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道路設計中的安全環保問題建築工程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4W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髮展,原有的城市建設和路網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交通堵塞等問題頻發,給我國交通事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文章主要介紹了道路設計安全的影響因素,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希望能夠對我國道路設計安全環保問題進行改善,以期實現道路安全建設及可持續發展。

淺談道路設計中的安全環保問題建築工程論文

關鍵詞:道路設計;安全;環保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原有的城市建設和道路的相關安全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當下人們的生存發展需求。車輛擁堵現象的大量出現,給我國道路交通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面對這些問題,只有從根本上進行解決,才能保證道路工程的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緩解我國目前存在的交通道路的壓力,提高道路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1 道路設計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

事實上,道路設計是一項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複雜性的工程,貫穿於整個道路設計工程其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道路設計的環節持續影響著後續的道路施工環節。道路施工的操作過程基本是依據道路設計成果進行實施的,施工的過程和周圍的自然環境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絡。例如在道路施工的過程中會改變當地的土壤環境與結構,對當地的土壤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出現水土流失等現象。施工過程中機器裝置帶來的噪音汙染以及施工中所用的建築原料產生的有害氣體散發到空氣中影響當地的空氣質量,以及建築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的排放對當地的水源造成一定的汙染,同時施工過程中對理化環境造成的影響使得當地的部分動植物消亡。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對當地環境帶來的破壞是無法預計的,這就要求建設工程參與者需掌握實際情況及運用合理措施,降低汙染。在設計階段,就儘量採用對保護環境有利,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方案。

2 安全問題的研究

道路設計中的安全問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道路的安全問題直接影響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這就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對安全問題進行妥善的分析和處理。通常來說,交叉路口的車流量和人流量都相對較大,根據對交通事故發生路段的統計可以看出交叉路口是安全事故的高發處,其需要得到有效的疏導和管理。道路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重視交叉路口的合理設計,運用適當合理措施保障交叉路口安全有效地通行。這一過程就需要在對道路進行設計時保證交叉路口的視距合理,避免障礙物和盲區的存在,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視距的合理設計能夠有效地保證車輛、行人在通過交叉路口時快速辨別前方的路況,同時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次需要完善相關交通安全設施,最大限度地發揮道路標示的規範作用和對人們的引導作用,在發生事故時能夠及時採取措施保證人員和車輛的安全。其中道路標示要符合我國的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等設計規範,確保指示上的文字以及圖案能夠被行人以及駕駛人員準確識別,增強辨識效果。

其次還需要正確、合理地運用設計速度,儘量做到以執行速度取代設計時速進行設計。目前,我國的道路設計工程中普遍根據設計車速進行設計,而非實際的車輛行駛速度進行設計。而設計車速本身與實際執行車速之間是存在較大差距的,根據設計車速進行道路設計容易出現問題,當駕駛人員無法適應該駕駛速度就有可能會引起相關的安全事故。這就要求道路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實際執行車速及相關規範進行設計,儘量避免相關的安全隱患。

再者,設計過程還需要注意到不同路況路段的'銜接和直線及曲線等相組合、平面曲線與縱斷面豎曲線相結合的合理性,進行合理的設計。在道路使用過程中,駕駛員通過多條相鄰的路段路況變化處時,往往需要進行必要的駕駛調整,如加減速等,以期安全地通過這些路段。通常來說,對道路設計的過程中相鄰的路段銜接需要根據相鄰路段的車速差值進行設計,在合理的範圍內選取適當的設計形式,最大限度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最後還需要對爬坡車道、避險車道等進行合理的設計。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有很多山嶺區地形,這使得長大縱坡的設計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使用長大縱坡是有利有弊的。在上坡路段,由於整車重量及爬坡能力的不同,此時大型貨車與小型車輛之間的車速就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道路的容量隨之下降,超車現象明顯增多,也就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還需要道路設計人員考慮這一問題,設定適當的爬坡車道供慢速爬坡車行駛,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提高通行能力。

3 環保問題的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個領域都普遍提高了環保意識,其中道路設計工作中的環保問題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對道路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道路設計中的環保問題,儘可能降低道路施工中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措施:

首先,需要因地制宜地進行道路設計工作,在這一環節中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在設計過程儘量減少施工對人們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影響。在工作中就需要降低噪音汙染和空氣汙染,使得設計工作能夠最大程度的促進與自然和人們生活的和諧,實現改善交通和促進經濟發展這一本質目標。

其次通過合理設定道路綠化工程,既能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通過減弱對向車流的相互干擾及影響,也提高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同時也能通過吸收汽車尾氣、阻隔噪音等達到保護環境的作用。道路綠化實際上是綠化景觀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道路設計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也是我們所應當重視的。在這一環節中,需要結合道路的實際情況對植物物種進行選擇及合理搭配,保證最大限度的發揮綠化效果,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再次,公路工程在選線階段就應考慮路線實際走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這一環節中,選擇合理的道路線型走向,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建設的實際長度,同時要考慮縱斷及橫斷面的情況,儘量避免高填深挖等情況的出現,節省資源的同時,也最大限度保護了原有自然景觀,保護了水土環境。

最後,設計、施工過程應選取環保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城市中道路的施工往往會對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儘可能的選擇環保的設計方案,選擇環保型施工材料,降低各方面的不利影響,降低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實現環境保護。

4 結語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道路工程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在道路工程建設各階段中重視道路工程的安全、環保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道路工程的作用,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對工程技術人員來說,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相關新技術,在實踐中踐行這些理念。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文中尚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同行指正,本人定當虛心接受。

 參考文獻

[1] 李繼業,張峰,馬朝陽.城市道路設計實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2] 趙燕,盧雲,孫蕾.道路設計安全環保問題研究[J].科技風,2015(05).