作用。
蘇州話、溫州話等方言裡也有“喏”。這詞在口語中出現的頻率很高,在文字裡卻比較難找到。1個少見的例子來自楊步偉《1個女人的自傳》第1章《講我自己》的最末1句(楊步偉1967:5):
(17)你要知道我究竟是怎麼樣1個人,你得讀我的自傳。諾!底下就是!
在1999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雜記趙家》第4頁,“諾”字改作“喏”。楊步偉在上海中西女塾讀書,能說上海話。她寫作的風格明顯受趙元任先生的影響,口語的感覺很強。上面引文中的“諾”明顯有話語的功能。其他例子有:
(18)夏丐尊·葉聖陶《文心》104:“喏,△是表示全句由低而高的。”
(19)沙訂《母親》:“‘就到王家磨兒子哩!喏!’她用手指1指左手邊1個青蔥的林盤。”(引自《漢語大詞典》第3冊375頁)
最後舉兩個長沙話的例子:
(20)喋,咯裡擺3盆花!(喏,這裡擺3盆花!(李永明1991:573)
(21)喋,就在那邊,你冒看到呀?(喏,就在那邊,你沒看到呀?)(同上,頁574)
現在回過頭來看廣州話的“呢”和“嗱”,更能看到“句首助詞”的提法不是太好,因為這樣容易讓人把它跟句末助詞或語氣詞混為1談。從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到,廣州話的“呢”、“嗱”以及吳方言的“喏”和湘方言的“喋”等,就句法行為來說,跟嘆詞相近而跟語氣詞相遠。和嘆詞1樣,它們可以單說,可以獨立成句,而語氣詞則不能,
(22)A:只雀仔呢?(鳥呢?)  (23)A:10文吖!(10塊錢!)
B:呢!(看!)           B:嗱!(喏!)
可是它們跟嘆詞也不完全相同。首先,它們的主要功能在言語交際方面而不在於表達說話人內心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有明顯的指示功能。“呢”、“嗱”、“喏”、“喋”的指示功能可從它們跟手勢和眼神的關係看出來。說話人說這些話時,必須同時作出相應的手勢或眼神(如指向或者望向某事物),否則話語便會變得沒有意義。下面舉兩個例子:(#表示句子不能成立。)
(24)A:本書去咗邊?(那本書在那兒?)  (25)A:俾杯水我吖。(請給我1杯水。)
B:#呢!(可是手眼都不動)         B:#嗱!(可是手眼都不動)
例(24)和例(25)中B所說的話,因為缺少了伴隨的手勢和眼神,都變得不好懂了,而嘆詞1般沒有這樣的要求。因此,我們認為,“呢”、“嗱”、“喏”、“喋”等在語用功能上跟指示詞更接近。它們主要的作用不是在句首表示語氣,而是以獨立小句的形式,把聽話人的注意力引導到某事物上。(注:粵方言裡“呢”和“嗱”有1定的分工。簡單來說,“呢”比較側重於指出事物的所在,而“嗱”往往還有交付或給予的意味。(如付錢時1般說“嗱”不說“呢”。)不過由於本文的重點是考察指示嘆詞在漢語方言裡的情況,因此不必對粵方言的個性著墨太多。這裡附帶說明1點,“呢”在粵方言裡有不同的發音,高平和高升調都可以。語音特別是聲調的不穩定,是語氣詞和嘆詞的特點,這點前人已有論述。)目前語法學界對這些詞還沒有固定的說法,我們不妨稱之為“指示嘆詞”。(注:李永明(1986)《衡陽方言語法》收了“喋”和“咧”兩個詞,作者稱之為“發語詞”。歐陽偉豪(2000)和陸鏡光(1996)1樣,以“起始助詞”(initial particles)命名粵方言裡有關的詞。本文對這類詞的理解,跟他們的看法不盡相同。歐陽偉豪(2000)著重“起始助詞”同句中和句末語氣詞的聯絡,這點與陸鏡光(1996)1樣。跟陸文1樣,歐陽文也提出以“起始助詞”來涵蓋“發語詞”和“嘆詞”的做法,這樣的處理方法,雖然達到了區分指示嘆詞和其它種類的嘆詞的目的,卻把語氣詞和嘆詞兩個大類相混了,代價未免太大。歐陽文也談到“呢”和“嗱”等的指示作用,不過重點在“直指”(deixis),即本文所說的.現場用法,而未涉及其它的用法,特別是話語、篇章等方面。除“呢”、“嗱”外歐陽文還提到複合的“起始助詞”(包括“呢嗱”、“呢喂”、“呢敢”)。不過這些組合除“呢嗱”外用的不多,如有需要也能按照本文的方式處理。)
    2 指示嘆詞的用法
指示嘆詞有兩種主要用法:手勢用法(gestural usage)和象徵用法(symbolic usage)(Fillmore 1971)。手勢用法和象徵用法,相等於基本用法和引申用法、字面用法和比喻用法、或直接用法和間接用法。為了解說的方便,以下把指示嘆詞這兩種用法,叫做現場用法和非現場用法。“現場”指的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都能直接看到對方,而聽話人也能直接看到說話人所指的東西;也就是說,當說話人和聽話人在進行面對面交際的時候。面對面交際以外的用法,都叫非現場用法(如電話會話或書面交流)。
上1節舉例說明的主要就是現場用法。從所舉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廣州話的兩個指示嘆詞表示的主要都是“看”的意思。在現場叫聽話人看某事物,等於把對方的視線引到該事物上。現場用法的條件是,說話人引導聽話人注意的必須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在言語交際進行的現場中都能看到的事物。可見“看”或者“注意”是指示嘆詞最基本、最原始的意義。
看的物件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其他的東西,譬如某件事情,某種道理,或某些情況。說話人可以通過指示嘆詞向聽話人指出,某種雙方都能看到的情況的出現是以前所做的某個決定或行動所致,言下之意就是說話人早就預計到那樣的決定或行動將會帶來這樣的結果。如:(以下4例均取自李新魁等1995:590—591)(注:李新魁等(1995)還注意到“吖”和“嗱”可以連用。這時候它們1定出現在句末,表示徵求對方的意見的意思,書中舉了這樣的例子:
(1)你地話,阿福抵唔抵打吖嗱?(590—591頁) (2)做官之嘛,做唔做都系噉話啦,你話系咪吖嗱?(599頁)
(你們說,阿福該不該打哪?)         (當官罷了,當不當都是這樣啦,你說是不是?)
這個位置上的嗱,必須跟“吖”連用,而且看起來更像句末語氣詞,我們暫時把它跟本文討論的指示嘆詞分開處理。)
(26)呢,我早就話唔得架喇!(你看,我早就說不行的了!)
(27)嗱,我早就話唔得架喇!(你看,我早就說不行的了!)
(28)嗱,系唔系啊,噉咪得囉!(你看,是不是啊,這樣做就可以了!)
(29)嗱,壞咗啦!(你看,這不就壞了嗎!)
指示嘆詞還有更抽象的用法,而這些用法又可分為資訊提取和篇章指示兩大類。分別舉例說明。
所謂資訊提取,指的是說話人發出訊號,邀請聽話人從記憶裡尋找並提取在談話的現階段為了交際和溝通的需要必須提到意識上來的資訊(1般是當前要建立的新話題)。要提取的資訊也許是談話雙方的共同經歷,也許是說話人有理由相信聽話人在此之前通過各種途徑(教育、閱讀、社會經驗等)獲取的知識。請看:
(30)(電視)
我唔繫好滿意——呢,唧黃金時間呢!——兩個電視臺都報導同1件事。(我不是很滿意——諾,就是黃金時間啊!——兩個電視臺都報導同1件事情。)
(31)(新聞)
A:呢,個時咪話,應該註冊處有個——(諾,那時候不是說,應該註冊處有個)
B:哦,皇冠。(呀,皇冠。)
A:大皇冠啊。(大皇冠啊。)
(32)(共同經歷)
呢,我地上個禮拜去食飯嗰間餐廳啊。(諾,我們上禮拜去吃飯那個餐廳啊)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在非現場的情況下,“呢”往往能起到引起注意或者提醒的作用。所謂“引起注意”或者“提醒”的具體內容是,說話人以指示嘆詞為手段,把聽話人的注意力引向某個話題上,目的是建立話題以便於繼續進行會話的活動和資訊的交流。
指示嘆詞的第2種比較抽象的用法跟篇章的結構有關,我們把這種用法叫做篇章標記(discourse marker)。說話人在敘說1件事情或進行1段說理之前,往往先插上1個標記,以預示即將出現的話語,將會是1段較長(超過1句)和較完整的話(1般有“開頭——中間——結束”這樣的結構)。篇章標記的用意是,讓聽話人知道,暫時不用急於答話,可把迴應的話留待敘事或說理結束時才說出來。因此,篇章標記可使會話的進行更暢順。
指示嘆詞為什麼能作篇章標記?這得從它們的原始用法(即現場用法)說起。如上所述,指示嘆詞的基本作用是把聽話人的注意力從1件事物轉移到另1件事物上。從不注意到注意,從看不到到看到,中間有個轉變,指示嘆詞的出現正好標記著這樣的1個轉變。在會話/篇章進行的過程中,參與者往往需要從1個段落進入另1個段落,或者從1個話題轉入另1個話題,這時說話人可能需要把聽話人的注意力從1個話題轉移到另1個話題上。從話語的結構看,在兩個相對獨立的話題的中間是1個斷層(disjunction)。指示嘆詞的出現,標誌著上1個話題的結束、下1個話題的開始。也許正是通過1個這樣的過程,把指示嘆詞的標記功能,引伸到話語的結構當中。下面再舉幾個粵方言話語的例項。
(33)(話題:集郵)
嗱,來緊5月中就有1套青馬大橋嘅,出完嗰套之後呢,6月1日呢,就有1套傷殘運動會嘅。(諾,5月中旬就有1套青馬大橋的,發行那套以後呢,6月1日呢,就有1套傷殘運動會的。)
(34)(話題:買婚紗)
嗱,你出去租都唔平喇,都要幾千文,用完之後重要還返俾櫃。(諾,你在外面租也不便宜啊,也要幾千塊錢,用完以後還要還給他。)
(35)(話題:上網)
嗱,你Internet上網每個月1百文,每個鐘頭兩文度,跟住買個fax modem,幾百文。(諾,你上網每個月1百塊錢,每個小時大概兩塊錢,然後買1個fax modem,幾百塊錢。)
(36)(話題:找工作)
嗱,當我真系中5畢業嘞,如果全英文對答我覺得我會唔掂囉,但系我宜家話哂讀完U,好少少,無咁驚。我覺得但要求太高嘞。(諾,就當我真的是中5畢業了,如果全部用英語對答我覺得我會應付不來,但是我現在怎麼說也是大學畢業,比較好1點,沒有那麼害怕。我覺得他要求太高了。)
    3 漢語方言裡的指示嘆詞
我們對指示嘆詞在漢語其他方言裡的整體情況所知不多,這主要是因為這方面的資訊不容易找到。1直以來人們對嘆詞的研究就比較少,就算是專門研究嘆詞的也不1定注意到有指示功能的嘆詞。儘管這樣,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不少相關的例子。(注:文中吳方言和雲南方言的材料,均由張惠英先生提供。)
普通話 “喏”no35
北京話(注:北京話這些嘆詞有沒有指示的意思?發音人的語感很不1樣。有人認為有,有人認為沒有。這問題1時不好解決,只好留待以後研究。)“呣”m[55]/m[51],“哎”/“唉”ei[35]/ai[35],“哎”/“嘿”ei[51]/hei[51]
保定話 “喏”no[35]  上海話 “喏”no[53]/no[214]   蘇州話 “喏”no
崇明話 “喏”no[55/53],“喏”no[33],“喏”no[223]   汕頭話 e[22]
江蘇淮陰話 ni[42],呶              陝西扶風話 “嗲”tsiA[21]
江蘇宿遷話 “捏”nie[55]                蘭州話 tie[55](給東西時)
廣州話 “呢”ne/le[55/35],“嗱”na/la[21]       湖北黃崗話 br[13]
長沙話 “喋”tie[35],“喋”tie[51]           江西話 e
雙峰話 “喋”de[35],“嗱”na[21]            雲南潞西話 “喏”no[53],“喏”noi[213]
衡陽話 “喋”tie[35],“咧”le[35]           貴州凱里話 la
客家話  me[33],a[33]                  海南話 ni
就所能看到的材料,我們得到這樣1個印象:漢語方言中大多數都有1個到兩個的指示嘆詞。

[NextPage]
    4 近指和遠指
把方言裡這些詞稱為指示嘆詞還有另外1個理由:跟指示代詞1樣,指示嘆詞往往有近指和遠指的區別。以雲南方言的“喏”為例,因遠近的分別聲調有所不同。《雲南省志·漢語方言志》503頁:滇西片潞西方言中,指示代詞“喏”[no[213]]、喏[noi[53]],有近指和遠指之別,相當於普通話的“這個”、“那個”、“這裡”、“那裡”。方言中是用語音(聲調)變化來區別近指或遠指的。例如:
(37)喏[no[213]],你看嘛,有好多人。(那裡,你看嘛,有好多人。)
(38)A:你的筆在哪點兒?(你的筆在哪裡?)
B:喏[noi[53]]。(這裡)
“喏”這個詞1般單用。近指單用時,有時還帶有動詞“拿著”的含義。給聽話人遞上1支筆時,可以說“喏!”[noi[53]]
    5 指示嘆詞的定義
綜合以上的討論,我們把指示嘆詞的定義歸納如下:
i)可以單說;ii)現場用法必需有手勢或眼神的伴隨;iii)獨立於其他詞類(而不是其他詞類的活用或轉類);iv)有指示的功能。
指示嘆詞是否是漢語(或漢藏語系)的特點?漢語跟其他語言的異同,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課題。根據我們初步的觀察,英語和法語好像都沒有專職的指示嘆詞。在這些語言裡,用的是動詞或副詞。以英語為例,主要的手段是動詞look、listen,副詞here、there,或者動詞副詞連用,如look here:
(39)Look, I' ve got to go in 10 minutes. Can I give you a call tonight? (喂,我10分鐘之內要走了,我今天晚上給你打電話好嗎?)
(40)Listen, I' ve got to go in 10 minutes. Can I give you a call tonight? (喂,我10分鐘之內要走了,我今天晚上給你打電話好嗎?)
(41)Here, take this. (喏,拿著。)  (42)There you are! (喏,拿著!)
(43)Look here, children, you mustn' t run around like this. (哎,孩子們,你們不可以這樣子到處亂跑的!)
在法語裡,給錢或者傳遞事物時,往往說1句Tiens! 。Tiens是動詞“拿”的1個形式,不是獨立的指示嘆詞。
景頗語倒是有相類似的詞(見戴慶夏、徐悉艱1992:318):
(44)mo[31]! Ndai[33]lang[33]u[31](表示要交給對方某物)
給      你  

漢語方言中的指示嘆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